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面的特点探讨

2020-08-04张健瑜梁茜许兆延蔡炜标梁日明杨希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诱因射血高龄

张健瑜 梁茜 许兆延 蔡炜标 梁日明 杨希立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很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该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升。而在80 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群当中,患有该病的几率会进一步增加,同时病死率也有所升高,已经成为了引起高龄老年人死亡的一个主要病因[1]。有研究认为[2],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年龄的增长有着一定的关系,年龄越大,患病几率就越高。对于部分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发病时可能并没有明显的诱因,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不典型,此外高龄老年人容易合并多种疾病和并发症,因此容易漏误诊。如不能准确把握高龄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上就会缺乏针对性,进而影响预后效果。基于此,本文选择2016 年12 月~2018 年12 月医院收治的100 例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研究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面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12 月~2018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0~79 岁,65 例)与高龄组(≥80 岁,35 例)。老年组男36 例,女29 例;年龄60~79 岁,平均年龄(70.8±3.6)岁;高龄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80~94 岁,平均年龄(86.3±3.5)岁。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入院时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评价标准明确分级,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3]。排除标准:完全失能或卧床不起的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疾病终末期患者,病情不稳定及危重患者,合并严重肝肾疾病、重症结核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4]。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展开比较,总结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面的特点。心力衰竭包括射血分数保留、射血分数中间值及射血分数降低3 种类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诊断标准[5]: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或)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利钠肽升高,并符合以下至少1 条:①左心室肥厚和(或)左心房扩大;②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或)体征,LVEF 在40%~49%,利钠肽升高,并符合以下至少1 条:①左心室肥厚和(或)左心房扩大;②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或)体征,LVEF<40%。

1.3 观察指标 ①基础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退行性心脏瓣膜病。②疾病见诱因。包括:劳累、输液快、情绪激动、心房颤动、气候变化、进食不当、呼吸道感染、血压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无明显诱因。③临床症状。包括纳差、心悸、乏力、精神障碍、夜间呼吸困难。④并发疾病。包括贫血、骨关节病、脑血管病、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不全[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础病对比 高龄组冠心病、高血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占比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疾病诱因对比 高龄组呼吸道感染、劳累、情绪激动、输液快、心绞痛发作、无明显诱因占比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症状对比 高龄组纳差、乏力、精神障碍占比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疾病对比 高龄组贫血、低蛋白血症、深静脉血栓占比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基础病对比[n(%)]

表2 两组疾病诱因对比[n(%)]

表3 两组临床症状对比[n(%)]

表4 两组并发疾病对比[n(%)]

3 讨论

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高龄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并且复杂的临床表现[7,8]。此外,高龄患者在记忆功能、认知功能、感觉功能都有所下降,因而对于疾病严重程度、不适症状均难以准确描述[5,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高龄组冠心病、高血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占比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呼吸道感染、劳累、情绪激动、输液快、心绞痛发作、无明显诱因占比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纳差、乏力、精神障碍占比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贫血、低蛋白血症、深静脉血栓占比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老年患者与老年患者在基础病方面的区别,以冠心病、高血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为主;疾病诱因方面,以呼吸道感染、劳累、情绪激动、输液快、无明显诱因为主;临床症状方面,以乏力、纳差、精神障碍为主;并发疾病方面,以贫血、低蛋白血症、深静脉血栓为主。由此可见,≥80 岁的高龄老年患者和60~79 岁的普通老年患者之间,在基础病、疾病诱因、临床症状、并发疾病等方面,均有不同特点[7-9]。

综上所述,高龄老年患者和普通老年患者相比,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在临床上要注意观察和区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治疗,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猜你喜欢

诱因射血高龄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更 正
《思考心电图之175》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以互联网不良信息为诱因的高职学生犯罪研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