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

2020-08-03林仙兵金渠伟

时代金融 2020年19期
关键词:会计确认商业银行

林仙兵 金渠伟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部对一系列的企业会计准则的新修订发布,其中包括“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会计”等内容,对于商业银行的运行和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影响力的角度分析,最为重要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分类和减值计提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从深层次的角度来分析,实施新准则也对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的运用中的风险、定价、资本等方面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基于新金融工具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建议。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准则  商业银行  会计确认  分类计量

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契机可以追溯于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这一世界性金融危机下,诸多国家认为该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金融工具的计量分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资产的分类上存在着不严谨的现象,在涉及到减值计提上存在着数量金额不足、时间延迟的现象。这对于金融机构的运行而言存在着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金融工具的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而我国财政部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也同时修订了金融工具相关的准则,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业务办理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内容变化及其分析

(一)准则中金融资产的分类变化

资产分类在新金融工具的准则中产生了一些变化:即从“四分类”转变成了“三分类”。根据旧准则中的金融资产的分类来看,主要是有根据管理方式来将金融资产进行分类[1]。大致的内容有:具有公允价值计量并且满足其变动能够计入当期损益的资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和贷款这四种。从新金融工具的准则分析,其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业务模式和其中的现金流量来进行分类,金融资产分类为以下三种: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满足其变动能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三大类金融资产。

(二)准则中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变化

根据旧金融工具准则中的重分类情况来看,“四分类”中的当期损益、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和贷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四个部分不能够随意互相进行重分类[2]。具体来看主要是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能够再次重分类进入其他三项金融工具的分类之中,而这三项金融工具也不得以重分类的方式进入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当期损益之中;应收款项和贷款不能够随意重分类进到期投资和可出售金融资产之中;但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重分类进入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根据新金融工具的准则来看,重点在于企业在改善自身业务模式时,也应当对相关的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而经过合计整合,重分类基本可以分为六种,与旧金融资产分类相比则增加了两种。

(三)准则中金融资产减值计提发生变化

以新金融工具的准则为基准来进行分析可得,它所包含的减值金融资产除去贷款和投资等类别之外,还包含着对贷款项目的承诺与担保合同等方面的内容。从这一角度分析可以得知,商业银行的减值计提范畴应当囊括贷款承诺、担保合同、信用证等方面的内容。以上是从减值计提的范畴来进行分析的。而从减值模型的角度来看,该点是新金融工具准则更改内容中的重点所在。新金融工具准则相较于旧准则来说改变了以往的已损失模型,更为侧重以预期的损失模式来对减值模型进行模拟预测。该方式的优点较为明显,它能够以更为及时的姿态来对计提减值进行处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能够充分地对金融资产的防控风险方面进行及时的把控[3]。

二、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商业银行运行的影响

(一)金融工具的分类计量对银行的影响

在新准则下,商业银行中金融资产的分类计量模式的更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第二,对特定业务的计量模式进行更改;第三,对商业银行的财务信息报表进行披露。从第一个方面来看,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在新准则实行之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②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③存在可变利率或者提前还款的状况可列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中。④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和可供出售的债务工具。从第二个方面来看,发生的改变主要有以票据贴现、以股抵债等的计入到其他综合收益当中。从第三个方面来看,主要是財务报表信息的披露要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中的计量进行分类披露,方便准则运行的转换。

(二)减值计提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在新金融工具的准则中,预期模型的使用能够根据当前业务办理状况和资产情况来对未来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其中具体包括了不同阶段的计提方式应当被用到怎样的金融工具减值过程中[4]。除此之外,前瞻性的信息获得对于拟定战略和方案、为减值准备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商业银行的减值计提准备金也会相应有所增加,以此来预防更多的风险。

(三)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风险管理的能力体现着银行的综合判断能力,也从侧面体现其面对金融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从风险管理的策略和能力来看,偏向稳健性的管理类型的银行机构在实际遇到积极性的状况时,会采取相对于积极型的风险管理策略更为谨慎的方案,由此其确认的减值金额可能会更大。除此之外,预期损失模型所运用的风险识别能力、风险评估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都是影响减值金额重要的关键点所在,因此将会影响减值模型的合理性。

三、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制定相关处理方案

针对实施的新金融工具,商业银行必须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深入的研究,预测管理和运营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制定全面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综合业务进行科学、系统地评估。从应对方法上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不断调整优化当下的财务会计科目体系,以此来满足、适应新金融工具所提出的“三分类”要求;第二,构建新型的减值计提模型,从调整模型入手,从原有的五级贷款分类基础上重新改进减值计提模型,进而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使用程度。

(二)加强内部分工协作,增强风险管理控制

银行机构内部各条线部门的分工协作对于强化风险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实际的实施角度来看,良好的分工协作能够首先对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流程和模型进行统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信用管理在各个业务部门的渗透程度。基于此,商业银行应当首要关注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加强风险管理部门与商业银行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三)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杜绝经济机构空转

从新金融工具实施的效果来看,它能够让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分类更为客观可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商业银行的利润不被窃取,不断加固预期损失模型,但这对于提升商业银行创造整体利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根本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确保资金真正地用到实处,避免“脱实向虚”,能够将资金真正地投入到生产制造业之中、对我国未来社会发展进步起到重要作用的行业和企业之中,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实际作用。除此之外,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能够更加规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业务管理,也是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

四、结束语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于商业银行的运行影响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在新准则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全方位分析。商业银行在管理和运营的过程中,应当从全局性、系统性来对新金融工具准则进行科学把控。从细节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不同选择和操作将会对其自身产生一定的差异。从当前来看,自该准则施行以来,较多的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完成了准则的转换适应工作,然而,执行新准则对商业银行将会持续不断地产生影响。如何利用新准则来探求出适合自己银行发展的特色,更好提高管理和運行水平,是转换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叶林瑄. IFRS金融工具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用[D].厦门大学,2017.

[2]张昭昭.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董钰凯,胡本源,岳俊侠.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 财会通讯,2018(19):57-58+129.

[4]管衍锋. 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作者单位: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分行

猜你喜欢

会计确认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关于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