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辽河河道变迁因素及成因探讨

2020-08-03杨大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辽河变迁河道

杨大勇

(法库县农业技术推广与行政执法中心,辽宁 法库 110400)

河流变迁,一般指水系变迁或河道变迁,主要指流域内水系的改道、湖泊的形成和消失等,如分流、改流、汇流、河流袭夺[1-2]。辽宁省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等三大地质演化时期;其中,显生宙包括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辽宁省分属三个构造单元,中朝准地台为全省主体。在漫长的地质时期,辽宁大地经历了一系列沧海桑田的变化,从海洋到陆地,从陆地到山岳,从山岳到平原,最终形成辽宁省现今的水系格局[3-5]。辽宁省河流按地理位置和流域分区可划分为流入中部下辽河平原的辽河及浑河、太子河,东部河流鸭绿江,以大洋河为最大河流的沿渤海东部诸河,以大、小凌河为主的沿渤海西部诸河。其中辽河水系包括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6]。鸭绿江水系包括鸭绿江、浑江、爱河、蒲石河[7]。大凌河水系包括大凌河、第二牤牛河、牤牛河、老虎山河、细河。辽宁省境内河流大多注入黄海及渤海,少数流入邻省。直接注入渤海的河流有辽河、大辽河、大凌河、小凌河、复州河、六股河等;直接注入黄海的河流有鸭绿江、碧流河、英那河、大洋河等[8〗。近些年来,对于辽宁省河流变迁取得一定研究成果[9-14],但均未能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为此文章结合历史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对辽河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并针对各典型河流变迁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成果可为恢复这4条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辽河水系概况

辽河是中国7大江河之一,古时称大辽水、辽水,也有称骊河和扬种河。自明朝改称辽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芝瑞镇马架子村,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康平县、昌图县、法库县、开原市、铁岭银州区、铁岭县、沈阳沈北新区、新民市、沈阳辽中区、台安县、盘山县、盘锦双台子区),在康平县山东屯乡张三眼井村北流入辽宁省境内,在大洼县赵圈河乡河口自然保护区汇入渤海。

辽河下游段在明代从辽中城西的河道冲出后,经过古城子和长林子在营口地区流入大海。清光绪20a(1894)年疏浚开挖新河(双台子河)15km。1958年以前,辽河在六间房区域被分成两个分支,一个分支向南进行迁移被称为外辽河,与浑太两河在三岔河附近交汇形成大辽河,在营口地区汇流入海。另一个分支则通过双台子河,流向西南,经盘山县入海。外辽河在双台子河凿通后一直处于较为严重淤积状况。河面宽度在1951年以前为70-100m。1958年为使辽河、浑河、太子河洪水能顺畅入海。在六间房对外辽河进行堵截重点解决地区排涝问题。双台子河承泄辽干所有汇流河流,在盘山县境注入渤海;浑河、太子河与大辽河独立在营口市注入渤海。

流域面积191946km2,河长1383km;其中辽宁省境内面积40978km2,长度554km。河流平均比降0.430‰,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34.8mm,多年平均径流深45.2mm,流域平均宽度为138.8km,河道弯曲系数为3.3,河流形状系数为0.10。

辽河按地理位置可划分为东部山区、北部丘陵以及南部平原地区。北部丘陵海拔高度一般为50-250m,东部地势高于西部地势,区域多年平键降水量约为700mm;东部山区海拔高度一般在200-900m,多年平均降水量在约为600mm,且降水集中在6-7月份,是辽河洪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南部平原海拔高度一般<50m,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00mm,河流地势较为平缓,泥沙淤积是的河床高程逐步抬升,是辽河流域洪水隐患较多的区域。

流域面积10km2以上一级支流41条,二级支流295条,三级支流324条,四级支流141条,五级支流26条。流域面积>5000km2的河流5条,1000-5000km2的河流10条,100-1000km2的河流114条,50-100km2的河流92条,10-50km2的581条。其中包括平原水网区3个,共有河流53条。

