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2020-08-04刘效壮

中国市场 2020年11期
关键词:浙江省高职院校

[摘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视角切入,运用协同学、适切性和耦合理论,剖析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具体措施。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协同性主要体现在协同主体多样性,以及各主体协同形成的自组织运作模式;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内容与协同主体、运作模式两项因素存在明显适切性;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形成布点、建设发展,以及目标规划方面均与地方经济建设形成了耦合性动态关系,双方在相互助推、作用、依托下协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路径;浙江省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1.

1引言

社会服务是高校主要职能之一,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利用人才、设备、信息、技术等资源,为地方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发展服务,是高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融入地方社会的重要体现[1]。国家“2011计划”实施以来,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高校服务社会有效载体,各类本科院校积极组建、申报省市和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浙江省和福建省开展了高职院校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其中《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度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16〕147号)明确认定工作目的之一就是:推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我省高等职业院校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坚持的市场导向、服务重大战略目标、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和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四大认定原则都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成为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目的和认定的重要标准。

根据《2018年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浙江省现有高等专科学校1所、高等职业学校48所[2],截止2019年7月份,有20所高职院校申报的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拥有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高职院校在浙江省已达40.82%。这些获批的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是怎样的,具体实践形式如何,有哪些规律,以及如何更好引领其他院校协同创新建设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析。

2研究现状及方法理论

2.1研究现状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该计划简称“2011计划”。教育部2013年4月份公布首批14家國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截止2017年5月份,共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38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上百所。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构建和实践经验总结两个方面。发达国家高职院校经过长时间探索,虽然没有出现协同创新模式,但各个国家结合自身特色,构建了相对成熟的社会服务模式。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逐步成为热点,从理论到实践,从个案到整体比较,从全面梳理到要素分析,从问题到对策,从目标设定到成效总结都有研究者涉足,有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总结。但是,关于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实证研究相对匮乏。特别是在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份启动高职院校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评选后,相关研究必将成为研究者关注的新焦点。文章立足高等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浙江省,以27所申报省级的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视角切入,探寻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和发展路径。

2.2方法理论

文章通过协同学、适切性和耦合理论三个维度提炼相关规律,为经验总结,理论提升提供抓手。协同学亦称为“协同论”或“协和学”,是关于系统形成、运动、演化基本规律的交叉学科,也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具体内涵是指当一个系统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时,假设各子系统相互之间发生了某种协同作用,系统就会呈现出自组织状态,这种自组织状态会让整体系统表现出特定的结构或者功能[3]。“适切”即适应,切合,适切性是指某事物与其所处环境中诸多因素的相关程度,通常表现为适当、恰当或适合需要等方面的特征。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在其《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提出高等教育适切性的命题,他采用适切性理论对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个人需求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4]。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要素)间因为因果关系、制约关系等原因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以至协同的动态关联关系。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目标是否与区域经济相适应,是衡量结构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志。

3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现状

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遵循国家和省“2011计划”总体框架和思路,以市场为导向,旨在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推动形成高等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推进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推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6年以来,共有两批20个高职院校牵头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成为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见表1)。

4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从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视角切入,运用协同学、适切性和耦合理论,剖析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宏观(协同主体和目标定位)和微观(运作模式和服务内容)两个层面的具体措施。

4.1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协同性分析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协同性主要体现在协同主体多样性,以及各主体协同形成的自组织运作模式。

4.1.1协同主体

协同主体从紧密程度上分为核心参与单位和主要参与单位两类,在数量上分别大于3、4家,在协同主体性质上包括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见表2)。

4.1.2运作模式

运作模式采用了学术组织、研究机构等群众团体和社会团体常用的理事会模式,围绕协某一方面同创新工作,发挥各自优势集聚在一起,以事而成特点明显。具体从“人、财、物”三个层面分析,人才使用采用了“旋转门”机制,实现了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专家的角色互通,以及相互流转,打破了破体制壁垒和部门行业隔阂,极大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财产资金使用方面采用项目化形式在参与主体之间进行一定竞争性分配,并通过兼职化和讲座化交换技术和资金;物品资产方面采用产权清晰、使用共享互助形式。

