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菱鲆工厂化与室外网箱接力养殖技术小结

2020-07-31王雨霏

中国水产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厂化网箱苗种

文/王雨霏

目前葫芦岛地区大菱鲆养殖采取的是“温室大棚+地下井盐水”的开放式路基工厂化养殖方式,土地资源和地下井盐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为寻求更多、更适合本地区大菱鲆养殖的模式,2018年至2019年我们在本地区做了大菱鲆室内工厂化设施与室外网箱养殖接力试验。通过试验,有效缩短了大菱鲆的养殖周期,不仅节约了养殖成本,也为本地区大菱鲆养殖增加了一个新的模式。

目前葫芦岛地区大菱鲆养殖采取的是“温室大棚+地下井盐水”的开放式路基工厂化养殖方式,土地资源和地下井盐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为寻求更多、更适合本地区大菱鲆养殖的模式,2018年至2019年我们在本地区做了大菱鲆室内工厂化设施与室外网箱养殖接力试验。通过试验,有效缩短了大菱鲆的养殖周期,不仅节约了养殖成本,也为本地区大菱鲆养殖增加了一个新的模式。

大菱鲆属于鲽形目,鲆科,菱属,为底栖冷水性鱼类。该鱼对温度、盐度、重金属等海水指标要求较严,其最适生长水温为14℃~18℃,适宜盐度为25~30。大菱鲆在本地区养殖已近二十年,目前葫芦岛市大菱鲆养殖面积已超过200万平方米水体,采取的是“温室大棚+地下井盐水”的开放式陆基工厂化养殖方式。土地资源和地下井盐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为寻求更多、更适合本地区大菱鲆养殖的模式,2018年至2019年我们在本地区做了大菱鲆室内工厂化设施与室外网箱养殖接力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时间

2018年3月~2019年5月。

(二)试验地点与条件

本次试验地点为兴城市七星养殖场。该养殖场为综合性养殖场,既有工厂化大菱鲆养殖车间,又有适于网箱养殖的海水池塘。试验池塘长500m,宽80m,为南北走向,平均水深3m。该池塘交通便利,四周无污染,纳潮及时,潮水充足,水质达到国家一类养殖标准。试验期间的水温在11℃~20℃、pH值7.5~8.0,盐度25~28。

表1 试验期间体重、体长、水温的测量统计表

(三)网箱的制作与设置

1.网箱的制作

网箱大小为长5.0m,宽5.0m,高2.5m,框架采用直径为20mm镀锌管焊接而成,网箱材料为双向延伸的聚乙烯结节网,网目2a=1.0cm~3.0cm。

2.网箱的安装

浮子采用的是4个直径40cm,长60cm的圆柱型泡沫,将其均匀固定在安装好的网箱四周框架上,使网箱上部高出水面50cm。沉子为水泥方砣,大小能使网箱稳定为标准,用尼龙绳拉紧固定在箱底四周。网箱的设置需要注意:一是为了防止鱼种入箱后因摩擦箱壁受损伤,新网箱应在鱼种入箱前15d左右下水,网箱经过浸泡,不但去味,还可使箱体附着一些藻类;二是网箱底部应与池底保持1.0m以上距离。由于大菱鲆为底栖鱼类,光照不宜太强,以500lx~1500lx为好,所以网箱还要加盖遮阳网。

3.网箱的设置

网箱的设置,要根据养殖池塘水面大小、所设网箱的多少等因素而定。本试验网箱按组设置,组内箱距4.0m,组间距100m以上,网箱排列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

(四)苗种的选择

选择的标准是规格一致,体质健壮,活力强健,体形正常,无畸形,没有伤病和寄生虫的优质苗种。由于是接力养殖,而且养殖时间短,所以本次试验选择的是大规格苗种,平均为400g/尾,共10000尾。

(五)运输

由于本次接力养殖试验是在一个养殖场内进行,两处相距较近,不需要专用运输车。我们采用的是水桶带水运输,无损伤,成活率100%。

(六)投放

投放时间为4月15日。4月份本地区室外池塘水温还较低,有时还会有寒流出现。由于大菱鲆苗种对水温变化较敏感,所以在大菱鲆苗种投放时要选择晴朗天气进行,在苗种投放进箱时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2℃,盐度5以内为宜。投放操作要小心谨慎,避免鱼体再度受伤。养殖密度约为300尾/箱,共33个网箱。

(七)饵料投喂

目前本地区大菱鲆养殖投饵模式是幼苗期投全价颗粒饲料,待鱼能摄食小杂鱼时投喂小杂鱼直至出池销售。为了避免鱼类由于更换饵料产生应激影响鱼类生长,试验期内我们仍然投喂的是小杂鱼。投喂方法是:前期日投喂4次,上、下午各2次,后期日投喂3次,早、中、晚各1次,具体投饵量与次数还应视天气、水质、鱼的摄食状况及时调整。