2 辽河干流的变迁

古代辽河在《山海经》中称为“潦水”,以其雨后易涝得名;《吕氏春秋·有始览》《淮南子·地形训》中称辽水;《汉书·地理志》和《水经》中称为大辽水;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称辽水(称今浑河为小辽水);唐朝杜佑《通典》中又称大辽水;五代以后称辽河。这是辽河名称变化的基本情况,但在某些朝代和不同的河段上还有一些特殊的名称,如明清以来的史料称辽河中游一段为句骊河、枸柳河、巨流河,下游又称三岔河,另外又有中辽河、外辽河等称呼。正像辽河名称变化复杂一样,历史时期辽河河道的变化也非常显著。

2.1 东、西辽河汇合口的南移

东西辽河汇合口以上区域是辽河的上游区域,此区域山区面积较大,比降较大,在1%以上,河道顺直,河槽断面形态多为宽浅型。

据《辽宁省水利志》,东、西辽河的汇合位置多有变迁。在清代以前文献中没有发现东、西辽河汇合处的具体地点,无从考证。《清史稿》地理志:东、西辽河汇于三江口,这种局面维持至本世纪三十年代。清代以来,东、西辽河汇合口处的河道变迁较大,大致有两次较大的变迁。

据查证,东西辽河汇合口第1次大变迁是在1924年汛后正式形成。根据《郑家屯至三江口辽河修改工程计划任务书》(1928年编制、奉天省公署档案4071号)和辽源县(今双辽县)档案等资料记载,1924年西辽河确实发生了一次较大洪水,西辽河是在东西辽河原汇合口以上的西白庙子附近决堤改道的。1940年出版的《现代本国地图》中已经发现东、西辽河汇合口已从三江口南移至昌图县古榆树附近,南移了约20km。

东西辽河汇合口的第2次大变动是在1947-1949年间逐步形成的,而最后变动完成的年代是1949年汛期。目前东西辽河汇合口正在二道河子南的福德店附近。1949年7月中旬到8月初,受台风影响全省大部分地区阴雨连绵,时间长达40d,西辽河水顺低洼地带又一次南移22km,与东辽河在福德店汇流。此后,东西辽河的汇流点就稳定在福德店。

东、西辽河汇合口的两次变迁,从三江口附近南移到福德店,南迁距离约40km。东、西辽河汇合口两次大的变迁后,汇合口附近东辽河的河道总的流向趋势基本稳定,仍循原河道通过四洮铁路东辽河大桥孔,向南依原辽河河道下流,经古榆树后到福德店。西辽河河道的变动较大,而且逐渐偏西,西辽河本流于乱八家子附近过四洮铁路桥孔后,基本上顺原西辽河的支流新开河南流,又袭夺新开河的一些小支流,形成新的西辽河河道,最后于福德店与东辽河汇合而成为辽河干流。

2.2 辽河中游河道的变迁

从昌图县福德店至沈阳北部石佛寺为辽河中游,长210km。辽河中游河由于通过丘陵较低的山区,因此其泥沙颗粒组成较粗,河滩及主槽变化较为稳定,河势变化控制节点分布较广,故河道比较稳定,变迁相对来说不是很显著。

2.2.1 通江口附近河道西迁

《清史稿·地理志二》“昌图府”条记载:“同(通)江口距辽河上游,商船荟萃。河流东徙,曲如悬瓠。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挑河道取直,添筑顺水坝,逼河西行,以保商埠。”从1930年版地形图上可以看到通江口上游的辽河分为东西两股,在70年代地形图上只见西支,东支的河道已废弃。

2.2.2 辽河铁岭段变迁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辽河铁岭段在明朝由北向南进行迁移,辽河距离城西的长度为60km左右。根据清朝《铁岭县志》记录:城西距离外辽河的距离约为10km。辽河铁岭段在明代为独立的河道,而进入清代后河流发生迁移至铁岭北部地区的下塔子地区,迁移距离为20km,并逐步演化为内、外两条辽河的分支河流。此外通过查阅明代冯瑷辑的《开原图说》,其中记载了辽河在曾迟堡(今增盛堡)以北的区域,而现在辽河变迁到增盛堡的南部区域,表明辽河曾经在此流经。通过综合分析,辽河铁岭段在清代出现过分流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迁到增盛堡北部区域,而后逐步迁移到其南部区域。

