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元文化:精品剧集生产背后的品控体系

2020-07-31陈丹

综艺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短剧精品创作

陈丹

2016年,一部《画江湖之不良人》开启了网络剧的漫改浪潮,也让其制作公司五元文化在业内崭露头角;2017年,《白夜追凶》豆瓣评分9.0,播放量近60亿(2018年优酷公开数据),成为该年度的现象级热剧;2018年,《古董局中局》的互动形式刷爆朋友圈;2020年,精品短剧成为市场热点,除了首部登陆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十日游戏》,五元文化还将推出4部12集精品短剧。

自2015年成立以来,这家由导演五百和知名媒体人马李灵珊创办的影视内容公司,通过每年1部以上的出圈作品,在行业内“刷”出了自己的存在感;杨苗、王伟、余庆等一批青年导演崛起;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题材的探索,还是类型的创新,五元文化似乎总能跑在观众和市场的前面。

“对于任何公司而言,核心竞争力都是产品。如何保证内容质量,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体系和制度。”五元文化联合创始人马李灵珊告诉《综艺报》,五元文化平均每年开机4—5部剧,80%以上是原创项目,品控的关键在于标准化、流程化的制作体系。

打造精品短剧品牌

“《十日游戏》完全达到了我们的期望值。五元文化对这部剧的定位就是一部高品质高可看度的圈层爆款作品,在悬疑剧这个品类中,它也获得了理想之中的观众认可度和市场反响。”马李灵珊表示。

豆瓣开分8.1,播出期间爱奇艺热度值突破6000,作为爱奇艺“迷雾剧场”打头阵的作品,《十日游戏》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原著小说,《十日游戏》本土化改编出色。与此同时,双线叙事进一步凸显了该剧的悬疑感,两条故事线交汇处,观众才能知悉故事的全貌与布局。从剧本、演员表演、美术风格到后期剪辑,《十日游戏》的制作精良,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具有浓厚电影质感和悬疑感的诚意之作。“《十日游戏》的创作克服了很多难点,这部剧是五元文化在类型创作上的一次创新和尝试。”马李灵珊说道。

除了《十日游戏》,五元文化还与爱奇艺“迷雾剧场”合作了3部短剧,分别是王千源、鹿晗、齐溪、乔欣、吴越等主演的《在劫难逃》,冯绍峰、文淇、范丞丞主演的《致命愿望》,以及宋洋、袁文康演绎的《非常目击》。此外,五元文化与优酷合作的《白色月光》,也有望在今年与观众见面。

精品短剧可以说是影视产业的新风口,五元文化对这一领域的布局始于三年前。2017年,《无证之罪》和《白夜追凶》同期上线。这部12集体量的精品悬疑短剧,却引起了五元文化的极大重视。“我们预感到短剧集会是一个趋势,但由于国内内容行业的商业模式问题,这种剧集形式很难马上让观众和市场广泛接受。”马李灵珊以智能手机做比喻,“就像第一部智能手机诞生,如果只是乔布斯使用,无法量产,那也没有意义。”短剧集同样如此,如果没有规模化、持续性的精品内容输出,短剧无法撼动长剧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因此,“迷雾剧场”的推出,规模化创作短剧集,意义也在于此。

虽然12集的体量不大,但精品短剧却给了创作者极大的空间。在五元文化内部,一部12集体量的短剧拍摄周期为60天左右,平均一集拍摄时间为5天。相较于常规剧2—3天/集的拍摄进度,创作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打磨作品。在具体项目上,12集短剧的创新步子也可以迈得更大。五元文化起用了很多年轻导演,鼓励他们实验自身更为风格化的内容。

“精品短剧在未来一定是行业增长点之一,虽然目前利润不是很可观,但只要能推出好的作品,很容易打出品牌。”马李灵珊告诉《综艺报》,精品短剧在未来会是五元文化一条非常重要的产品线,这一类型剧集的创作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玩法没有解锁。如,五元文化在很多故事结尾都留了“扣”,目的就是为第二季创作埋下伏笔,“我们想要探索精品短剧的季播模式。”