(八)日常管理

1.定期巡视

巡视的内容为:一是对鱼的巡视。巡视鱼的活动、摄食状况,有无病害发生;二是对网箱的巡视。将网箱四周提起,检查网箱是否破损,发现后及时修补;三是对池塘的巡视。检查池塘的堤坝和闸门是否漏水及池塘中的水位变化情况。注意不要在投食时提箱检查以免影响鱼的摄食;另外,还要根据水位变化及时调节网箱的吃水深度;再者,鱼种入箱后,每天要坚持巡视。

2.清洗网箱

由于该池塘水面杂物较多,再加上池塘的水几乎不流动,试验过程中网箱堵塞较严重,影响了水体交换和大菱鲆的生长,我们根据巡塘的实际情况对网箱进行及时清洗、冲刷。

3.养殖记录

记录的内容为:苗种的数量,养殖期间的水温、水质、投饵情况、病害防治情况,大菱鲆定期监测情况及出箱销售等情况。要求至少每15d进行一次生长情况检测,以便及时观察鱼类生长情况和对投饵率的调整。测量结果见表1。

(九)病害防治

古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大菱鲆网箱养殖试验过程中,虽然时间短,但是对鱼病仍然采用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具体做法如下:选择健康,无病害的苗种;在放养及生长情况检测等操作过程中坚持做到轻拿、轻放、细心,避免鱼体受伤,引发鱼病;由于是投喂的是小杂鱼,小杂鱼首先要选取新鲜的,并且每次要清洗、消毒后再投喂;在养殖过程中还要视情况在网箱内用15ppm的生石灰和0.3ppm二溴海因泼洒消毒。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病害发生。

表2 放养及收获情况

二、试验结果

本次试验2018年4月15日投放苗种,5月25日池塘温度在18℃左右时开始出售或返回大棚待售。经过40d的室外网箱养殖,大菱鲆由平均体重从400g/尾增加到660g/尾,净增重260g/尾,达到了商品鱼的规格。共获得大菱鲆商品鱼6270kg,养殖成活率为95%,于5月25日陆续出售。放养及收获的情况见表2。

三、讨论

大菱鲆为底栖冷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为14℃~18℃。4月中旬至5月末,本地区室外海水温度恰好为14℃~18℃,适于大菱鲆室外养殖,试验证明该养殖模式是成功的。但在养殖场所的选择上要注意的是养殖海水面不要太小,深度不要太浅,原因是4月份我们北方地区气温不稳定,有时会有寒流降温天气出现,面积太小,水位过浅,水温变化过大,会影响大菱鲆的生长。本地区现有50万公顷的适于海水养殖的海域,虽然本次试验是在池塘内进行的,如果海域条件适于大菱鲆网箱养殖,本养殖模式完全可以推广到海域进行大菱鲆网箱养殖。

池塘也好,海域也好,对网箱设置的面积不是越多越好,设置少,浪费水体,设置过多不但对养殖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还不利于鱼类的生长。试验表明池塘设置网箱面积要小于池塘水面的20%。

根据大菱鲆生长规律和消费者对大菱鲆的消费习惯,本次试验选择大菱鲆平均体重为400g/尾,经过40d的室外网箱养殖,可增加到660g/尾,平均净增重260g/尾,达到了商品鱼的规格。此外大规格的苗种在养殖过程中抗病力较强,成活率也较高,试验证明,大菱鲆的室内外接力养殖在本地区要选择大规格的苗种,最好平均体重在400g/尾以上。

大菱鲆工厂化设施养殖是葫芦岛市海水养殖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模式。由于过去本地区大菱鲆养殖无序发展,导致葫芦岛市井盐水的开采量已超过自然补给量,局部地区井盐水资源呈现出逐渐衰退的趋势,部分养殖地区开始出现缺水现象,再加上一轮轮的环保和海洋督查的高压态势,本地区大菱鲆的养殖和大菱鲆养殖户的积极性下降。之前,本地区尝试过大菱鲆“北鱼南养”模式,也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大菱鲆“北鱼南养”的主养区为福建,相距2000多公里,苗种远距离运输,不但养殖成本增加,而且对苗种的成活率也产生一定影响。此次大菱鲆本地区的室内工厂化设施与室外网箱接力养殖的成功,在大菱鲆“北鱼南养”模式成功的基础上,为本地区大菱鲆养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模式,对该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工厂化网箱苗种
网箱养鱼中的网衣清洗方法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网衣的清洗方法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养蚕不喂桑,栽桑不采叶 重庆工厂化养蚕蕴藏黑科技
鲑鳟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的孵化和开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