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一个人,头发的作用有多大
2020-07-31贝小戎
贝小戎
美国作家戴安娜·阿克曼在《爱的自然史》中说:“情侣描述意中人时,经常提到他们头发的颜色和长度。我们爱的虽是整个人,包括身體和心灵,但头发却成为爱的崇拜对象。”阿克曼把头发称作“爱的羽毛”。
头发对于情人来说是神圣的。在古埃及,寡妇会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和丈夫埋在一起,作为一种誓约,表示她的爱随他而去。在中古时期,人们把头发编成辫子,当作护身符送人。情人经常交换头发,而骑士常常骑马上战场,身上带着意中人宝贵神圣的头发,使他们勇敢。
头发被用来诚心祈愿。日本女性会在神殿中献上自己的头发,以祈求爱人平安归来。长久以来,人们都把头发作为记忆的点滴或宗教物品来爱护。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有创新精神的进步学者,也是女王不可或缺的顾问,他在1861年去世时,女王陷入了漫长而深切的悲痛中。她把阿尔伯特的头发装进坠盒、坠饰和戒指里随身携带,以获得慰藉。
也许是受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19世纪的美国妇女也开始重视头发的精神属性。对她们而言,剪掉的头发可以用来传递友谊、爱。她们把亲人的头发放进佩戴的饰品中,以此让亲人每天都伴随在身边。第二任美国总统亚当斯的妻子阿比盖尔·亚当斯有一枚装着自己、丈夫和儿子头发的胸针。在历史上,交换头发对恋人们有着重要意义。当一个害羞的年轻人向一个女人索要头发时,他实际上是在求婚。
到19世纪中叶,头发艺术的商业色彩越来越重。专业制作的头发饰品挺昂贵。19世纪后期,头发饰品的热潮退去,部分是因为女性有了外出机会,以及照片的出现。
维多利亚时期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戴着一枚金戒指,里面装有他和妻子伊丽莎白·巴雷特缠绕在一起的头发。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巴雷特1806年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从小爱诗歌、爱自然,15岁时不幸坠马伤了脊椎,从此长期卧病,但仍坚持创作诗歌。1844年,她出版了诗集,称赞了勃朗宁的诗,勃朗宁读了她的诗集后开始跟她通信,并拜访了她,在会面后的第三天,就给她写了求婚信。当时伊丽莎白已经39岁,勃朗宁比她小6岁,她不敢奢望爱情的幸福,拒绝了勃朗宁的求婚。
勃朗宁在情书中向伊丽莎白·巴雷特讨要一绺头发:“给我那么多你,就像可以给我你的一绺头发,我会跟它生死与共,并带着对你的记忆。”巴雷特对送头发的迟疑,以及勃朗宁获得头发的急切,证明了社会习俗对头发的含义和价值的理解。巴雷特和勃朗宁都很熟悉维多利亚时期头发交换的仪式价值。他们都知道,根据社会习俗,当一位女性把她的一绺头发交给家庭以外的人,她就是把自己托付给了对方。头发交换是一种结合仪式,表达浪漫的依恋甚至依附。后来她用一束丝线做了一个结,系上了她的两绺头发,送给了勃朗宁。
她的身体因爱情的力量而好转,1846年她跟勃朗宁举行了婚礼。在关系要好时,人们会佩戴着爱人的头发,一旦激情耗尽,作为爱情信物的头发就变得可憎了。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1633年写的诗《葬礼》中描写了他被拒绝后的心情:“无论谁来装殓我,请勿弄脱,也不要多打听,我臂上那卷柔发编的金镯。”缠绕在手臂上的发环来自他曾经的恋人,现在却对他如此决绝。在最后一行,他轻蔑地说:“你不救我全身,我埋葬你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