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的研制和应用*
2020-08-03王莉宁
王莉宁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
一、缘 起
在庚子农历新年到来前夕,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我国暴发,全国各地330多支医疗队共计4万多人千里驰援湖北,共同抗击疫情。由于湖北省地处“九省通衢”之地,人口来源复杂,方言差异较大,外地援鄂医疗队进驻后,随即在一线遇到了医患沟通的方言障碍问题。2020年2月9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编写出《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音频材料》及《医患沟通本》,这一举措是医护人员不得已而亲为之的语言应急之策,经新闻媒体报道,社会大众对医者仁心交口称赞,却也深深地刺痛了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心。抗击疫情的语言服务应由语言文字工作者承担,不应让医护人员在一线分心。
为发挥语言文字事业的作用,帮助外地援鄂医疗队解决医患沟通的方言障碍问题,助力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月10日,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下,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以及商务印书馆、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省语言学专家迅速组成“战疫语言服务团”。服务团成立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解决援鄂医疗队在一线遇到的方言沟通障碍,研制《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系列应用,为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及相关群体提供语言服务,贡献语言学之力。(1)李宇明,赵世举,赫琳.“战疫语言服务团”的实践与思考[J].语言战略研究,2020,(3).
本文在回顾并总结“战疫语言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抗击疫情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介绍《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以下简称“方言通”)的研制过程及其主要应用类型,以期为制定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语言应急方案提供参考。
二、医患沟通语言调查条目表的编制
在抗击疫情一线,有效沟通对救治患者至关重要,研制“方言通”的目的就是要为外地援鄂医疗队解决医患沟通的方言障碍,这项语言应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对时效性的要求很高。与传统语言条目表以调查语言结构、描写语言面貌为重点有所不同,“方言通”的语言调查条目表需面向新冠肺炎医患沟通的需求,聚焦日常接诊、病房护理的各类场景开展编写工作,以确保其在一线能发挥功效,助力抗击疫情。
“方言通”语言调查条目表由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编制。根据对语言应用语料库条目的统计,结合前期面向新冠肺炎疫情医患沟通场景的调研,同时兼顾能与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编制的《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所收条目形成补充和对照,在提出调查条目表初稿后,经过服务团各成员单位校对、补充,最终遴选出156个词语和76个句子制成“方言通”语言调查条目表,包括日常接诊和病房护理的词汇和对话,参看表1和表2。
表1 “方言通”日常接诊和病房护理词汇表(156条)
表2 “方言通”日常接诊和病房护理对话表(76条)
需要说明的是,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编制的《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是一线医护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的“最简方案”,共收录83个条目,包括“称谓常用语”13条,“生活常用语”26条,“医学常用语”29条以及“温馨常用语”15条。(2)孙镇镇.超硬核!方言不通咋办?齐鲁医院进驻武汉48小时编了本方言实用手册[N].新时报,2020-02-09.其中,与医患沟通最为密切的“称谓常用语”“医学常用语”两大类的大部分条目已基本收入“方言通”,“生活常用语”有超过半数的条目也已纳入调查范围,考虑到“温馨常用语”在方言中多体现为语音差异而非词汇差异,且通过体态、手势等也能辅助传达鼓励、安抚之义,为节约语言资源采集的时间成本,除了“好转”“不慌张”“出院”等通用条目以外,“方言通”暂未设置表达抚慰义的条目。
三、已有基础和专业支撑
为便于一线使用,“方言通”定位为可听、可学、可检索、可更新迭代的“有声”产品,还需根据不同人群的使用习惯,开发出多样态的产品类型,覆盖手机微信应用、抖音平台、输入法,电脑网络,电话咨询服务等各个领域(参看下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语言应急的服务功能。这一定位和设计对“方言通”基础数据资源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要调查记录医患沟通场景语言调查条目在湖北各地方言中的说法;二是要采集调查条目的录音文件,且录音文件品质较高、形式规范,符合系列应用开发需求。因此,如何克服“封城”“隔离”“宅家”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快速完成符合开发需求的基础数据资源采集汇聚,成了“方言通”研制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地方普通话等语言资源的调查、采集、保存、保护和开发应用等工作,积累了深厚的前期基础和扎实的专业支撑。