强化类型创作 寻找市场空白

通过《灭罪师》《白夜追凶》《古董局中局》《十日游戏》等一部部稳扎稳打的作品,五元文化在悬疑网络剧领域积蓄了口碑,也培育了创作团队。在自己的优势题材之外,五元文化也在进行其他类型的突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五元文化参与筹备了几部致敬作品——《瞄准》《隐秘而伟大》《人生若如初见》。《瞄准》由五百执导,黄轩、陈赫主演,讲述了两名王牌狙击手间的生死对决和信仰交锋。后两部剧皆由《白夜追凶》导演王伟执导。前者由李易峰、金晨主演,讲述了地下党员的成长故事;后者由李现、春夏、朱亚文主演,以甲午战争失利后民族救亡图存为历史背景,聚焦五位有志青年交缠起伏的命运。除此之外,五百执导的都市职场剧《盛装》于今年5月在上海杀青。该剧由宋佳、陈赫、袁咏仪、张超、王耀庆等人主演,讲述一家时尚杂志社的职场故事。

在马李灵珊看来,类型剧依旧会是未来行业的增长空间所在,尤其如职场剧、医疗剧等行业剧,市场还存在较大空白,对于影视公司而言,也是很好的破题方向。对于一些常见类型来说,如罪案剧、甜宠剧,不同类型的结合也可能带来新的市场空间。“我们一定会优先选择市场上没有的类型,也愿意尝试新的方向。”

在具体项目的选择上,五元文化非常重视风格的独特性和内容背后的话题、价值观切入点。以《白色月光》为例,这部剧讲述了一个现代爱情婚姻故事。马李灵珊介绍,该剧导演刘紫微是一位独身女性,在创作中加入了很多个人感受以及自己对婚姻、爱情的看法,加之悬疑元素,整部剧的风格非常强烈,“这样的处理方式在国产剧中很少见,我相信这会是一部非常个性化的作品。”

在马李灵珊看来,五元文化一直是一家创业中的小公司,可能比较年轻,没有那么多经验,因此也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好下一部作品。市场上成熟的内容制作公司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资源壁垒和长板优势,五元文化希望能通过一些创新性的内容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

90分作品=体系+激情

五元文化精品剧迭出,新人导演不断涌现,弧光联盟的作用不可小觑。2015年,创办五元文化后,五百创立了弧光联盟,将编剧、导演、灯光、摄影、剪辑、制片等专业人才会集起来。马李灵珊介绍,五元文化每年都会前往各大电影节、电影院校的作品展,以及通过圈内其他途径挖掘导演、編剧等创作新力量。

“找到不错的导演,我们会跟他详细沟通,根据他们的特点为其搭配相应的摄像、美术、编剧等其他部分的负责人。弧光联盟不仅是要聚集专业化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想搭建一个体系,让在这个体系内的每个创作人员都能尽可能地发挥他的优势。”马李灵珊介绍。

在五元文化内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积累,一套标准化、可控化的剧集生产流程逐渐建立起来。在马李灵珊看来,这是一个质量监控体系,也是一个制片操作指南,用当下流行说法表示就是中台管理系统(中台现代企业术语,和前台、后台对应,指的是在一些系统中,被共用的中间件的集合。)。

在五元文化的剧集生产体系内,剧本是前期筹备最为关键的环节。五元文化与行业内编剧采用的是签约制,如果合作感觉不错,很多编剧会继续为五元文化创作第二个、第三个剧本。五元文化80%以上的项目都是原创IP,马李灵珊称,这些故事大部分是跟编剧聊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剧本创作上,五元文化的制片人并不会参与其中。剧本全部完成,且通过品控后,才会交到制片人手上,然后匹配导演,搭建拍摄团队。“剧本最重要,剧本不好是不能开机的。”马李灵珊强调。

剧本完成后,项目开始进入标准化生产流程。制片人会带着剧本选导演、选演员,什么时间进美术、什么时间开机、拍摄周期多久,预算怎么分配、公司的财务需要什么时间点付款,宣传什么时间点起步等,都有明确且细化的标准。

“影视剧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过程。尤其对于一家内容公司来说,要保证作品的稳定性,不能单纯指望灵光乍现或是一时激情,只能依靠一个体系保证稳定的产出。”马李灵珊表示,她可以接受一直保证产出70-80分的作品,偶尔出现一个90分,但不能上一个作品90分,下一个作品不及格。

“但如果要产出一个90分以上的作品,一定要在稳定性体系之上,再加入个人的激情。”马李灵珊话锋一转,谈到了她最近很喜欢的一部悬疑剧作品,很多人都夸剧本、导演,但她认为演员的表演对这部戏的加成更大。剧集之外,她还观看了大量的主创、演员采访,“我发现这部剧现场所有主创都憋着一股劲儿,这件事情很重要。”

猜你喜欢

短剧精品创作
抖音测试“短剧”入口等
短视频正在“变长”快手发布《2021快手内容生态半年报》
微短剧的“前”与“钱”
Jazz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
视界 精品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