2.3 辽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从沈阳北部石佛寺至盘锦双台子河口为今辽河下游,长302km。辽河下游由于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因此其河床泥沙组成颗粒较小,河槽和滩地总体变化稳定性较差,且沿河无控制河势变化的节点,因而辽河下游是古代辽河河道变化最大的地区。尤其是今新民以下辽河河段为南北走向,明清时期向西迁移更为明显。

2.3.1 三面船附近河道南迁

三面船在石佛寺西北,今属法库县。据《奉天通志》记载:“三面船,(法库)县南八十里,山势三面似船,故名。一云山临辽河,三面皆可泊船。”现在三面船山东、西、南三面都有古河道遗迹,但是现今的辽河在三面船山西南流过,相距却有好几里的路程。

2.3.2 新民到辽河中游段主要向西进行迁移,辽河故道主要为如今的蒲河下游段河道

辽河新民段到三面船之间的河道,史籍未见变化的记载,可见基本保持稳定。但是新民以下河道在明清时期发生了重大的西迁改道。

据明代程开祜辑《筹辽硕画》卷首《辽东图》、康熙《奉天通志》和乾隆《盛京通志》卷13山川对辽河进行了相关记录,在如今新民的东南区域为辽河河道。在明代1372年迁移变化成两天河道,根据史料文献记载,到明朝中期,辽河故道已迁移到蒲河下游段,称名为蛤蜊河,现今辽中县西边的辽河是改道冲出来的,距离辽河故道已经西迁了二十余里。而新河道,即辽中县城西边的辽河,逐步演变为主要河道,在明朝中期名为“中辽河”。在其分流位置的上部河道名为“上辽河”,其下部河道名为“三汊河”。洪武五年这一次辽河主流向西迁了二十余里,是一次有记录可查的大变迁,许亢宗《奉使行程录》和《全辽志》的记载与明朝边墙的修筑情况,可以证明这一论断。

2.3.3 辽阳至海城地段辽河西迁,今太子河下游部分河道应是辽河故道

《水经》、《水经注》、《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张楚金《翰苑》及《汉书·地理志》均记载辽河河道流经辽阳附近,且汉魏到唐朝期间此段辽河河道没有大的变迁。

辽河辽阳段河道在辽金后向西逐步迁移,由于缺少史料数据,无法仔细考证。据《奉天通志》卷76山川历史资料记载,明末清初时期辽阳至海城地段原辽河河道西迁,太子河占用辽河故道的情形已经形成。比较《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和清嘉庆25a(1820年)的地图资料,清代地图辽河下游段在明代辽河的西侧,也可以判断辽阳至海城地段辽河在明代万历10a与清嘉庆25a之间发生过一次较大的西迁。

在辽河与浑河、太子河汇合之前,浑河与太子河首先相汇,辽金以后的史料称其汇合口为“小口”,与辽河汇集后名为“大口”,是辽河和浑河的汇集口。由于河道西迁,历史时期“大口”不断南移。《汉书·地理志》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的记载,都说明辽、浑相会于辽队县。汇合口估计在辽金以后向南进行迁移。根据《大元一统志》记录,在辽阳西北四十里(今王大人屯)浑太河进行汇合后,在辽河西南70里的区域汇流入海。根据《辽东志》和乾隆《盛京通志》卷4“圣制四”记载,大口在明清时期向南进行迁移,到清代早期在鞍山牛庄位置进行汇合。综上分析,辽河和浑河的汇合口总体迁移变化较大,基本呈现向西南迁移的变化趋势。这主要是明清时期辽河、浑河及太子河逐步向西进行迁移变化影响所致。

2.3.4 人工裁弯

人工裁弯是20世纪50-70年代辽河河道整治的主要方式。到1991年,辽河自铁岭至辽河口共计人工裁弯22处,其中河道裁弯主要发生在辽河下游,裁弯次数为18处。辽河干流人工裁弯情况表(1991年前),见表1。

