探析高职美术教学中的美术素养形成策略
2020-08-04夏秀丽
夏秀丽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家长对于学生的全面化发展越来越重视。美术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其作用不言而喻。现阶段,高职美术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为此,需要通过美术欣赏课来逐步提升学生对事物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提升个人的美术素养。鉴于此,文章将主要针对通过高职美术教学中的美术素养形成,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并通过美术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实现个人的全面化发展。
美术教学是形成美术素养的主要途径。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是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必要选择。为此,在高职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多让学生鉴赏一些知名画家的美术作品,让他们在作品欣赏中,学会去欣赏作品、鉴赏作品,提升个人的美术素养。为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形成美术素养。
1 美術素养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分析
1.1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素养对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可以提升高职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通过独特的美术视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会对不同的美术作品作出赏析,学生也会对美术作品形成自己的体验,从而在学习之中培养自身丰富的情感。而无论是独特的视觉体验还是个人情感的丰富都会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由此可以知道,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教学中需要主动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日常的美术学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的美术素养,提高综合分析作品的能力。
1.2 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高职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是及时解决学生问题的主要途径,可以让学生对不懂美术知识发布个人的意见。由此可以知道,在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更加频繁的交流和沟通,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了解,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也可以让学生及时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得到教师的反馈,从而为美术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职学生的学生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还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个人的思想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弱,甚至部分学生难以适应高职学校的学习节奏,导致学生在无形之中产生了心理矛盾,甚至对自己的产生质疑。而美术素养的形成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在潜移默化中消除生活中国、学习中的不良情绪,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心理上的平衡。由此可以知道,美术素养的形成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具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可以让高职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2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
教师是高职美术教育的主体,对学生个人的美术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美术教师的个人美术素养对和学生美术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美术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个人的美术素养,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力,从而在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力和鉴赏力。具体来说:一方面,美术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去欣赏一些名人大师的美术作品,增加自己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多参与学校组织艺术培训,多去美术氛围浓厚的美术馆中熏陶自己,让自己的美术素养不断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与不同年级的美术老师,探讨提升美术素养提升的教学经验,综合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战略,让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拥有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由此可以知道,在美术素养的培养中,教师具有重要的教育责任,其本身的美术素养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需要持之以恒,在不断提升自己美术素养的前提下,为高职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 设置灵活的美术教学内容
为了可以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教师需要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设置灵活的美术教学内容,改变原有的枯燥的、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注重美术课堂的趣味性。这对于高职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高职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美术教学的内容具有多样化的选择,既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美术作品,还需要从教材和课本之外,寻找多种类型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美术作品,鉴赏美术作品,提升个人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存在性。例如:教师还可以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开设一些比较有趣的美术教学内容,可以给高职学生讲解一些关于艺术伦理学的内容,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高职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不断培养其对艺术作品的敏感性,提高其美术素养。鉴于此,通过设置形式灵活的美术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对美术课程更加有好感,从而提升其学习热情,让其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在个人美术素养的提升上。
4 建立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培训基地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学生的审美和学生的鉴赏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现阶段,高职美术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只能在不断变换的教室中学习美术基础知识。这是难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的,也难以真正的发挥美术的教学效果。为此,高职美术教学需要为学生设置一个固定的、有一定实践范围的校内美术基地。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学习氛围。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专有的教学空间内进行艺术创造,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的精神。因为艺术教育本来就需要具有天马行空的精神,需要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艺术有独特的鉴赏能力,可以在美术创作中拥有自己的艺术独创性。比如:教师可以举办校园艺术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校园艺术大赛。并设置艺术大赛的奖项,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美术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不断积累的。因此,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开发多种多样的美术素养培养策略,让学生的艺术潜力充分的被发掘,从而感受到艺术创作的美妙性,从而激发学生学生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素养的形成源于学生对艺术的认知,源于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鉴于此,在美术素养的形成中,高职院校、美术教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美术素养,并在教学中设置灵活的教学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为美术教学建立艺术基地,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