2015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的建设,在第一个五年的建设周期里,工程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按照统一的工作和技术规范,在全国范围内已收集记录和整理超过1700个地点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实态语料,其中包括1090个汉语方言点、310个少数民族语言点、200个濒危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点、100个语言文化点。单就汉语方言的调查来看,已涵盖全国所有省(区市)的所有方言及其次方言。(3)田立新,易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成效和深化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2019,(4).在信息科技、电子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语保工程利用全媒体技术调查语言资源,所有调查点的语料形态均包括录音、发音视频、图片、文本、影像纪录等多种样式,既达到实态采集保存语言资源的目的,也能满足多维度的开发利用。历经5年建设,语保工程成效凸显,为本次语言应急服务工作提供了语言资源、专家团队、技术规范标准等专业的支持,具体表现如下:
(一)语言资源
湖北省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103个县级行政区。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汉语方言卷》图B1-9、B1-10、B1-20,(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汉语方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湖北方言处于官话方言与东南方言的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西南官话鄂北片、鄂中片、湘北片,江淮官话黄孝片以及赣语大通片等方言。语保工程根据“官话方言区3~4个县设1点,东南方言1县设1点”的原则,在湖北省一共设立了50个调查点,2018年年底已完成全部调查点的调查研究任务,实现了湖北省三大方言5个方言片全覆盖,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资源基础信息。
根据湖北省疫情的发展情势和湖北方言内部差异的情况,为实现快速汇聚语言资源基础数据,服务团决定先选择武汉、宜昌、荆州、襄阳、孝感、黄冈、鄂州、黄石、咸宁9个点作为“方言通”基础数据采集汇聚的首批调查点,涵盖了西南官话鄂北片、鄂中片,江淮官话黄孝片以及赣语大通片等方言(参看下文表3);根据方言可懂度和互通度,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等4个点暂与上述襄阳、荆州、宜昌等点资源共享,可根据需求后续再增补语料。(5)未纳入首批采录点的四个地级行政区,随州属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十堰移民来源较为丰富,下属市县除了竹山、竹溪外,都属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上述两地与襄阳方言可懂度较高,可与之共享信息;荆门属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可与荆州共享信息;恩施属西南官话湖广片鄂中小片,可与宜昌共享信息;后由志愿者提供语料,作为增补点收入“方言通”微信版。
(二)专业人员
在语保工程实施期间,参与工程建设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达到350多家,组建专家团队1000多个,投入专业技术人员4500多名,语言方言发音人近9000人,举办语言资源调查、摄录、整理的专业培训班57期,培训人次达4700余人次。一大批青年学者和研究生通过工程建设得到锻炼;据统计,承担调查任务的团队负责人中45岁以下的专家占51.9%,参与田野调查和语料加工工作的研究生达2000人左右。参与工程建设的专业人员是一支 “语言+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同时具备语言调查研究和音像摄录、数据整理的能力,可为汉语方言、民族语言的语言应急服务所用。
从湖北省语言资源建设的专业力量来看,省内有16所高校的34支方言学专业团队、来自社会各界的300多名发音人投入工程建设。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服务团发出紧急招募令后,身处疫情重灾区的湖北“语保人”当即投入抗击疫情的语言应急工作中,自助互助,成为“方言通”基础数据采集的前线力量。表3为“方言通”9个点的方言区属、调查人员以及发音人等的信息。
表3 “方言通”基础数据汇聚信息
(三)技术规范标准
经过调研论证和建设实践,语保工程形成了一个全面、完善的顶层设计方案。该方案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全局性;二是前瞻性。全局性是指面向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语言、各方言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规范标准,做到地区和语言全覆盖、汉语和民语同步、语言本体和口头文化并重。前瞻性是指立足当今最新技术手段,面向未来,谋求长久保存和使用,例如除了传统的文字音标记录以外,还充分利用音像摄录手段收集高质量的音像语料,实现“音像图文影”五位一体的语料采录展示方式。(6)王莉宁.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策略与方法[J].语言文字应用,2015,(4).在音像语料采集、整理方面,语保工程坚持“统一规范”“标准先行”的原则,研制了一系列适用于语保工程的技术规范,包括调查表、调查规范、语料整理规范、音像加工规范、属性标注规范、成果编写规范以及专用摄录软件、校验软件、标注软件等相关技术软件,收录上述规范的《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纳入国家语委A系列绿皮书(软性规范)出版并广泛使用。这套复杂的规范标准系统对语保工程各方面、各环节的工作都做出了严格、明确的规定,保证了专业技术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一致性,杜绝了无据可依、各行其是的现象。
单就录音采集工作来说,工程研发了针对语言条目式采集的录音软件byly(北语录音),简便、易学、易用,适用于一般的语言调查特别是汉语方言调查,基本功能如下:(7)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1~12,14.
