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需求视角的旧建筑空间改造
2020-08-04李裕瑶陈祖展汪悠悠LiYuyaoChenZuzhanWangYouyou
李裕瑶,陈祖展,汪悠悠 Li Yuyao & Chen Zuzhan & Wang Youyou
(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0)
老城区旧建筑虽继承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与传承传统特色和记录使用者的居住习惯及社会交往,但如今大量相对非典型历史风貌的建筑仍是相关法律法规中边缘化的保护对象[1]。在城市改造的进程中,这类建筑空间一方面面临着时间带来的物质性老化,另一方面,一旦旧城更新需要发展,旧建筑空间或是拆迁或是改造为商业街区。
1 旧建筑空间的发展困境
1.1 不断衰退的旧建筑空间
旧建筑年限久远,存在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等问题(图1)。居住是建筑其基本的功能之一,现在却普遍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居住环境狭小、密度大,因其功能上存在缺陷,大面积的公共空间被自建房填充。在空间布局上只停留在合理层面,功能设置上对人行为活动的舒适性和变化的适应性考虑不足,不适应当前及未来使用者的标准和要求。以合肥市齐云巷子7号楼为例,建筑基础设施不完善,空间外溢无序。早期为办公楼,建筑格局无法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在压缩合并各功能分区的同时不得不占用仅有的走道公共空间随意划分和占用堆放私人物品,房屋成套率低,将近85%的居民家中是没有完整独立的厨卫(图2)。整个建筑的结构受力系统紊乱,不同时期裸露的设备与线管叠加在一起,居住空间狭小导致燃气热水器只能在走道空间摆放,不仅油烟污染严重,还存在比较明显的消防隐患。另外公共空间缺失并被挤占,居民通过适度的自建行为暂时性弥补居住条件的缺陷,缓解对房屋空间的需求。
1.2 转型背景下旧建筑空间改造导向失范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开展与价值观的转变,建设由增量扩张逐渐转向存量盘活。旧建筑空间作为一种以居住为主的特殊物质载体,记录了不同时期社区使用者的居住习惯和社会交往,有着独特和丰厚的人文传统与场所精神,其基本的出发点是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而以往的改造运动中,注重通过商业化改造来实现活化老城区这一目标,程式化模式复制之下呈现出趋同的文化和风貌,相似的氛围,雷同的功能定位与一致的运营模式,虽物质环境和功能形态上得到改造,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社会网络关系和地方文化在此过程中崩离解析。忽略了街区衰落背后的症结问题,旧建筑空间的改造导向失范。
1.3 士绅化的商业空间与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对立
长期以来旧建筑空间改造以商业化导向的方式复兴了社区的经济环境却导致了社区精神的衰退,周末时间歇性的人口流动,对当地住房、休闲娱乐设施带来脉冲性需求。对其进行“功能重置”再利用,将原先以居住为主的街区转变为商住街区或者纯粹的商业街区,使得已老化衰败的建筑重焕生机,激活新的商业机能,增加产业价值,复兴了街区及周边的经济环境。但同时伴随着地方居民迁出也带走了其内在具有多样性和日常性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并且改造后必然会抬高生活成本,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周边原住民的生活很难融入到改造后的士绅化的商业空间之中[2],公共空间出现异化,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功能转换成为依附并服务于商业的附属空间[3],加深了使用者之间的隔阂。
2 基于人文需求视角的旧建筑空间改造设计可行性策略
2.1 以“有机更新”为导向的改造模式
图1 基地现状调研框架
图2 建筑内部现状