表1 辽河干流人工裁弯情况表(1991年前)

表1 辽河干流人工裁弯情况表(1991年前)

2.4 辽河入海口的西迁

2.4.1 辽河入海口在古代逐步向西迁移

辽河入海口在古代迁移变化较大,当前也成为浑太两河的入海口。浑河和太子河相汇后形成大辽河,在营口地区汇流入海。辽河入海口在古代逐步向西迁移,从汉唐到明代渤海湾海岸线从西南方向逐步后撤。在明代辽河从长林子到营口地区后汇流入大海。

2.4.2 辽河入海口在现代逐步成形成

根据《奉天通志》记录查阅,双台子河在清代1861年(咸丰十一年)从辽河向西分流出来,由于河道泥沙较为严重,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对河道采取人工疏导进行清淤疏浚,下游河道从盘山县形成一条较为稳定的分支河流。在这个时期辽河汇集到鞍山六间房附近并逐步汇合成两个分支河流,一条向南部进行汇流的河流称为外辽河,并与浑太河在三岔河附近进行交汇形成大辽河,在营口地区汇流入海。而另外一条向西南方向进行汇集形成双台子河,并在盘锦地区向南部进行迁移汇入到饶阳河后,在营口地区汇流入海。1958年在统一实施辽河大堤规划时,在六间房处将外辽河堵塞,从此辽河干流的全部来水只经双台子河注入渤海,

此次河流变迁是辽河在建国以来最大的依次变迁过程。从汉代开始辽河口在海城附近向西进行迁移,距离当前辽河口的位置迁移约70km,辽河口周围的海岸线从西向南进行延伸,其延伸的距离为45km,每个世纪平均迁移的距离约2km,逐步形成当前辽河三角洲平原地区。

3 辽河变迁原因探讨

自然和人为因素是辽河发生变迁的两个主因。从地形、地理特征、气候以及植被方面对河流变迁的自然因素进行探讨。从水土开发利用程度、灌溉输水工程建设、以及人口迁移变化分析人为因素对河流变迁的影响程度。辽河河道变迁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3.1 土壤、气候及河道的坡度

辽河下游的土壤、气候及河道的坡度,是造成其下游经常迁徙和改道的自然因素。辽河下游石佛寺以下的平原区土质疏松,一经雨水冲刷,即土随水去,水中泥沙含量特多。同时,辽河流域的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上、中游经过暴雨之后,河床中便出现了洪峰,洪水与泥沙俱下,对下游构成严重的威胁。再加上发源地海拔约1000m,洪水奔腾急下,一泻千里,到达石佛寺以下的平原,流缓沙沉,逐渐淤淀。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愈抬愈高,清朝以前无堤防,洪水不受约束,任意流动,不可收拾。因辽河挪动频繁,古时候有位皇帝曾说辽河是汤帮沙底破辽河。

3.2 地势

地势是影响东、西辽河汇合口、辽河河道及辽河入海口变迁的主要因素。

地势原因是东西辽河汇合口南移的主要原因。据《金史·地理志》记载,古榆树一带辽河西侧,除新开河及新开河支汊和公河外,一片洼地,别无其他河流,并指出该处新开河自辽源(现双辽)东南境至康平东北境,“南北80余里,东西宽10余里,地势卑泾,河流错综其间,水盛时东连辽河,弥漫无际,此辽泽之北部,古亦称为辽海者”。以上记载说明古榆树东西辽河新汇合口附近及其稍南一带,均系宽阔的低洼地带;加以该处地势东高西低,向西倾斜,一个地形特点和主支汊相通的河道情况,就为汇合口的大变迁准备了条件。