(1)对调查条目逐条录音,录音时同步显示波形。
(2)自动逐条保存并命名录音文件。
(3)对已录条目重新录音后自动替换旧文件。
(4)录音参数默认值为:单声道、采样率44100Hz、采样精度16bit、音频格式Windows PCM(*.wav)。
在录音文件质量保障方面,要求背景噪音不能大于“-48dB”,最好控制在“-60dB”以下,语音音量最大值应达到“-18dB”以上,最好不要超过“-6dB”。
如前文所述,在语保工程建设中,专业人员在语言资源采录的工作规范、技术标准、软硬件使用等方面都接受了系统的培训,同时也在工程调查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接到“方言通”的数据采集任务后,调查团队能够快速上手开展工作,确保快速完成基础数据汇聚任务。(参看下文)
四、基础资源汇聚的工作实践
为了给9个方言点的调查团队提供技术规范指导,服务团成立了一支由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专家联合组成的指导小组,通过工作微信群紧密协作,确保调查摄录工作顺利推进。
首先,为了确保调查条目、录音文件名准确、规范,北语录音软件使用的调查条目表、录音用表都由指导小组制作,并统一寄送给各调查团队。
其次,受限于特殊时期,各调查团队只能利用居家条件完成调查、转写、录音、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客观条件难以达到语保工程对摄录环境的要求。因此,需在已有技术规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工作标准,既能保障录音文件的质量,又能让工作流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提高效率。例如:
(1)要求方言发音人在当地出生和长大,家庭语言环境单纯,能说地道的当地方言。除此之外,语保工程对方言发音人年龄、性别、学历、形象等方面的要求均从宽处理,不苛求。
(2)背景噪音原则上不能大于“-48dB”,但个别点条件实在不许可,背景噪音标准放宽至不能大于“-36dB”;语音音量最大值应达到“-18dB”以上,不超过“0dB”。
(3)无法配备专业录音话筒的团队,可用耳麦开展摄录工作。注意录音过程中应避免喷麦、回声等因素对录音质量的干扰。
在指导小组的协助下,各调查团队积极调动各种有利条件开展调查摄录。有的自己上阵,既做发音人又做调查者,一人分饰多角;有的请家人协助,全家齐上阵,一人发音一人录音;调查团队把家里的书房或客厅改造成临时录音室,用被子充当隔音海绵,为避免噪音干扰、加快录音进度,调查团队的录音工作都在深夜开展,通宵达旦加班加点,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指导小组轮岗轮班,保持微信工作群24小时在线服务,确保调查团队在任何时间进行咨询都能得到及时反馈,工作进展顺利。如上文所述,受限于居家环境,录音采集的标准虽然相对放宽,但仍需保障录音文件具备较高品质,让使用者拥有良好的服务体验。例如,录音在单声道、采样率、采样精度、音频格式等方面的参数保持不变;背景噪音、语声的控制仍保持较高标准。为避免对录音标准把握失当造成浪费和折返,一方面,指导小组要求每个调查团队先做试点并把样本发给指导小组听辨,审核通过后再全面铺开所有条目的摄录工作;另一方面,在各调查团队完成所有条目的录音采集后,指导小组通过多媒体软件对录音质量、录音文件名进行批量检查和规范化处理,最大程度保障了数据质量。
最后,建立数据更新迭代的工作机制。为便于“方言通”开发团队获取数据,调查团队向指导小组移交数据并经验收通过后,所有调查点的数据包都通过百度云储存。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调查过程难免出现少量错漏,为此,指导小组依托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方言学专业的研究生组建了校对工作组,对所有调查点的方言文本转写和语音数据进行校对和对照。无论是由调查团队自检发现的错误,还是由开发团队使用时发现的错误,甚至是系列应用投入使用后用户反馈的错误,都一律向指导小组反馈,并由指导小组开展复核、修改并在云端更新,确保各应用团队使用的数据版本一致。
尽管“人不动、物难移”,但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指导小组、调查团队、校对工作组紧密配合,在不到一天半的时间里,顺利采集了武汉、宜昌、荆州、襄阳、孝感、黄冈、鄂州、黄石、咸宁9点的方言文本和录音数据,完成了“方言通”基础数据汇聚任务。
五、“方言通”的应用类型
“方言通”研制并上线了7种产品,分别为:微信版、网络版、在线服务系统、融媒体版、迷你视频版、抖音版、即时翻译软件。笔者为微信版的合作研发者之一,本节重点介绍微信版的主要功能、特点和使用数据分析,对其他应用仅做简要说明,必要时读者可按图索骥,自行访问相关应用加以了解。
(一)微信版
