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洪灾背后
2020-08-03霍思伊
霍思伊
在安徽歙县历史上,只有两次洪水淹没到主城区,一次是1969年,一次就是今年。官方通告显示,今年的洪水是50年一遇。
雨是从7月6日晚上10点开始下的,过凌晨,已成暴雨。歙县主城区渔梁水文站超常规地每隔半小时就发一次水位监测和预报,7月7日零时30分,水位还是113.08米,等到了2时42分,就涨到了114.6米,超过城区的警戒水位。这意味着,河水已经开始顺着堤防向上涌。
凌晨两点,歙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开始集结。4时,全县启动防汛抗旱预案三级响应。5时,正式启动城区防洪二级响应。
歙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一位负责人说,城区防洪应急响应分为四级,自1996年以来,当地还从没启动过二级响应,一般都是四级,连三级都很罕见。
水的确涨得很快。一位出租车司机早上5点出车,5分钟之内,就淹到了车窗。当地人从未见过这种涨水的架势。网上有人怀疑,上游丰乐水库是否在没通知下游的情况下就泄洪,才导致了当地应对的措手不及。但据了解,丰乐水库在7日凌晨并非主动泄洪,而是自然溢流。水满则溢,为了保证水库自身的安全,防止垮坝,水库都会设计一个溢洪道,多筑在水坝的一侧,像一个大槽,当水库里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溢洪道向下游流出,防止水坝被毁坏。
溢流分为自然溢流和闸门控制两种。在中国,不以防洪为主要目的的中小型水库,基本都是自然溢洪设计,丰乐水库就属此列。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原所长程晓陶解释说,这种溢流设计,溢流量随着水库水位的增高而自动增加,是一个自然过程,不需要人来控制和调度。
据前述歙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介绍,7月7日4时42分,上游丰乐水库开始溢流。此前在7月5日7时丰乐水库泄洪一次,7月6日也有两次泄洪。该负责人表示,这3次泄洪对歙县的影响都很小。实际上,他们关注的不是丰乐水库泄洪的流量是多大,而更关心泄洪的时机,这和歙县特殊的地形有关。
歙县被西北的黄山山脉、东北的天目山脉和东南的白际山脉三面包围,属盆地地形,通过城区的4条主要支流,从西向东依次是丰乐、富资、布射、扬之四水,从四周丘陵地向盆谷平原汇聚,四水在城区中心汇集而成练江,统一经过渔梁坝这个窄窄的口出去,进入新安江。因此,对歙县而言,重要的是丰乐水库腾空库容时不要和另外3条河叠峰,否则四水汇集,如果再遇上特大暴雨,城区仍有危机。
在多位歙县水利局的水文专家看来,特大暴雨下的四水汇集,是这次洪灾的主要原因,与丰乐水库并无关系。
此次洪灾,歙县经济开发区是重灾区之一。开发区内多家公司的负责人都表示,洪水来前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没有留给他们任何反应时间,因此损失惨重。一些保安说,接到通知的时间是4点左右,水深已经超过了1.5米。
一位接近指挥部的人士告诉记者,2019年机构改革后,防汛抗旱的指挥权和协调权被划给了防汛抗旱指挥部,这是一个协调机制,包括水利局、应急管理局等防汛相关各单位,办公室设在应急局。虽然几位水利局的领导在指挥部中担任要职,但水利局多年来形成的一整套防洪应急机制却没有跟过去。例如,这次洪灾中,村镇的撤退更及时,损失也相对比城区小。这是因为,歙县此前多年的洪水主要影响乡镇,因而乡镇干部更熟悉水利局的一整套应急办法,无论是采取各种手段半夜叫醒村民,还是撤人撤物,都更加有序,但城區却缺乏更有效的反应和调度。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原所长程晓陶也指出,机构改革后,关系还没有理顺,这给今年洪灾的应急调度增加了难度。
程晓陶指出,理论上,无论是主动泄洪还是自然溢流,都应该通知下游,因为会对下游水位造成直接影响。但在实践中,自然溢流不通知下游的情况时有发生。
但在程晓陶看来,对中小水库而言,建设完善预警系统的技术门槛不低。准确预警的前提是数据的准确,比如上游的来水量有多少,最大的溢流量可能达到多少,如果只是少量溢流,预警也不合理,会给下游造成“狼来了”的效果。
程晓陶今年5月在海南调研时就发现,当地的中型水库只能在事后通过溢洪量和水库水位倒推出溢洪时的入库流量。而缺乏这个数据,很难准确计算出溢流量会达到多少,也就无从预警。
因此,溢流准确预警的前提是对上游水文数据的充分及时监测。水文监测的对象不是一个点,而应是一个面,当很多支流汇集到一起时,尤其需要知道上游的面雨量。
而对歙县来说,水文站是稀缺品,整个城区只有渔梁坝一个水文站。歙县水利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表示,歙县是暴雨性洪水,从降雨到形成洪水,就在1~3小时之间,变化太快,因此对预测的要求很高。
歙县如何才能让今后避免发生今年这样的洪灾?对此,程晓陶指出,关键在于要避免4条支流洪峰叠加的情况。目前,歙县只在丰乐河上游有一个丰乐水库,这在程晓陶看来是不够的。他建议,4条支流中,至少两条上游要有控制性的水利工程,今后可以通过调度让洪峰依次经过县城,而非叠加。
实质上,这是中小河流的系统治理问题。“中小河流治理,一定是个流域的概念。”前述歙县水利局工作人员也这样表示。
水利部曾对安徽省长江流域2016年洪水灾害做过调研。当时的调研报告指出,当前的治理方式,存在零散性、局部性,且不连续等问题,达不到明显效果,其中中小河流最容易出现薄弱环节。
水利部在最近的新闻通气会上也指出,今年一些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重发,区域性暴雨洪水重于常年。与大江大河相比,国内的中小河流防洪标准普遍偏低,缺乏应对超标洪水的准备。防汛工作在抓“大”的同时如何防“小”,如何尽快补强当前薄弱环节,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命题。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