辽河中游河道通江口和铁岭地区的变迁呈现出向东南迁移的趋势,主要是受到其西北地势较高,东南则较为平缓的地形因素影响。

辽河下游河道频繁西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辽河平原西部地势低洼。沼泽低洼地带位于辽河下游的西侧区域,区域泥沙淤积较多使得河流发生迁移改道。从远古至清代末年,下辽河(今沈阳北部石佛寺以下河段)平原辽河西部长时间分布在北镇和辽中一带,辽河变迁的地形主因是由于水流从高向低处流动。

3.3 地壳结构变化

河道变迁受地壳结构的变化影响较大,深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和支配了辽河东部平原地区河流的西迁变化。我们从辽河平原水系变迁的历史中清楚地看出,从明代开始辽河平原东部河流变迁频次较高,东部丘陵地区河流主要受到地形隆起影响发生迁移变化,而北部平原河流的地形也发生较为明显的抬升变化。明代和清代时期辽河沿线附近具有地震相关记录,辽河东部丘陵河流两侧均有2-4级阶地地形变化,表明辽东河流附近地形有着明显的抬升变化,东部平原地区河流受地形抬升变化受到挤压,使得逐步从西向南部进行迁移。

3.4 人类活动造成的河道泥沙淤积

辽河上游从辽代开始逐步呈现沙漠化,中下游地区河流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使得河道内泥沙淤积现象较为严重,河道淤积会使得河流出现明显迁移变化。西辽河从曾在辽代后期植被覆盖较高的平原地区逐步被沙漠化,而由于地处东北干燥寒冷的气候带,使得其沙漠化的现象有所加剧,此外西辽河在辽代开始在河流两岸沿线布设耕地区域,专注于农业发展,而进入金代,由于耕地大量的被废弃,使得区域沙漠程度日益严重。元代的屯田措施也使得河流泥沙逐年增加。大范围耕地利用在辽代以后,使得河流植被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影响加剧,在明清两代后,游牧民族对辽河上游的影响,植被破坏程度有所减小,但由于气候干冷影响,生态环境难以恢复,沙漠化在西辽河流域依旧较为严重。总体而言,辽河上游河道泥沙增加在于其沙漠化的加剧。其次在东部由于人类活动使得水土流失影响逐步增加,河道泥沙量增加。辽东地区在辽代后各中农业措施得到大范围展开,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也直接影响了辽河中下游河道泥沙含量的逐年递增。

综上原因分析,辽河在辽代开始,受水土流失影响造成河道淤积严重,到明代和清代这种影响逐步显现,从明清两代开始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直接增加了辽河及其支流河道的泥沙含量,使得辽河河道变迁十分明显。

3.5 人工筑堤改道、裁弯

清朝时期,通江口处辽河曾经向东迁徙。为了保护商埠,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对河道疏浚取直,并添筑顺水坝,逼河西行。辽河沿岸经济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发展,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辽河已不能允许出现历史上相似迁移较大的变化过程,需要将河道摆动变化在河道堤防范围内进行有效控制。因此辽河下游堤防在解放后不断被修建,有效控制了河势,制止了河道大的演变。

1958年在六间房附近堵截外辽河水道,将辽河水系与浑河水系分开,辽河由盘锦的双台子河独自入海,浑河和太子河汇成大辽河由营口入海。20世纪50-70年代,人类在河道整治工程中较多采用人工裁弯,这是那个年代人工裁弯多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后的河道整治很少采用人工裁弯。

从辽河整个变迁后进行纵向分析,早期是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因素叠加影响所致,使得辽河水沙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引起河流水文情势的变化。后期受人口增长、迁徙变化、农业发展水平提升等人为因素综合影响下,尤其是近代输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发展,使得河流发生明显的迁移变化。

4 结 语

1)历史时期辽河干流变迁的特点为:东西辽河汇合口呈现南移、中下游河道和辽河入海口向西迁移。建国后辽河河道变迁主要表现为人工裁弯和筑堤改道等。

2)纵观整个辽河的变迁过程,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阶段来看前期自然因素起决定作用,后期后期人口增长、迁徙变化、农业发展水平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是其河流变迁的主因。

猜你喜欢

辽河变迁河道
辽河口
辽河记忆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小渔村的变迁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倾听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辽河文讯
河道里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