微信版由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合作研制推出,借鉴了语保工程采录展示平台“方言学堂”应用的开发经验,(8)林佳庆,李涓子,张鹏.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J].语言文字应用,2019,(4).展示以词汇、短句为核心的语言资源。2月11日,微信版推出测试版,经服务团各成员单位和专家试用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加以完善,于2月12日推出第一版并正式投入使用,后经过数十次系统迭代更新,功能日趋完善,使用体验较好。
微信版的主要功能和特点为:
1.以语保采录展示平台的核心技术为支撑,实现多地点方言2000多条语言项目的入库、检索、展示和多媒体播放等功能;
2.第一版覆盖武汉、宜昌、荆州、襄阳、孝感、黄冈、鄂州、黄石、咸宁9地方言,通过下拉菜单点选任一地名,对该地点的任意条目进行检索和在线播放;
3.方言和普通话对照,单击条目实现普通话、方言语音连续播放;
4.可通过关键词,对“词语”和“句子”(即对话)的任意条目进行快速检索;
5.以微信客户端为入口,适配多种移动端环境,无须安装注册,二维码即扫即用;可将该应用程序直接添加至手机桌面,拥有APP般的使用体验。
图1 微信版访问端口二维码
在第一版上线后,有志愿者根据“方言通”的调查采录标准,向服务团提供了大冶、恩施两点的方言语料,经指导小组检查、验收后,将数据导入系统,因此,目前微信版共包括11点的语音数据。
截至目前,微信版的累计访问数近三万二千人次,录音累计播放量达到39万余次。值得注意的是,微信版的累计点击量也从侧面反映了疫情防控的实际进展。图2为微信版上线一个月以来(2月12日-3月11日)的累计点击量,由图2可见,微信版上线后的前3天,即2月12~14日便出现了访问的峰值,3天点击量分别为71863次、94059次、78081次;自2月19日开始,点击量明显回落,2月19日至3月10日的累计点击量为49908次,不如2月12日单日的点击量多。这说明微信版在上线后的短时间内便能投入一线使用,为解决湖北医患沟通的方言障碍提供服务,实现了语言应急的作用;同时,从微信版的使用活跃度基本上集中在其上线后的一周内,此后便进入平缓期,说明在有效的语言服务的支持下,医患沟通的方言障碍在一周内基本能得以解决。
图2 “方言通”微信版单日累计点击量(2月12日-3月11日)
“方言通”的目标群体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图3显示了微信版从2月12日上线到4月8日零点武汉“解封”以来,9个地点的录音累计点击量与该点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援鄂医疗队累计人数的分布关系。图中X轴上的每个地点有3个数据标记,从左至右分别为“累计点击量”“确诊人数”“援鄂医疗队人数”,从左至右按照确诊人数降序排列。从图3可见:
图3 “方言通”微信版累计点击量与目标人群量的关系图
(1)武汉、孝感、黄冈3地确诊人数和援鄂医疗队人数居于9点前列,这3点“方言通”微信版的累计点击量也最多,全部超过2万次。特别是武汉,累计点击量67587次,确诊人数50008人,援鄂医疗队34941人,三项数据均明显高于湖北其他地市。(9)从微信版的扫码端口(图1)进入应用程序时,默认的地点即为武汉。因此,武汉的累计点击量特别高也许还与用户体验应用时首先访问武汉的数据有关。点击量与确诊人数、医护人员数呈正相关分布,说明在疫情最为严峻的地区,微信版的使用也最为活跃,语言服务效果显著。荆州、襄阳、宜昌3点的累计点击量大体相当,在10000~12000次之间,与此相应的是,确诊人数、援鄂医疗队人数也少于武汉、孝感、黄冈3地。
(2)与其他7个点相比,咸宁、黄石的确诊人数、援鄂医疗队人数相对较少,但微信版的累计点击量较高,仅次于孝感。特别是咸宁,确诊人数836人、援鄂医疗队人数约493人,都位于9点人数之末,但其累计点击量较高,在9个点里位列第四。一种可能性是,咸宁属于赣语大通片方言,黄石位于江淮官话与赣语过渡地带(参看表3),与湖北其他地区的方言相比,这一带的方言面貌尤为复杂,方言可懂度较低,这些客观因素可能会提升微信版的使用活跃度。与此相关的是,鄂州为9点累计点击量最少的一个点,也是唯一一个累计点击量没有突破10000次的点,也许与外地医疗队多来自贵州(贵州支援鄂州819人,北京支援20人,共计839人),而贵州省的汉语方言主要为西南官话,与湖北省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的互通度较高有关。
说明:鉴于微信版的录音播放模式为普通话与方言连续播放,图3的累计点击量已减去各点普通话语音播放量,仅将9点方言语音的累计播放量用于统计。“确诊人数”来自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4月8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援鄂医疗队人数”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3月1日的数据。
