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习作支架,触发思维火花
2020-08-04侯敏
侯敏
一谈到习作,学生就抓耳挠腮,不知道写什么,无话可说,或不知如何写,写得平淡空洞。因此笔者想通过搭建习作支架来触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通过体验活动,来指导学生写作,给学生一个扶手。
习作体现了人的综合素养水平,是小学语文的重要部分。在习作课堂上通过为学生的习作思维寻找并搭建一个认知支架,让学生根据支架,遵循一定的准则,多维度、立体化地感知,来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1 “支架”的内涵
“支架”最开始是用于建筑业中,意为“脚手架”。“支架”這一概念出自Wood Bruner and Ross(1976)的教学理论当中。最终通过美国教育家Bruner根据相应的Vygotsky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模式。写作教学需要有“支架”帮助和支撑。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确保顺利“完工”。
2 写作教学“支架”的类型及运用
2.1 范文支架
在进行写作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范文进行提供和鉴赏,通过范文的分析和研究,达到模仿启发的作用。将范围作为支架有很多种类型:从来源上,范文可以是出自著名作家的文章,也可以是同年龄段的优秀作品,也可以是老师所写的一些文章。其中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习作。从使用时机看,可以是在学生动笔之前;也可以写之后。从功能看,范文可以保证文字欣赏水平;有注重写作层次学习等,范文是写作教学中常见的支架。
例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2《我的自画像》中有陈姣同学誊写的例文,这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起到一个良好得示范作用,在读完例文后,引导学生理解,教师无须满堂灌。通过例文,学生就能充分的明白今天我们要写什么,怎么写。
2.2 活动支架
在教学中,通过组织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对问题进行理解,同时丰富和充实孩子的写作水平。活动支架模式大约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模拟情境活动。通过相应的写作情景进行模拟,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孩子进行情感的表达。例如在学习编写卡通故事时,老师可以设置动物开会的场景,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动物扮演,围绕某一个或两个具体的问题展开相应的讨论,最后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来编写故事;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充分调动起来,自然有话可说。其次真实的体验活动,体验内容本身就是写作内容。
例如:设计如下的游戏习作教学。体验的内容就可以构成本次习作的支架,同时教师在指导习作中的细节描写也构建了写作指导支架:
教学设计片段如下:
不一样的抽奖
【教学目标】
通过小游戏,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观察好习惯。
学会捕捉,并将所见、所听、所想写进文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游戏过程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将这幅画面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游戏的趣味。
【教学重难点】
调动所有感官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并把游戏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有条理地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境,指导观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抽奖,猜猜看奖品会有什么?学生猜的五花八门,那奖品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玩吧。
二、参与游戏,尽情体验
玩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同学们:眼睛仔细看,耳朵认真听,用心去感受。
(一)第一轮游戏:
1)请一名学生上台抽奖:
教室里鸦雀无声,看着台上、台下期盼的眼神,知道到底是什么奖吗?板书:心动一刻
请台下同学,仔细观察开奖一瞬间台上抽奖同学的表情。公布奖项:一根棒棒糖。请生上台画表情。
并采访:你为什么这么画呢?看到他的表情,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再问下面同学,你看到台上同学是什么表情,你心里又是如何想的呢?
请第二位学生上台抽奖:请其他学生注意观察他的表情,公布奖项:谢谢参与
相信大家刚才都观察到了他的表情,请生画表情。并采访:你为什么这么画呢?看到他的表情,你心理是怎么想的呢?
抓住镜头定格,写出心声。现在请把开奖的一瞬间,把你捕捉到的画面写一小段话,要求捕捉到抽奖人的表情、记录自己的心理活动。时间:5分钟。展示:请两位学生读,交流指导。
(二)第二轮游戏
1)请两名学生在讲台前,分别从“大奖”箱中抽出礼品,并大声把奖品念出来。
第一名学生抽中:一等奖:拿着扫把当吉他,边弹边唱一首歌。另一名抽中,一等奖:拿着扫把学哈利.波特飞行。请学生表演,表演前小小的提醒:观察表演时候的一连串动作。请学生记录关键动词
请把开奖的一瞬间,把你捕捉到的画面写一小段话,要求:把游戏过程写生动,注意描写抽奖人的动作、记录自己的心里活动等。
习作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感情,是作者感情流露和真情输出的重要载体。写作一定要用感情,缺乏情感的写作,必然会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融入感情的写作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和价值。同时让学生富有情感的进行写作,可以让学生体验美的感觉,让学生获得心灵的滋养和充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的感情和真挚的感动都可以通过文字语言来进行表达,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情感支架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3 问题支架
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针对于相应问题设计和回答预测,要进行提前备课。通过完美的对答可以引出相应的写作目的。相应的问题可以引发起孩子的积极思考和共鸣,让其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可以通过相应的技巧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终通过写作形成全方位的“思维行”问题。其实写作的构思就是问题回答的具体体现。
3 “支架教学”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3.1 改变学生的写作态度
通过“支架教学”模式的使用,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自己情感,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改变。同时老师指导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去搭建写作的框架。
3.2 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支架教学”有效地改善传统写作模式教学,通过“书面谈话”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师生交流,让师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借由“书面对话”式“支架教学”,能够很好地融合“教”与“学”,加强师生相互交流,教师逐步关心学生“如何写”。
3.3 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支架教学”体现的是师生关系的平等。教师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可以和同学进行激烈的探讨,对学生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可以让学生有自己的标准,对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支架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学习,通过向老师主动寻求帮助,对于相应的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有效地增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为教学之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写作教学上,支架的构建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扶手和支撑,也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我、体现自我的主要动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热情。教学中不断地放低“支架”解决学生在写作难点面前放弃思维停滞不写问题。同样,抬高“支架”让学生在言语表达的推敲、方法技巧的运用等多方面思考、选择,写后不断琢磨、修改、调整,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南京市扬子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