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企业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分析

2020-08-04李晓东

中国市场 2020年11期

[摘要]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能够提前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及时地将有关的安全生產信息有效传递给整个生产过程参与者,根据风险管控管理办法制定对应措施,实时地将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消除,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发生事故的可能,有效防止重大事故。

[关键词]港口安全管理;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煤炭储运安全;分级管控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1.

1.背景和意义

港口企业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原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以风险为基础的过程管理是极为有效的。事故预防就是双重预防制度的运行,包括识别危险源→评价风险→控制风险→策划并实施方案。源头管理为风险预防与控制,而最后的过程包括排查隐患、治理。可见,这是一种双重的预防制度,其构建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工具,能让企业持续、安全生产、发展。

2.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2.1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理论基础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时,是以海因里希法则、与内外因事故致因这两个理论作为基础的。

海因里希法则:这一理论是安全工作的基础,简单来说想要防范大事故的发生,需要消除在生产中的小事故、小隐患,把管理的重心移到前置,主动进行安全方面的管理,变事之后的查处则作为风险预防控制的基础。

内外因事故致因:此理论指出安全生产事故是在外因、共因一起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如果想切实控制事故发生,需要对内因进行控制,将外因排除,把内、外因切断,构建风险预防及控制管理的流程。

双重预防机制属于一种过程性管理,包括五个方面:

(1)辨识危险源:主要是对责任区、工作场所所可能的包含的危险源一一登记、排查,找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安全的因素。

(2)对风险开展评估:将危险源泉识别出来后,先将风险进行大、中、小风险,明确重点管控的风险。

(3)拟定有关的风险管理标准、措施:明确危险源的程度、标准在达到哪个范围后,才不会发生事故,解决“如何管”“如何有效管”的问题。

(4)监测危险源:对危险源监测,看其是否处在能控制的状态下,对管控标准、措施开展效果进行检验,排查事故所存在的隐患。

(5)对危险源进行预警:当在监测时发现了有危险原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需要开展分级处理,促进现场快速的整改、控制,最大限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建立双重预防机制要形成一种闭环式的管理模式,出现事故前,需要在识别导致事故危险源基础上,对其风险大小进行判断,开展监控、预警等措施,将危险源削弱、消除,避免出现事故的发生。通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出现的问题一步一步修复,达到安全管理的可持续化。

2.2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原则

(1)闭环性。该原则是在开展双重预防制度中,需要在闭环中完成,从开始环节到最后,都要保证在标准化的情况下执行,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在双重预防机制实施过程中,企业往往更重视生产技术、安全教育、管理机制等,未能重视预防控制的管理,无法让闭环性得以实现。

(2)动态化。港口生产动态化强度高,具有流动分散、操作复杂、人机交叉、昼夜连续作业等特点,均可能形成危险的元素。因此风险预防管理控制,需要预警及动态的控制,才能达到预防控制的目的。

(3)系统性。码头生活系统非常复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如车辆倒运、人工作业、机械装卸等等。在风险预防管制管理中,需要结合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及各系统特点,采用合适的应对策略,以此才能更好保证码头生产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4)及时性。对于码头安全事故根源而言,在生产中易出现危险源,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对于港口企业的风险预防控制中,需要建立有效的通讯汇报制度,确保工作者发生危险源下,能快速开展有效的应对对策,同时向上级汇报。

3.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建立体系

3.1危险源辨识程序

(1)准备阶段:明确风险辨识、评估对象和范围、收集相关系统的技术资料;(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分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3)风险评估:选择合理的风险评估方法,对确定的对象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4)制定安全对策措施:针对存在的不可接受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对应的追加控制措施,确定相关责任人;(5)资料归档:风险评估的资料存入风险管理档案。

3.2辨识依据

(1)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4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2)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3)2005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公司只涉及的粉尘和噪声);(4)QA/TJG 1200—2018《企业危险源辨识技术指南(试行)》天津港集团企业标准;(5)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6)公司区域内发生的事故事件。

3.3风险辨识成果与隐患排查对接

制定的隐患排查清单应层级清晰,覆盖企业四个层级岗位(公司、职能部门、班组、岗位),企业梳理现有的隐患排查清单,与由危险源辨识转化来的隐患排查清单互相补充,形成最新的隐患排查清单清单编制应以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为原则,各层级的隐患排查清单要与相应层级清单的使用人员讨论、确认,保证清单的操作性、实用性。

3.4拟定风险控制的对策

对于识别出现的危险源,要全方位探究因素,坚持风险减小、人口防止伤亡等等,拟定风险控制对策的执行的规划,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在拟定方案时,需要从以下四个步骤开展:

其一,对有关工作人员,如评价风险的人员、控制的人員等,明确其权限及责任;其二,对不可接受的风险要采用对应风险控制的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并让其可达到许可范围内;其三,对于一些可接受的风险来说,则要保持现有的控制方法、监测,防止风险变大并超出可控范围内;其四,风险控制措施实际控制程度,确保风险降低到可以允许的范围水平内。

而企业在拟定风险控制时,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展技术性的对策。简单来说结合改造、改建等做好风险方面的控制;二是对企业有关作业标准进行优化,融入实施管理以及控制的对策,执行有关预案,如构建相应的监督检查体系等等,与管理性对策有机结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对风险控制加大。

4.结语

综上,对港口企业生产系统来说,需要构建起科学、完善、可行性及合理性的双重预防制度。其核实是企业识别日常生产中的危险源泉,监测预警的风险,拟定控制风险对策。此制度的特点规范、合理,且是系统性的,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的完善,对生产经济中所存在的风险加以控制,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企业要对本身实际现状系统掌握,选择良好的危险源评价方式,在识别及评估中坚持系统及综合性的原则,从而建立符合公司自身实际的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博.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化工安全管理创新模式[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9 (4):469-473.

[2]李航,刘英学.港口安全评价方法探讨[J].安全,2007(8).

[3]刘敏燕,顾慧丽.港口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导则简介[J].水运科学研究,2005(6):15-11.

[4]常海雷.王坡煤矿瓦斯零超限治理风险预控管理研究[J].煤矿开采,2017,22(2):102-105.

[5]孙青.煤矿风险预控体系评估指标重要度实证研究[J].中国矿业,2016,25(1):38-42.

[6] 孟现飞,宋学锋,张炎治等.煤矿风险预控连续统一体理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8):90-94.

[7] 马素兴.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理论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10):220-224.

[8] 李贤功,宋学锋,孟现飞等.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与隐患闭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7):89-95.

[9] 李新春,宋学锋.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系统建立研究[J].煤炭工程,2007(9):82-84.

[4]曹勰.风险预控管理在盾构施工煤矿斜井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6,45(23):19-21.

[作者简介]李晓东(1967—),男,汉族,天津港焦炭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方向:港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