由本节分析可见,“方言通”微信版的使用活跃度与其目标人群数(即确诊病患数、援鄂医护人员数)、方言可懂度密切相关。在制定语言应急预案时,也可根据这两个指标来研判轻重缓急,开展有效服务。
(二)其他应用
1.网络版
网络版(https://ncp.wordpower.top/)由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研制,2020年2月12日与微信版同步上线。网络版涵盖武汉、宜昌、荆州、襄阳、孝感、黄冈、鄂州、黄石、咸宁9地方言,可点选词汇或对话的场景类型(参看表1、表2)分类播放。此外,在语音播放功能上,除了可点选单点任意条目播放外,还可选择“依次播放”自动连播所有条目;本次“还未听的”条目可加标记,继续播放。截至3月25日,网络版访问量超过10万次。
2.在线服务系统
除了网络版以外,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利用“方言通”的数据资源推出了在线服务系统,电话为:027~59771671,于2月11日战疫语言服务团成立当天即投入使用。系统上线当天便招募了529位志愿者,为武汉、宜昌、荆州、襄阳、孝感、黄冈、鄂州、黄石、咸宁9地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的方言服务。
3.融媒体版
融媒体版也称为“融媒体口袋书”,由商务印书馆于2020年2月13日编辑出版,已向援鄂医疗队免费发放近6000册。响应“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的号召,封面为武汉市地标黄鹤楼,90mm×175mm开本,全书以上述9地方言为纲,目录分为9小节,每个方言为一个小节,每节内包含156个诊疗常用词汇和76个诊疗常用语句。同时,每个对应语句都标注了普通话、方言的书面文本,后附该条目对应的音频二维码。除了综合本以外,商务印书馆还根据一线需求,推出武汉、黄冈、襄阳、荆州等单点分册。
4.迷你视频版
迷你视频版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研制,2020年2月13日通过微信公众号正式发布。由于武汉是抗击疫情压力最大的地区,根据医患沟通的不同场景,特推出普通话与武汉话对照的分场景短视频版共计10个,分别为:《患者自述家庭情况》《患者自述接触史》《患者自述症状(1~2)》《患者询问病情》《患者提出需求》《患者情绪表达》《患者自述病史》《患者自述用药史》《患者自述治疗史》。
5.抖音版
抖音版由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研制,2020年2月16~26日期间共推出12个抖音视频,包括《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宣传片1个,武汉、宜昌、荆州、襄阳、孝感、黄冈、鄂州、黄石、咸宁、恩施、大冶11地方言各1个,通过抖音平台和微信同步推送。
6.即时翻译软件
“即时翻译软件”是一款基于讯飞输入法武汉话语料库研制而成的产品,可通过语音、文字等两种手段实现武汉话与普通话在线翻译。科大讯飞公司于2020年2月22日推出第一版,后又于2月26日推出强化版,进一步提升了武汉话的语音识别率。除了生活常用语以外,即时翻译系统特别增加了对医学用语、医患对话的在线翻译支持,以便于医患沟通。
六、结 语
“战疫语言服务团”的组建缘起于为外地援鄂医疗队解决医患沟通中的方言障碍,在服务团成立后,各成员单位有序分工,紧密配合,快速研制并推出的《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系列应用,有效地履行了语言研究服务于国家需求的责任和使命。在这场举国奋起,共同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除了语言学者以外,医护人员、公益组织、新闻媒体、企业纷纷发起行动,利用自身优势为疫情防控提供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应急服务。除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编写的武汉方言系列手册以外, 2020年2月1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世界卫生组织在新浪微博发起了“宣传防疫算我一份”的倡议,采用众筹方式,在互联网上征集了50多种语言方言的疫情防控日常注意事项宣传视频,第一阶段主要关注中国境内的语言方言,如普通话、北京官话(北京话)、西南官话(成都话、新津话、寻甸话)、赣语(江西方言)、吴语(温州话)、粤语、汕头话(闽语)等方言,藏语、彝语、傣语、白语、纳西语、傈僳语、载瓦语、蒙古语、维吾尔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第二阶段包括国外语言的防控宣传,还包括了为听障人士服务的手语演示。“大湾区之声”微信公众号策划了“疫情防控-大湾区主播话你知”专栏,从2020年1月30日开始,持续推送了数十条由粤语、客家话、闽南语主播录制的小视频,用方言向民众播报日常防护注意事项,助力疫情防控。
