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本要素

2020-07-31阎伟明

理财周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阎伟明

【摘要】新世纪下,作为金融界,已经逐步跨入商业银行引领下的风险管理新阶段。当前时代下,信用风险也逐步变成商业银行旗下风险的关键所在,其中的基本要素也引起了十分广泛的关注。基于此,本文从商业银行出发,探讨了管理信用风险方面的目的、目标、基本要素,希望有助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本管理要素;风险管理;个人信用;商业银行

在国内社会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商业银行地位无可替代,能连续供给经济在实现转型、升级时关键性的金融元素。所以,商业银行的健康与安定发展关乎社会经济的安全和命脉。同时,商业银行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往往直接影响着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所以其中的基本风险管理要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目的及目标

现代商业银行就是商业机构,并且经营着十分常见的货币。在整个经营活动中,一般通过资金经营的运转手段,来获得应有的盈利。但是,在经营的过程中,却存在种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以至于商业银行不得不担负起一定的损失风险。其中的具体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产生的差异,就是商业银行不得不事先管理好的一种风险。而这样的风险除了会影响到商业银行内部的盈利并且引起一定的银行损失外,常常还会导致商业银行倒闭。所以,在世界金融界管理当今商业银行的整体信用风险时,除了要从存款本人及监管市场的立场出发,更加要从投资者的立场,来践行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也就是应识别、权衡、监管、调控收益风险。

二、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要素

1、客户授信风险

在客户授信风险中,往往指的是商业银行把各客户一起汇总成为一个整体。但在这样的金融活动内,汇合而成的力则会影响到有关的业务或者实际的信贷额,并引起相应的风险。在商业银行,在研究信用风险的过程中,往往研究的是客户风险、社会经济活动及其成份。目前这方面的管理信用风险的系统,也从传统单笔授信逐步发展向客户信用风险方面的管理,并且从控制简单客户发展向监控客户整体关系网络。

在从整体上评价客户的过程中,往往从客户角度来谈谈所涉及的两个方面,也就是确定银行客户资信级别及其承受债务的能力。在评价客户的环节,在银行角度是要妥善处理各种区域、行业、种类所涉及的评价客户方面的问题。所以,需要商业银行必须具备内部评级系统,并且针对各种要求来评级。

在客户风险域,指的是基于某单位或自然人,以投资、信贷、经管、亲属担保等为基础,与多个单一单位或自然人,一起形成的网络群体,而其中的某单位或自然人就是“风险域核心”,并基于各式各样的关系,与对应的单位或自然人相联系,其中存在的单位或人便属于“风险域成员”。在核心域与成员间,却往往会因为成员事件而影响到核心的特征。而产生影响的性质及影响力又取决于风险事件的性质及风险域成员与其核心的关联度。在积极事件上,影响到风险域核心的方面,就会向有益于风险域核心的趋势发展。相反,倘若事件属于消极类别,影响风险域核心的方面,便会向于风险域核心不利的趋势发展。此时,在更改风险域核心的时候,便会直接影响到偿债实力,从而对债权人形成风险。

在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信贷组合管理,指的就是银行基于业务的实际类别、基础性质、管理风险的级别等,来从各区域、行业出发,多层次、多组合、多角度地纵横动态监控业务及信贷资产。这样旨在分散风险、改进授信结构、得出最理想的平衡风险的组合。

在组合管理信贷资产上,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及目的:①按新资本协议,来评级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资产,主要涉及贷款、国家、组合资产等方面的评级内容,旨在判断、明确商业银行的整体信贷资产,再按协议中的资本充足比来限定风险资本额。②按商业银行提出的损失容忍度、业务发展、风险资本额、收益计划等,来规划最理想的信贷组合方案,以平衡风险管理。

2、平衡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在有效稳定信用风险环节,指的就是在平时管理风险时,全面平衡内部的信用风险。作为货币的主体经营机构之一,商業银行在自身的经营环节,随时随地均有可能会发生风险。因为风险不免会出现且很难消除,所以商业银行仅仅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出相应的规律性,并且控制、锁定住其中的风险。因为风险存在双向性的特征,所以商业银行需要尽快对称损失与收益,并且平衡风险。

