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东北传统农耕聚落形态简析

2020-08-02李兵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5期

李兵

摘 要:传统农耕聚落是指构建在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要营生的族群聚居的聚落空间。川东北传统农耕聚落由于受到传统农耕文化、移民文化以及川东北地区特殊地理地貌的影响,在聚落整体形态层面上呈现出独特的形式外延。文章以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太华乡雍氏传统农耕聚落为典型性案例,深入剖析了川东北地区传统农耕聚落在宏观层面上的形态特征及成因。

关键词:川东北地区;农耕聚落;堪舆古制;农本思想;宗族簇居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川北传统农耕聚落景观承传研究(18SB0735);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川北传统农耕聚落建筑形态特征承传研究”(NC2017B081)研究成果。

川东北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主要包括四川省南充、达州、巴中、广安、广元等五市。由于北有秦岭、大巴山脉,西有横断山脉,东有巫山、武陵山脉阻隔,加之区域内丘陵密布,沟壑纵横,因而,历史上该地区交通闭塞,商贾不通,人民多以农业生产为营生。川东北地区农耕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创造出了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独特形态外延的农耕聚落。这些聚落不仅是川东北广大乡村风貌特色的重要载体,更是承载地方传统文化的主要物质空间。四川省南部县太华乡雍氏传统聚落便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太华乡雍氏传统农耕聚落位于南充市南部县太华乡境内,主要包括五房咀雍氏聚落以及六房坪雍氏聚落两处清代民居建筑群。五房咀雍氏聚落(图1)坐落于太华乡五房咀村新房大山北麓一、二级平台之上,该聚落由四座清代民居大院和一座清代宗祠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3413平方米。六房坪雍氏聚落位于太华乡六房坪村天马山北麓一、二、三级平台之上,总建筑面积2870平方米。20世纪“土改”运动时,地方政府将院落分给村中多户无房或少房村民共住,为满足日常需要,居民对建筑结构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造。近年来,聚落居民在自行修缮过程中由于缺少专业指导,对建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二次破坏,但总的来说,太华乡两处雍氏聚落整体格局保存完整,民居建筑主体未受破坏,是研究川东北地区传统农耕聚落的宝贵资料。雍氏传统农耕聚落呈现如下整体形态特征:

一、聚落选址遵循古制

由于受到区域内丘陵地貌的影响,川东北传统农耕聚落选址多是根据地形因地制宜,聚落布局也较为自由。但这并意味着川东北传统农耕聚落在选址及规划上是无序的,相反,农耕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夹杂有迷信思想的聚落选址和规划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风水学说,风水也叫“堪舆”或“地理”[1]。农耕民族靠天吃饭,对自然环境极为依赖,因而对环境气候的变化极为敏感,但由于受制于当时落后的自然科学知识,于是将山川地理人格化、人性化而衍生出了风水理论。

川东北传统农耕聚落往往严格遵循风水古制进行选址布局。如六房坪雍氏传统农耕聚落背靠天马山,依山而建。天马山山体高大,山势如巨龙,其主峰为附近最高山峰,因而作为聚落的“少祖山”。聚落将背靠的天马山北麓无名山岗作为其“座山”,左边习谷山、右边小山子两座山岗形似青龙、白虎护卫聚落左右。横家山作为其“案山”伫立于聚落前方。灌溉水源从东北方的国道G75方向水口汇入,于聚落与案山之间形成水田、池塘,再经过西北“大花垭”水口流出。正前远方高大绵延的羊角山作为其“朝山”,以供聚落居民还愿朝礼。从风水堪舆的角度来讲,整个六房坪雍氏聚落格局清晰完整,严循古制。

