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递行业的声音—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橡胶厂企业文化科科长郑彩琴

2020-07-31陆晓如

中国石油石化 2020年13期
关键词:卡脖子炼油能源消耗

文/本刊记者 陆晓如

瞄准行业重大技术瓶颈,传递企业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统计范围的声音,助力行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兰州石化橡胶厂企业文化科科长郑彩琴,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20多年,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技术组长,再成为石油化工合成橡胶领域的技术专家。2019年,因工作需要她被调往企业文化科,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进入新的工作领域,无疑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在适应新角色的同时,她进入了履行全国人大代表职责的第三年。通过不断参加培训学习,并跟随省级人大代表共同考察调研,她不断提升履职水平,“感觉自己一年比一年有想法,思想上也有进步”。

今年“两会”,她带来了哪些与行业息息相关的建言?在“两会”会议间隙,本刊记者采访了她。

为行业发展献言献策

中国石油石化:郑科长,您好!去年“两会”您关注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提出了《关于控制炼油行业产能过剩的建议》。根据您的观察,这一年来,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郑彩琴:近年来,我国石油加工能力快速增长。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截至2019年底,我国炼油能力达到了8.6亿吨,较2018年增长了2850万吨,新增能力均来自民企。

由于近年来中国成品油及化工产品消费需求和出口仍持续增长,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因各种原因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尽管近几年国内炼油行业已淘汰0.95亿吨落后产能,但随着炼能重回增长轨道,能力过剩问题进一步加剧。数据显示,在满足国内成品油需求及尽可能大量出口后,我国的炼油能力还至少过剩1.5亿吨/年。

2020年,我国炼油行业预计新增能力2700万吨,总能力达到8.87亿吨。受疫情影响,成品油需求和出口大幅下滑,将更加凸显产能过剩问题。

在供需矛盾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亟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建立石油炼化产业规范的市场秩序和合理的市场结构,避免恶性竞争和全行业亏损。大量化工产能“十四五”期间将陆续建成投产,简单的炼化一体化将导致炼油能力过剩向普通基础化工品能力过剩传递转移。

中国石油石化:今年“两会”,您带来了哪些议案?

郑彩琴:作为来自石化行业的代表,我的关注点始终不离行业发展,希望能为促进行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今年“两会”我带来两个议案:一是推动联合科技攻关,实现跨界技术融合,解决石油石化行业重大瓶颈技术问题;二是关于对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统计范围细化调整的建议。希望能助力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将企业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统计范围的声音传递出去。

瞄准行业重大技术瓶颈

中国石油石化:什么契机引发了您对石油石化行业重大技术瓶颈问题的关注?

郑彩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众所周知,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科技进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卡脖子”关键技术隐患,如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智能钻完井技术、新材料技术、工业控制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制约着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摄影/陆晓如

中国石油石化:您提出了什么样的建议?

郑彩琴:这些“卡脖子”关键技术,基本都是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技术难题。而目前我国联合科技攻关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形成,难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推进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因此,我建议梳理我国石油石化行业重大技术需求。分析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研究可能形成的技术突破,做好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布局和规划部署,确定石油石化行业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优先发展的技术,确立技术发展路径,提升行业技术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耐高温橡胶、耐高温电子元器件、耐磨材料、智能芯片、高精度传感器、精密仪器等基础研发,为油气工程“卡脖子”技术的攻克提供战略支撑。

加大国家专项支持力度。由于石油石化领域“卡脖子”技术的产品和工艺复杂,技术研发周期长,成本风险高,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大支持力度,制定重大专项研发计划,设立专项攻关基金,针对共性问题开展攻关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的有机衔接,加快“卡脖子”核心技术的研发进程。

发挥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推动跨界技术攻关。石油石化行业“卡脖子”技术,往往涉及石油、信息、机械、电子、化学、材料等学科,仅靠一家单位或少数几家单位难以攻克,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建立以石油企业为核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信息企业和基础材料企业相配合的科研生产体系。要加大不同学科领域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研发进程,降低研发风险。要注重开放式研究和合作研发,利用全球研发资源,进行内外资源相互补充,协同共进,提升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能力。

关注能源消费总量统计

中国石油石化:您又为什么关注了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总量统计?

郑彩琴: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包括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和非工业生产消费的各种能源量。无论其能源品种是作为燃料、动力、原材料、辅助材料使用,均作为能源消费统计。

作为炼化一体化的生产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中有将近40%的能源消费是化工生产原料,实际转化为化工产品,与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动力能源有所不同。但目前,我国都按照此标准核算进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开展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考核过程中,所下达的能源消耗总量指标及能源消耗强度指标中,均对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提出限控。而目前国家以“减油增化”作为石化行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在此过程中,更多的能源产品作为化工原料被消费。企业虽然控制降低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动力能源消耗,但能源消耗总量仍然呈现出上升趋势,影响了企业完成“百千万”行动目标。

中国石油石化: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郑彩琴:石化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及进行产品结构转型,同时监督企业减少动力能源消耗,实现节能节水目标,建议在考核企业能源消耗总量指标及强度指标时,对能源消费统计方法进行细化分类,将作为原料的能源消费与作为燃料动力的能源消耗进行区分统计。以燃料动力的能源消耗作为企业的能耗考核指标,能够更合理地反映企业节能降耗实际状况,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卡脖子炼油能源消耗
本期导读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湖南省地方标准《日用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的编制
种子科技:打赢种业翻身仗 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
全省农业科技“五五”工程暨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会在黄冈召开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全球新增炼油产能创40年之最利润率下降在所难免
车辆动力系统能源消耗的VTool计算方法
汽车组装中能源消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