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战大考中提升组织力和战斗力
2020-08-03
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赴仙桃调研时,对仙桃在防护物资保供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并指出要探索总结复工复产的仙桃经验向全省推广。3月2日,省委书记应勇到仙桃调研督导防护物资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非织造布产业“三个升级”的工作要求。这座城市正在以积极昂扬的姿态,逆势而上,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振兴。近日,仙桃市委书记周志红接受本刊专访,揭开了疫情防控与“增产保供”仙桃之战“双胜利”的奥秘。
一切为了前线,坚决打好防护物资增产保供战
《党员生活》:疫情期间,仙桃提供的防护制品约占全省供应量的80%。面对疫情防控和“增产保供”的双重大考,仙桃市委如何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肩负起防护物资保障全省、供应全国作用?
周志红:疫情发生以来,仙桃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化应急思维,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仙桃市无纺布产业发展有近30年的历史,产业链条比较完整齐全,既有原料供应,也有生产和制品加工,以及检验检测等配套服务。全市有无纺布产业工人近5万人,无纺布企业355家,区块产业规模已经形成。这是仙桃30年来发展取得的得天独厚优势,也是其他地方无法替代的。
在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医用防护物资短缺成了制约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最大难题。这种紧要关头,仙桃市委、市政府秉持“一切为了前线”的政治担当,向省委、省政府立下“日产三万件”的“军令状”,坚持防护物资保供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先后8次调整充实市防控指挥部人员职责分工,6次增补专项小组、完善工作职责,构建起市指挥部统一领导、17个工作组各司其职、各镇办指挥部守土负责的“战时”指挥体系,切实肩负起了医用防护物资保障全省、供应全国的责任。
攻坚克难保供应,缓解全省防护物资结构性短缺
《党员生活》:1月26日,仙桃市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只有1家,日产不足1000件,到2月8日,仙桃已经能够完成日生产3万件的任务。短时间内,仙桃市委、市政府是如何完成了这样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周志红:从不可能到可能,既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全市党员干部的决心、毅力和战斗力。
党的领导是事业成败的关键。疫情防控期间,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市“四大家”领导全员上阵,各级党政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员工全力以赴,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企业家讲政治、党政干部冲锋一线的格局。
全市采取“1+6”生产模式,将企业生产组与医疗救治组摆在同等重要位置,1名市委常委、2名市人大政协领导和7个专班驻企服务,协调督导企业疫情防控、要素保障和政策供给。仙桃的党员干部把完成防护物资生产保供任务作为使命担当,干部下沉到车间,同工人一起劳动,以“店小二”“保姆式”服务为企业解忧。原料采购、防护物资配备、员工的后勤保障全部由驻企专班负责到位。
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显。防护物资生产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职工积极响应号召,不因生产任务繁重而退缩,不为短期高额利润所诱惑,让党旗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在防护物资生产的最艰难时刻,顶住压力、拼尽全力,確保如期兑现了“军令状”,阶段性解决了全省医用防护物资结构性短缺的“燃眉之急”。
坚持党建引领,改进作风,提升基层组织力和战斗力
《党员生活》:疫情,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治理能力和党员干部的一次特殊考验。作为市委书记,经过这次大考,您在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
周志红: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始终摆在首位,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去年以来,我们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解决理想信念上的“温差”“落差”“偏差”问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仙桃市委、市政府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9次研究疫情防控的重要会议、5次专题调研和5次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来我市考察时的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先后40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暨指挥长会议、专题部署会、现场办公会等,第一时间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交事定人部署工作,切实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确保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严防严控,以担当有为的精神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抗击疫情。
党的力量来源于组织,来自于每一名党员,必须牢固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功能活力。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全市共设立“党员先锋岗”300个,发放党员志愿者袖章5000余只,引导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全市2073个党支部、2.1万名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筑牢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人民防线。全市732个驻村(社区)工作队就地转为疫情防控战斗队,进村入户、摸排布控。同时,坚持严肃问责和激励关爱两手抓、两手硬,采取“提拔重用一批、职级晋升一批、招聘聘用一批、激励嘉奖一批、火线入党一批、组织慰问一批、宣传表扬一批”等“七个一批”激励关爱措施,晋升职级17人,招聘事业编制9人,组织嘉奖28人和集体5个,“火线”入党26人。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因时因势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变,向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转变,更加考验各级党组织的执政水平和治理能力,更加考验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抓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确保真脱贫、脱真贫;抢抓一揽子政策红利,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城市、城镇和乡村“三位一体”系统谋划、全域治理,把文明城市创建暨城市治理、擦亮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非织造布特色小镇和高新区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切合仙桃实际、彰显地方特色的新路子。
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这次疫情是面镜子,照出干部的形象与作风;疫情是把尺子,量出干部的业绩和能力;疫情是把锤子,锤炼干部的思想品格、政治素质、作风担当。结合疫情防控,我们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敲门行动”,动员21282名民兵、党员志愿者认领任务、忘我奉献,带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52586人深入村民小组、居民小区、单位宿舍和单元楼栋参与联防联控,有效地将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打响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人民战争。抗击疫情的实践再次证明,好作风才有好作为。我们狠抓作风建设,启动作风建设三年提升计划,坚定不移打好作风建设硬仗,锤炼党员干部担当实干作风,加足马力,真抓实干,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加快推进非织造布特色小镇建设,推动无纺布产业产能结构品牌升级
《党员生活》: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而国外疫情形势严峻,防护物资出口不断扩大。仙桃在抢抓机遇、化危为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周志红:疫情既是一场大考,也是一次产业的重新洗牌。我市初步解决了医用防护服供应的“燃眉之急”,但也暴露出缺乏龙头带动、外贸依存度高、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后顾之忧。我市坚持抢抓机遇、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加快推进非织造布产业转型。
审时度势主攻外贸。随着国内疫情形势持续好转、境外疫情形势加速扩散,我们审时度势主攻外贸方向,坚持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服务上跟进、稳岗上发力,引导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对接境外市场采购需求,推动医用防护物资有序出口。全市165家有出口实绩的非织造布企业全部复工复产,40%企业外贸订单排到9月份,部分企业订单已排到年底。今年1至5月,全市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总量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2位。其中,非織造布出口66.2亿元,占总出口额的85%。
抢抓机遇转型升级。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应勇工作要求,抢抓国家、省支持我市非织造布产业发展机遇,谋划推进“四基地两中心”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14.7平方公里的非织造布特色小镇,以招商引资、战略合资、技改扩规、重组联合、平台支撑、政策扶持“六个一批”举措,加快推动非织造布产业产能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三个升级”,力争形成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有品牌、有特色的产业门类,打造区域性特色经济板块。当前,特色小镇已全面启动建设,完成征地3631亩,国家非织造布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国家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已获批建设,中国非织造布制品生产基地和中国非织造材料供应基地已通过评审、即将获批,国家防护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和国家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已分别向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科技部进行申报,仙桃非织造布产业学院已在仙桃职院挂牌成立。同时,向上申报项目8个,争取投资2.8亿元。
全速推进复工复产。坚持行动胜于一切,抢前抓早、应放尽放,全面打响经济发展恢复战。全市党员干部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让企业家放心、暖心、舒心。坚持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主动对接疫情期间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取向,加大项目策划申报力度,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市1-5月共申报各类项目371个,拟争取资金支持418亿元,目前已获批项目67个,到位(授信)资金161.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