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空间智慧城市墓葬设计探究
2020-08-04郭依依GuoYiyi
郭依依 Guo Yiyi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g为政》)。在儒家文化影响下,中国对于丧葬礼仪尤为重视,传统墓葬逐渐无法满足新时代墓葬和瞻仰方式的需要,墓地危机成为殡葬改革的契机。引入数字化、声景学、虚拟现实等智慧墓葬设计,对减少城乡用地矛盾、提升现代城市墓葬的优化与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墓葬
1.1 化解城市墓地危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阶段土地资源和墓葬用地需求之间的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城市墓地危机不断加剧。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北京与上海等国内大中型城市公墓用地日趋紧张,土地出让金不断攀升,导致公墓价格居高不下,加剧了城市墓地危机。墓地危机得不到有效解决,土地污染、空气污染、能源消耗等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约水下空间开发的一些关键因素已逐步突破,已有部分国家开始建设水下城市、水下空间[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为“第八空间”后续设计工作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支撑,增加了实践的可能性。
1.2 瞻仰方式呼唤智慧墓葬
为对接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国家提出了绿色殡葬的理念,生态化墓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墓地危机,保护了生态环境,但无法从情感与瞻仰方式上满足人们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资源问题。传统墓葬占用土地的同时缺乏场所氛围和精神寓意,感情冷漠成为当下城市墓园建设中的一个广泛现象。随着环境的变迁、信息科技与虚拟现实的发展,尤其5G技术的兴盛,对故人瞻仰方式与智慧墓葬的变革成为时代的呼声,由此提出智慧城市墓葬项目,改变了传统的瞻仰方式,以江河、海洋水面及水下空间作为墓葬场地,不仅表达了墓葬的“永恒怀念”主题,还实现了水中“纯净”、“肃穆”的墓葬意境。
1.3 众人情感的认知
人们素来会在清明节与春节等传统节日为逝者举行祭拜活动,祭拜者所处的年龄阶段、社会环境、身份背景不同,其情感认知和诉求也不相同。以家族为例,儿孙辈对家族逝去的亲人存在敬畏情感,祖父辈则更多是平静的心态,以同辈为例,情侣、朋友对于逝者的情感则更多地表现为思念和缅怀。智慧墓葬涵盖多元化的情感诉求,在传统墓葬的基础上对众人情感认知的包容性更强。
2 智慧系统
2.1 智慧空间系统
“第八空间”作为海底墓葬智慧空间,利用广阔的海洋资源,以高科技祭祀方式取代传统祭祀习俗,达到了告别逝者的初衷。基于声景学,融入情感化设计,以温情取代冰冷,满足了客户更高层次情感诉求。从整体空间布局出发,“第八空间”由水上建筑部分和水下建筑部分组成(图1)。
水上建筑部分包含入口空间和观景空间。入口电梯和出口电梯设置在整个建筑的两侧,将悼念人群、守灵人群、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流。观景空间内部设计阶梯式的座椅,为顾客提供开阔的视野、优美的风景,平缓祭扫时的哀伤。水下建筑部分包含入口导视空间、诉说空间、冥想空间、观赏空间等(如图2)所示,其结构呈长方体形。各分区空间的体量和尺度由区块功能需求而定,但实际空间体积则受建筑整体体量等因素的制约[2]。“第八空间”根据探访、观赏等功能需求,设计出了符合人体尺度和心理尺度的小型室内空间。
2.1.1 入口导视空间
入口导视空间中的导视系统肩负着沟通人与环境的使命,兼具功能与情感表达,LED屏幕、3D投影技术为客户提供准确的信息,同时表现出墓葬空间的特性与主张。触感、声音、味道、标记、运动,都能增强空间感受和记忆[3]。入口导视空间作为人流量最大的空间,其审美要求是整个“第八空间”最为重要的,因此采用白色和蓝色作为主打色调,在凸显环境科技感和现代感的基础上为顾客提供视觉上和心理上的享受,从而增加对客户的吸引力。
2.1.2 诉说空间