图3 建筑外立面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旧城改造实践与理论从以目标单一的大规模改造为特征的“城市更新”运动转变为目标多元的渐进式小规模改建方式。“有机更新”理论是基于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认识上,吴良镛教授结合北京旧城长期规划建设在北京菊儿胡同工程实践上提出的城市改造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遵循城市肌理与发展规律,在建筑及景观和公共空间等层面进行人居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在有机更新理论的导向下,以老城区齐云巷子7号楼实验性项目为媒介,针对历史文脉、公共空间改造、社会经济问题等综合复杂问题而产生的相应思路与策略。尽可能保留原有建筑原有风貌与肌理,结合当地居民的具体需求,整治现有的空间结构,注入新的功能空间作为在地居民个人生活与公共活动的载体,满足并适应日常生活需求。以“针灸式”以点带面的方式局部更新与改造,激活了整个老城区,营造良好的街区氛围,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及归属感并延续城市文化脉络。
2.2 以“人群结构”为契机的创新业态
老城区多为社会中弱势与中低收入人群(包括退休老年人群、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夹心层”人群等)聚居地,且建筑周边基础设施匮乏,公共活动空间狭小。在合肥齐云巷子7号楼的实验性改造中,一方面尊重建筑原有风貌,保留部分空间特质,另一方面,将其改造成适合年轻人生活的居住空间。同时改造部分区域为综合性公共空间,满足居民基本的邻里交往与互动的需求,旨在为城区内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提供一个日常生活的公共、开放的交流场所。
通过“功能置换”改造为新业态(如青年旅舍,短租公寓等)的方式,置入新人群,服务于周边区域工作的新兴产业创业者及从业者。与原住居民形成异质结构群体,改变了原本街区内过于老龄化的人群结构,为老城区带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创新思维和手段重新注入新的功能,引入新业态与人群,使得以往消极的城区空间重新焕发活力,激活老城区,提升区域价值[4],吸引活跃消费群,并能辐射周边的业态,带动了当地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
2.3 以“多元协调”方式的参与共治
老城区旧建筑有机更新区别于以往仅靠政府及开发商介入的模式,更强调自下而上的实施机制和公众的广泛参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鼓励社区民众参与物质及精神文明的建设。整个项目的实施需要政府,开放商,基层地方组织,居民等多元协调参与,政府借助设计师的专业力量配合自上而下的推动,建立完备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基层地方组织开展老城区更新活化建设,组织居民自下而上的参与环境空间改造与文化活动等各项公共事务,凝聚社区共识。如上海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改造,鼓励居民回搬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运作,市民参与”的机制,田子坊社区采取居民自发参与城市更新模式,将原住民生活形态最大限度保留,同时也提供了游客近距离接触里弄文化的机会。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与街区改造之间,存在着互惠促进的关系,以“城市策展”的方式进入老城的改造实践中,令设计与文化等跨界力量参与到城市更新的实践中,多个维度挖掘并激活了旧建筑空间的活力。如“北京大栅栏——国际设计周和深圳南头古城——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5]”。
齐云巷子7号楼实验性改造项目希望以设计为驱动,通过创新思维手段重新注入新业态、新功能与新人群,以期赋予场所人文内涵,从局部介入到区域重生,使消极的街区空间重新焕发活力,地域文脉得到传承。最终在不同背景之下巩固、复制、连接产生大规模拓展。由主体方提供组织理念及运营实施方法,使得其他经营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在完善的过程中适应新的环境[6]。
3 合肥市齐云巷子7号楼实验性改造
3.1 项目概括与发展脉络
本文选取老城区旧建筑“齐云巷子7号楼”作为研究对象,建筑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为60年代时期建成的红砖房(原为政府单位办公场所,后改为居民住宅区)。历经了长年的使用为适应生活需求多次改建,在极端高使用率的压力之下,房屋呈现出大量改造,演变的痕迹。
