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2020-08-02袁仲和
袁仲和
“为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今年广东的扶贫重点将围绕不折不扣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多措并举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这些工作进行,坚决攻下贫困最后堡垒,坚决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国各地正积极行动,坚决攻下贫困最后堡垒,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脱贫攻坚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部署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关键之仗?还需啃下哪些“硬骨头”?
近日,广东省委农办、省扶贫办专职副主任梁健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今年广东扶贫重点工作。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三大攻坚战中要求最高、难度最大、时间最明确的坚中之坚。”梁健表示,广东将围绕不折不扣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坚决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多措并举,有效对冲疫情的影响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广东的脱贫攻坚工作增加了难度。
如何克服疫情的影响?梁健说:“为了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我们全面摸查贫困劳动力返岗情况和就业意向,加强区域劳务对接,强化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就业。重大工程建设、以工代赈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农田水利等项目,都是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农村小微公益项目也交由村民组织实施。”
“同时,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在符合疫情防控条件下,‘一项目一策支持帮助农业龙头企业、扶贫工程项目、扶贫车间和小微扶贫项目复工复产。对受疫情短期影响大的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等项目,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助其渡过难关,同时,谋划实施替代产业、替代项目,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梁健说。
疫情发生之后,最需要帮助解决的还有扶贫农畜产品的滞销问题。
梁健介绍,广东扎实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推动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优先购买扶贫农特产品,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同时发挥“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品牌优势,广泛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通过“以购代捐”方式采购扶贫产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基地和“保供稳价安心”等平台带动作用,尽量帮助贫困户农产品销出去、卖出好价钱。
挂牌督战,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人
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还有多少?还需要啃下哪些“硬骨头”?
梁健表示,按照上半年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要求,广东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工作,特别是聚焦老区、苏区、民族地区,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折不扣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
对未脱贫人口较多、困难较大的6个市、41个县(市、区)、93个乡镇、133个行政村,全程实行“挂牌督战”,逐一“对账销号”。
同时全面排查整改突出问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总攻目标,全面排查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三保障”,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三精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解决好。
另外,全面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范围。对受疫情影响致贫的其他人员和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时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把底线民生牢牢守住。
扶上马送一程,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在新的历史阶段,广东如何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梁健说,广东通过推动特色扶贫产业培育与“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有效衔接,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万企帮万村”行动,建立县、镇、村、户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完善贫困户与产业项目和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户在光伏扶贫等资产性扶贫项目中的收益分配比例。尊重扶贫产业项目发展规律,对一些刚刚走上正轨的项目,继续支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
2020年以后,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广东将抓紧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的总体思路,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推动扶贫工作从主要解决收入贫困向统筹解决支出型贫困、能力贫困转变,从单独依靠“三农”资源向统筹城乡资源共同推进扶贫开发转变,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向构建政府、社会、自身相结合的新型减贫治理格局转变,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全国解决相对贫困贡献广东力量和智慧。
梁健表示,乡村振兴工作进入常态化后,将更加注重引入市场、企业和农民及社会力量全面投入到乡村振兴的长期工作中。广东产业振兴态势向好,有了前面打下的基础,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优势产业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做实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提升开发式扶贫水平。
长效脱贫,推进构建减贫治理新机制
“2009-2015年实施两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实行精准施策、靶向疗法,累计减贫247.6万人,率先完成国家标准下绝对贫困减贫任务。2016年以来,累计近160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4%以上的相对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
梁健表示,广东多年来一直着力推进扶贫创新,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在广东,产业扶贫是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用好“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平台,加大县镇统筹开发力度,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优势扶贫产业。目前,全省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3.6万个,带动贫困户62.8万人,年人均产业增收2400多元。
长效脱贫还有一个关键之举是就业扶贫。通过加强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劳务协作,健全“一对一”帮扶机制,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强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了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目前全省累计创建“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240多个,贫困劳动力就业率98%以上。
还有保障性扶贫,这是最大的底线民生。通过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子女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杂费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子女從义务教育阶段至大学教育阶段实行生活费补助,筑牢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保障线”,基本实现省域内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目前,全省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至6484元,积极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和应扶尽扶。
“这么多年来,广东始终坚持把激发内生动力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创新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目前,初步构建起县镇村贫困群众多级联动的减贫治理新机制,推动扶贫开发由外力主导向内源发展转变。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生产、参与项目、建设村庄,鼓励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梁健说。
广东制定了多个举措,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同时加快把工作重心转到脱贫攻坚战上来。”
广东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剩余任务,对未脱贫人口较多、困难较大的贫困地区全程‘挂牌督战、逐一‘对账销号,确保上半年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
广东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稳定现行帮扶政策、力量和资源,把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
广东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第一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率先开展精准扶贫探索,创造了解决相对贫困的广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