诉说空间利用VR与AR技术,将逝者生前语音、肢体动作、行为习惯录入设备,对其进行模拟整合,设计出虚拟空间,全方位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失去生命并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被人彻底遗忘。为了逝者不被遗忘,在世者可以向逝去的人们诉说往事和新事,与逝去的亲人进行虚拟对话与倾泻情感,实现人机交互,使在世者得到情感的慰藉。体验式空间分为商业性体验式空间和非商业性体验式空间[6]。诉说空间归类为非商业性体验式空间,祭祀从原来的传统沉重,变成了一场更为亲民的文化盛宴,一场真正的祭祀纪念活动。
图1 智慧空间系统
图2 “第八空间”效果图
2.1.3 冥想空间
冥想空间融入声景观,首先对环境中的自然声音(如低沉婉转的浪潮声、轮船的轰鸣声、海鸥的鸣叫声等)进行发掘加工,以此为基调,形成背景音,然后对不同类型的声音素材进行剪辑组合,形成标志音,实现舞台话剧的声音效果,最后将声音和景观与其他环境要素相互融合,设计出独具匠心的声景观,让冥想空间不再单调乏味,使客户在冥想的同时能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祭祀由原来的传统、沉重变得轻松、平静[4、5]。
2.1.4 观赏空间
环境心理学理论的相关研究表明,在环境与人的互动过程中,人可以认知并改变环境,同时环境也会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7]。观赏空间围绕客户消费需求而设置,桌椅款式与各类植物搭配,二者相互呼应,空间整体和谐统一。综合考虑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可以通过观赏空间时刻透过玻璃观赏到窗外的海底世界,交谈之余可以欣赏风景忘却悲痛带来的负面情绪,充分体现出对客户心理的关注和尊重。观赏空间通过优美的环境、周到的服务使客户感到分外亲切,达到利用艺术手法治愈客户心理创伤的初衷。
2.2 智慧网络系统
智慧网络系统即建立“第八空间”官网(电脑网址或手机APP登陆),以实现O2O运营模式。“第八空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使客户能轻松操作并快速实现自己的想法。亲人弥留之际,家属即可登录官网注册账号申请逝者专属的“第八空间”,逝者火葬之后,家属可将骨灰放入仿生骨灰盒,通过智慧网络系统将逝者生前信息录入骨灰盒内置芯片。当家属需要扫祭缅怀逝者时,可通过智慧网络系统进行网上预约,前往“第八空间”扫祭探访。通过扫祭探访流量检测,智慧网络系统可得知“第八空间”的运转情况,实时更新数据,为客户和运营方提供准确的数据预告与分析。
3 应用前景分析
无人可以免于死亡,墓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刚性需求。中国传统观念的禁锢使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墓葬必须是一块土地,智慧城市墓葬则打破了这种思想的局限,促进传统观念的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供求矛盾、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未来墓葬新趋势。
运用声景学、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将互联网与殡葬相结合,实现科技与墓葬接轨,使生者对逝者的记忆更加形象化,更好地满足了对逝者的追思。公墓作为城市特殊用地,功能单一,在城市规划布局时往往偏居一隅。“生者之城”与“死者之地”相对隔离,缺乏功能交融,往往给人阴森恐怖的直观感受[8],第八空间墓葬设计或将打破这一僵局,成为城市中独一无二的标志性景观[9]。
4 结语
智慧城市墓葬选取智慧空间系统和智慧网络系统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比研究墓葬形式和背景,分析了其痛点与难点,率先提出智慧城市墓葬核心理念,最终缔造了“第八空间”。智慧系统功能明确、相互关联,利用声景学等手段,让墓葬的形式变得多元,让祭祀的环境融入情感,让祭祀的意义得到升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结合现阶段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基本要求,给未来的智慧生活再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