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地持续性改造共同成就了一种混合形态的空间的7号楼,初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小型企业整改,竖向进深加大,增建走道与服务型用房,分配给工人家庭居住,成为高密度的住宅空间。现有房间呈条状布置,过道狭长,采光不足、通风不佳导致室内环境潮湿且昏暗与室内外高差不一,缺乏无障碍设计,无法满足大多数是老年居民的使用需求。居住环境随着时间不断衰退,一些家庭通过购房的形式迁出,将原来的住宅租售给低收入的外地人,留守住户多是企业退休或下岗工人与久居于此的老人和中低收入租住群体。2010年以后,政府及开发商因其历史风貌尚存及居住环境极其恶劣等因素欲启动改造计划,但由于高密度的居住人口及动迁经济成本等考虑,暂时搁置改造计划。
3.2 公共空间活力营造
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居住环境已不再适应目前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现有旧建筑空间更新改造后再利用,缓解其功能与现代需求之间的不相协调。旧建筑空间改造仅凭公共交往空间环境质量和形态上得到改造,虽然能够刺激、引发活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但部分空间改造改造过程中缺乏对交往行为的深层次分析,忽略了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7],"见物不见人”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空间普遍存在缺乏活力并不能保证人的交流活动,同时过程中社会网络关系和地方文化在此改造过程中崩离解析。改造需回归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让公共空间的发展适应居民日常生活的变化,营造公共空间活力,引领新商业业态的创新。
旧建筑改造后的总体空间布局,将一层设置为供当地居民和长租公寓内的青年租客共享的公共空间,为居民间提供适宜的交往空间,从而激发更多的交往活动[8]。去除具有围合限定作用的半高围墙与户外空间相融合,使空间开敞通透且光线充足。中间楼层则设置为可供租客选择的三种户型的长租公寓,并在适当部位开辟可供租客共享的休闲活动设施,如共享厨房,茶水吧,共享办公室,健身器材室等。利用顶层闲置的屋顶平台改造“露天客厅”,增加绿化提升街区品质,提高空间的使用率,激活空间的生态功能,社交功能,并开启教育功能。(如图4)例如:中国台湾地区基隆市仁爱区小成功社区,是老旧的传统小区公寓,只有地上五层楼,没有电梯与没有停车场,更没有公共活动的空间,通过居民提议,确立了“屋顶花园建设计划”,利用闲置的屋顶空间,共同动手建设一个空中花园,用来开展各种休闲活动,成为当地社区日常使用的场所[9]。
3.3 功能的混合多样性
图4 齐云巷子7号楼实验性改造方案
多元化的功能空间,给空间带来更多的灵活性和可能性。针对周边居民和年轻租客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功能需求等分析,对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和创新,提供“全龄段全天候”的空间功能即同一空间场地随着不同的时间段提供合适的活动内容,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的条件,丰富了邻里交往内容。如在白天时段,可以给年轻租客共享办公和周边老年人下棋等活动的相互混合,促使人们在空间停留并在其中展开多样类型的活动。晚上阶段,周边居民饭后散步在此聊天交谈,甚至可举办露天影院等活动。
其次,公共空间应该为交往活动的发生提供有效的“介质”,通过社区内的营造活动,打造社群活动的实体空间,促进社区归属与认同感,通过公寓运营团队组织并策划日常性的活动,链接外部资源提供更多元的活动内容和活动体验。辅之居民自治,居民根据自己的喜好聚合相同兴趣的人并组织活动。如创设合适的环境,空间和活动内容,如儿童活动室,四点半学堂,手工市集等,提供亲子互动的活动场所。邀请生活达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分享生活美学和个人经验,将人文、艺术、生活的内容,透过创意形式融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通过功能的多元化使空间能够容纳不同的活动和使用方式,提高空间使用率,居民在共同场所中彼此能相识了解,促进邻里功能上的联系,维持公共空间持久的活力[10-11]。
4 结语
本文是一项关于旧建筑空间的普适性改造设计,所解决的不仅是7号楼个案问题,对城市普遍存在的旧建筑改造与活化问题提供以点带面的范式参考。关于旧建筑空间的研究应该是持续的、长期的、探讨性的实践过程。如:如何梳理空间发展跟周边的关系,如何探索多元主体协调自治模式,如何融合多元人文,挖掘在地文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