通过本次语言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可知,我国语言资源丰富,各类语言方言差异巨大,在方言区和各民族聚居区里,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仍较为活跃;同时,随着来华学习交流、商务合作、劳动就业、旅居观光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在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形成了外籍人士的聚居点,语言文化日趋多元,城市生活对外语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加。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时,如能及时面向不同母语背景的人群提供“方言通”“民语通”“外语通”及其配套的志愿者服务,既有助于扫除在预防、预警、宣传、处置、救援等各环节产生的语言障碍,提高救援工作效率,也能增进救援团队与受灾群体之间的情感距离,发挥语言抚慰的作用,为恢复与重建助力。因此,在完善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战争冲突、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重大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时,语言应急不可缺位,语言服务至关重要,相关机制及其预案的制定迫在眉睫,需加快推进,尽早推出。(10)李宇明.重视突发事件中的语言应急问题[J].语言战略研究,2020,(2).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语委越来越重视语言应急机制建设。由国家语委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2012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等重要文件里,已做出开展关键语言政策研制、建立应急和特定领域专业语言人才的招募储备机制,为大型国际活动和灾害救援等提供语言服务,提升语言应急和援助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规划和部署,近年来国家语委组织有关专家实施了多项重大课题研究,目前在外语应急服务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工作实践。(11)滕延江.美国紧急语言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3).不过,我国汉语方言、民族语言的语言应急研究和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状态,需要向国外紧急语言服务体系和我国外语学界的实践经验学习,积极研制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的语言应急预案,提高语言资源为国家需求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如前文所述,语保工程历经5年的建设周期,对全国各语言方言开展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抢救性调查记录,构建了覆盖全国各地区、各语言(含港澳台和边境地区,主要濒危语言方言)的语言大数据库,培训了一支既具备语言调查研究能力、又具备音像采集、数据加工能力的专家团队,采集了近9000位各语言方言发音人的信息,这为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语言应急研究提供了学术资源、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从2020年起,随着工程建设重点从调查保存转向开发应用,可在工程体系内设立重大专项,开展语言资源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专业的交叉研究,编写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分场景调查表和技术规范,组织专家队伍开展语言应急领域的基础资源数据采集,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语言智能等信息科技建成准确权威、开放共享、功能多元的中国语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在关键时刻提供语言翻译、语言技术、语言调查研究等全方位的语言应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