而限额就是指商业银行在内部业务或分支机构方面,切实可以担负起的损失限额,也即资本能够消化的实际损失额。在现代效应分散化机理中,实际限定的分配额并不归属于具体的资本额。而在分散化效应的指引下,还可获得授信业务以内那部分的限额。从商业银行上看,限定资本的额通常会被分配至对应的部门,再按业务发展及授信政策方针,进一步分配到各区域、业务内部及经营的各种金融产品中。所以,商业银行需要严格在授信业务的具体限额范围内,经营自己的业务,以此来有效控制损失。

在商业银行,需要从客户上来控制损失。而与之对应的限定授信额指的就是商业银行按客户的实际承债级别和自身可担负损失的区间,想要提供给银行客户的授信上限额。在审核客户内部的授信额时,不仅需要达到两个条件,而且关键还要看银行的想不想提供给客户授信业务。

就授信客户的具体限定额而言,要综合考量以下内容:客户可担负的债务极限值、银行可担负损失的极限水平。作为商业银行,能够供给客户的具体授信限额,万不能大于客户可担负的债务额。而针对某客户还应注意商业银行所能承受损失的能力。也就是说,任何一客户如果发生极端事件,而带给商业银行的损失,均不会令商业银行发生违约现象。但是,这并不是指商业银行自愿为客户担负起这样的损失。究其原因是商业银行究竟愿意否担负起该客户有可能会带给商业银行的损失主要取决于这个客户究竟可能带给商业银行多少的预期收益。这方面就是所谓的平衡风险方面的问题,如果客户带给商业银行的仅仅是损失的可能,无疑商业银行并不愿意。唯有当客户能为商业银行预期创造大于损失的收益,客户的申请方才会赢得银行的许可,并且提供给客户授信。这表示商业银行在提供给各客户授信业务时,均需要衡量这位客户带给商业银行的风险,并且判断究竟乐不乐意立足预期收益,来负起可能会引起的损失。而这些损失与银行预期相伴,也会形成银行授信业务附带下的损失。这至关重要,现阶段很多商业银行就各种客户,均存在一个内部统一的授信控制线。

3、统一授信

在统一授信方面,往往会立足组织管理,来充分体现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过程。在信用防范风险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全行一致统一授信,涉及的内容如下:规范授信主客体、有效管理风险、发展业务。基于授信主体,大力规范银行及其内部不可分开设置业务部、各个分支部,或基于自身的利益或特殊性,擅自游离到整个银行以外。在先前的商行,业务不一样的授信部一般并不会彼此联系,在银行体制及管理方面也缺失措施,以至于个别客户通过同座抵押物的各层面或单位,来向同家银行的有关业务部分别申请授信,而获得各种授信条件下的贷款。在授信的具体客体方面,往往会要求商行注意从整体上看待客户。不管作为自然人组织诸多法律关联不存在的公司、或一个层次众多的企业集团,作为商业银行均要一起予以考察,严禁客户走法律空隙,来利用各公司,非法套取超出债务承受力方面的授信。在标准授信风险上,应统一迫使商业银行在总分行、各业务部,用相同标准来识别、评价客户的整体授信风险。其中的标准主要涉及客户的评价、风险控制、授信条件等,并且深入彰显董事会的风险侧重点,而不是某部门或人的意愿。在管理授信业务上,统一要求银行根据管理信用风险的规范,来统一有效管理风险。

三、结语

总之,在银行行业,属于基于信用的高风险行业。作为一种信用、支付的中介以及信用工具的创新机构,银行在国家金融系统中是核心部分。其中商业银行的实际发展关乎金融系统的整体安定性,而商行则以风险管理为信用風险管控的重要方面。故此,商业银行必须认真分析基本的风险管理要素,有效管理风险,以免信用风险突然爆发而带来危害,从而确保持续安全地经营。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心存创新意识,积极发挥既有资源来增强服务能力,并且及时响应各项政策方针,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 何振华.基于修正KMV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青岛大学,2014.

[2] 邱介茗.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4.

[3] 叶雪梅.浦发银行X支行公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 柴磊.基于中小企业客户群体的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个人信用信息何以应由宪法保护?——一个制度论证的进路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论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
个人信用云平台
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直接与个人信用挂钩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