二、以宗族血缘为纽带形成簇居聚落

根据维系聚落成员的社会关系情况,可以将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群体划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等,血缘群体是其中最为稳定的社会关系。川东北地区传统聚落多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宗族簇居聚落。这种宗族簇居聚落的形成是和四川特殊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关系的。四川盆地自古交通闭塞,盆地内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加之战略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清初,由于受到明末战争及后来“三藩之乱”的影响,四川人口急剧减少。顺治七年(1650年),顺庆府查报户籍“百人中不到两、三人”,以至于到了“虎种滋生,日肆吞噬”的地步。为迅速恢复四川地区的农业生产,清政府实施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移民运动,迁徙大量的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地居民入川落籍,史称“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太华乡雍氏先祖便于这时由湖北迁徙至四川省南部县。资料显示,当时的人口迁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迁徙往往从原家族的一支开始,到川东北地区落脚扎根后,逐渐吸引家族其他成员迁入。移民运动早期由于人少地多,移民尚能与原住民和平相处,故这一时期移民多与当地的原住民杂居。到川北地区土地开垦大体结束后,随着人口逐渐增多加之原住民不斷回流,人地矛盾凸显,移民竞争便由家庭竞争转向了家族竞争。这时期(嘉庆末年)外来移民开始在小范围上以血缘宗族为单位聚居,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松散居住结构。学界将这种依血缘而聚、按房族而居的聚落形态称之为宗族簇居聚落。“簇居”中的“簇”不仅表明了聚落紧凑密集的外延形态,也暗示着聚落的族群关系[2]。簇居聚落多由若干住宅单元以某个核心为中心汇聚在一起,由内向外地自由生长。川北农耕簇居聚落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聚落选址上,因地制宜,不注重朝向,聚落建筑多散布于平坝与丘陵交接的缓坡地带;其次,聚落建筑布局上,由于同族而居无需顾及私密性和领域感,故住宅与住宅之间衔接紧密,房屋与房屋之间不设院墙,显现出很强的紧凑感,聚落边界也较为有机随意;再次,聚落民居建筑的平面尺度与建筑形态差异无几,这使得聚落基质呈现出强烈的同质性特征;最后,聚落正面开敞,后部簇树成林,使得聚落掩映在树林之中形成前松后紧的独特景观形态[3]。

三、建筑布局凸显农耕思想

太华乡雍氏传统聚落作为典型的农耕聚落,农业生产是造就其聚落布局形态的基本内在动因。以耕地为中心的聚落布局、利于农事生产的聚落格局以及因地制宜的实用主义规划原则等都是川东北传统农耕聚落在规划上的基本特点。

(一)聚落布局以耕地为中心

对于农耕聚落来讲,聚落与农田之间为充要条件关系。农耕聚落的前提是自养,因此聚落区域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田地[4],故农田在整个聚落布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南部县境内丘陵起伏,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狭小且呈碎片化状态分布。因此,雍氏农耕聚落不像平原地区的传统乡村聚落那样以聚落建筑为核心展开,而是以农田为中心展开布局。我们以川西林盘聚落和川东北农耕聚落为例稍加比对就会发现:川西平坝地区的林盘,农田将聚落建筑围绕其间,聚落建筑组团规模较大且结构紧密;而川东北丘陵地区农耕聚落以农田为中心,聚落将易于耕种的平地让位于农田,建筑则呈线状散置于农田四周的丘陵边缘。与川西林盘相比,川东北丘陵地区农耕聚落建筑组团规模较小且结构松散,这样的建筑布局更有利于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因地制宜的实用主义农耕规划思想

川东北传统农耕聚落规划讲求因地制宜的实用主义原则,聚落布局自由,不注重朝向。雍氏聚落建筑与等高线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垂直于等高线和平行于等高线两种基本形态。如果聚落建筑所处缓丘地带且丘陵山体较大,则多采用垂直于等高线的组团式布局;如果聚落所处丘陵山体较小坡度较陡,则聚落建筑多沿山体等高线展开线型布局。如:六房坪雍氏聚落背靠的天马山山体较大,北麓地势较缓,因而聚落建筑垂直于等山体高线展开;五房咀雍氏聚落背靠的新房大山山体相较小且坡度较陡,因此建筑组团采用沿山体等高线展开的形式。同时,聚落单体建筑不像一般的传统民居建筑那样讲求秩序和等级,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大致的框架下自由构筑。

(三)利于农事生产的聚落格局

川东北地区农耕聚落呈现出典型的“散村”形态。所谓“散村”即散漫型村落的簡称,是指农耕居民为了便利农事生产,尽可能地将住宅靠近田地或水源布置,从而形成的松散组团形态[5]。川北农耕聚落散村状态的形成是地理因素和农业生产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雍氏传统农耕聚落建筑散置于田地间,房前为平坝水田,屋后为缓坡旱地。这样散置的居住形态极大缩小了建筑与田地之间的距离,方便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华.风水的村庄[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5.

[2][3]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72.

[4]韦祖庆.生态美学视野的农耕聚落[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33-38.

[5]鲁西奇.散村与集村:传统中国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117-129.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