4.2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适切性分析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内容与协同主体、运作模式两项因素存在明显适切性。根据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申报材料显示,科技产出、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是其核心服务内容。这些服务内容从各自层面适合了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协同主体需求,政府职能部门层面需要科技发展、高技术劳动力和治理模式创新,行业企业层面需要技术领先和产业人才,高校院所层面需要通过自身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引领、管理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在相应行业、产业的话语权。同时,这些服务内容适应了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以理事会为核心、学术委员会为指导、具体项目为支撑的运作模式,例如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牵头建设的特色原料药及制剂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就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主任在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面负责中心的运行管理,通过3个协同创新方向,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5]”。

4.3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耦合性分析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经历了牵头学校与合作企事业单位组建,所在地区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定和省教育厅认定等阶段,与地区经济发展基础、现状、规划等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依赖、促进,结成了耦合协同的动态关联关系。

4.3.1布点的耦合性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布点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耦合性明显。在获批的20个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分别有10、5、3、1、1个分布在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市和台州市。“十三五”以来,浙江省历年生产总值(GDP)排名前三城市依次为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需要区域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其布点从生成层面凸显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性。

4.3.2服务产业、行业的耦合性

浙江省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为3.5︰41.8︰54.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过半,第二产业为重要支撑。同时,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面向三次产业的数量为3︰8︰9(见表2),与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基本吻合,特别是与第二、三产业耦合性明显。

按照面向行业细分,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可分为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其他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水利设施管理业、修理服务业、娱乐业、社会保障、卫生工作、林业、农业,其中制造业7个、商务服务和农业各2个,其余均为1个(见表3)。在浙江省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0%和9.7%;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行业营业收入中,交通运输、其他服务业和修理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分别较上年增长6.7%、25.9%、14.3%、13%,除水利设施管理业和娱乐业外均为上升态势[5]。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区域行业相互依赖、促进特点明显,具有较强耦合性。

4.3.3目标定位的耦合性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提炼总结出了发展目标定位。由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申报材料分析提炼,相应技术研发推广、人才培养培训等是其核心目标(详见表4)。《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人”“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建设特色鲜明、全国领先的电子商务中心”“集中力量发展信息经济、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七大万亿级产业”“重点推进健康养老服务、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大项目”“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设施装备水平”[6],这与表6中“电梯评估与改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目标均一致。同时,各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目标定位与所在地级市发展规划高度一致,例如《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专章节阐述“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杭州智造”[7];《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设定“十三五”时期发展主要目标提出,“争创更高品质的民生幸福城市,社會保障更加公平完善”,明确支持“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8];《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努力建成以先进装备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集聚区”[9];《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大力推进智造强市建设,围绕高端装备等产业,加快推进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平台建设”[10]。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形成布点、建设发展,以及目标规划方面均与地方经济建设形成了耦合性动态关系,双方在相互助推、作用、依托下协同发展。

5余论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是促进社会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满足各行各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重要支撑力量,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则是其重要抓手和载体,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建设的具体实践。通过实证分析已成为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资料,得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路径可分为内在结构机制协同适切性建设,以及外在自生成、发展、未来三个层面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性。因此,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与地方经济,在发展层面要形成联动机制,相互促进,并且通过创新体制机制,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效壮.浙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实证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9(8):56-59.

[2] 浙江省教育厅.2018年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4-30)[2019-08-12].http://jyt.zj.gov.cn/art/2019/4/30/art_1543965_33938077.html.

[3]丁文劍,王建新,何淑贞.协同理论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23):64-68.

[4]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03.

[5]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省“特色原料药及制剂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申报认定书[EB/OL].(2017-06-27)[2019-08-16].http://jyt.zj.gov.cn/col/col1532791/index.html.

[6]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2-17)[2019-09-10].http://www.zj.gov.cn/art/2016/2/1/art_5494_2045124.html.

[7]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6-1)[2019-09-10].http://www.hangzhou.gov.cn/art/2016/6/1/art_1176017_3803.html.

[8]宁波市人民政府.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6-27)[2019-09-10].http://gtog.ningbo.gov.cn/art/2016/2/27/art_71_158996.html.

[9]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3-22)[2019-09-10].http://www.wenzhou.gov.cn/art/2016/3/22/art_1217830_1520814.html.

[10]金华市人民政府.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1-5)[2019-09-10].http://www.jinhua.gov.cn/11330700002592599F/ztzl/2015nztj/sswgh/bzdt/201601/t20160105_591661.html.

[基金项目] 2018年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8N64)。

[作者简介] 刘效壮(1985— ),男,汉族,河南濮阳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养老服务。

猜你喜欢

浙江省高职院校
《初心》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浙江省教改之星
——张脆音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浙江省 3D 打印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