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拼布专栏

2020-07-31

流行色 2020年6期
关键词:作品名称剪纸传统

王继红:留住一针一线中的美好

文·艳光

拿起针线,就像进入了另一片天地。这片天地里,既没有工作的忙碌,也没有生活的纷扰,有的只是专注和享受。对王继红来说,做女红是一种绝佳的放松,能让她进入休息的状态,“有点像进入瑜伽中的冥想状态,脑子里没有杂念,很安静,很享受。”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王继红的“伊人”,是女红。

自幼便喜欢女红的她,“小时候看到长辈们做手工,总是好奇地在旁边观看,大人们也乐于手把手地教授、指导,慢慢地,贴补拼缝、刺绣钩织、梭编剪纸等就都学会了。”

然而随着学习和工作的日益紧张繁忙,留给她做手工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她的“伊人”,由此“在水一方”。直到2007年,偶然去上海看到了一场亚洲拼布展,这才让王继红重拾布艺相关的手工技艺,与“伊人”相拥,进入一针一线的诗情画意里。

“我看了非常受触动,拼布的基本技法我们都会,怎么人家做的东西就那么漂亮呢?”

这一触动不要紧,不仅激发了王继红自幼而始的对女红的痴情,还让她寻师问道,一头扎进了拼布的缤纷世界。

当时,专业的拼布教学,以日本系统为主,学费高昂,老师严格。王继红2008年开始到上海学习拼布,2011年的时候,她已经学完了本科和高等的拼布课程,拿到了结业证书。

学习日本拼布期间的作业作品

学习拼布一年之后,王继红的作品开始参加拼布展了。

作品名称:花棉鞋

作品名称:幸运草

“这幅白玉压线的《幸运草》,在上海亚洲拼布展上获得了优秀奖,对我鼓舞很大。”

“众里寻他千百度”

受到鼓舞,意味着前行。在学习完日本系统的拼布本科和高级课程之后,王继红没有继续学习下去,一个原因是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王继红想用这些技法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和风格的作品。

憋着一股劲儿的王继红,开始从传统中寻找适合的题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剪纸,就这样走进了她的拼布中。2011年,王继红完成了这幅剪纸题材的作品——《摇啊摇》。

作品名称:《摇啊摇》

剪花样

“在找了非常多风格的剪纸之后,我最终发现了《摇啊摇》这幅作品。它是一九八几年的时候,在全国剪纸大奖赛上获奖的一个作品。我找到原作者,跟她说我想把这个作品改造成一个布艺来展示,她从来也没听说过用布展示这个东西,就很期待,同意让我来做。”

“原来的尺寸是四十多厘米,我把它放大到一米六见方,然后里面有一些不适合手缝的细节都做了改造。从改造、整体设计到开始做大概有半年多时间。”

“这个作品在缝的过程中,直到缝完最后一针才能确认是完成了,中间如果有差错、缝坏了的话,这个作品就失败了。所以整个制作过程挺长的,前后有将近两年,但是一点都不能着急。”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学完日本拼布之后,王继红在一段时间内,颇有点苦于想展示中国风格的东西却又找不到。那时候国内教拼布的老师很少,可以交流的同行也不多。后来金媛善老师在北京开课,王继红便协调时间专门去学习。这次学习,让王继红深入传统,找到了滋养创作的“精神”之所在,一直想要实现的“做中国传统风格的、自己喜欢风格的”夙愿也能更好地达成了。

“跟金老师学习收获特别大,她人品好、技艺好,而且她收学生不仅仅是要求你做得好,你的人品也要好,这就是从我内心特别向往的一个老师的状态。然后金老师教授的传统技法,不止是怎样缝制,而且还传授内在含义,让学生了解‘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同时金老师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让你提升,告诉你传统的展示方式,带你看很多的展览,包括私人收藏,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来提高,包括色彩、构图、造型、寓意等等。”

“看展览不光是拼布的,布艺的、刺绣的、陶艺的、工艺美术、绘画……所有的这些都能让你从中吸取一些特别美好的传统的东西,让你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感觉祖先做得太好了,如果我们把这些手艺丢失了的话就太可惜了,所以内在就有非常强烈的做的冲动。”

学习传统拼布期间制作的钱形纹壁饰

作品名称:《西窗剪烛》

创作手札: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这个作品是想展示雪天的窗外,外边是白色的雪,透过窗棂,里面亮着灯光、烛火,很温暖的感觉。”

寒冷的日子里,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对亲人的思念、盼归是我们普遍而强烈的情感。正是这份情感,让作品格外动人。

作品名称:《春晖》

创作手札:

“这个作品是用山东老粗布缝的一个双面拼花的被子,这个也是和金老师学习以后的一个作品。学了拼布之后,我就特别想用手边儿的、传统的东西来做出美的东西。我在山东嘛,山东的老粗布很有名,我就想着怎么能把它表现出来,就缝了这个被子。

“我用了一百块那种花朵的小花方块来拼缝,每块之间手工拼接,用白线绗缝。它要求拼接得特别准确,所以花型就延伸了,这样整体才很好看。这个被子是一米六乘一米六的,是可以实用的作品。这个也缝了好几个月。”

《春晖》的特别之处,还在于这是王继红送给儿子的一份礼物,里面包含着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意与祝福。虽是布头儿拼接而成,却一针一线充满了力量与意义,拼布的节俭之美自不必多说,形式的表达与色彩的应用,同样散发着爱与美。这样的礼物,正如春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呵护着、陪伴着孩子前行。

“赠人拼布,手有余香”

拼布之于生活中的王继红,亦是一份对身边亲友暖心且实用的关爱。宝宝被、小餐垫、水壶包以及各种包包和小物件,一针一线总关情。

送给新婚朋友的餐垫

送给怀孕朋友的宝宝被

送给侄子的水壶包

“薪火相传”

虽然没有开专门的拼布教学培训,但王继红会不定期地教授拼布、钩针、梭编等课程。

王继红热切地希望能够把传统中优秀的技法和审美传递下去,不过她说,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她觉得应该用现代人喜欢的方式来展示传统的手艺,让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才能让它传承下去。“如果和现在人的欣赏和实用性不能有连接的话,那就没法传下去了,所以既要能用,还要美。”

拼布被,“青绿中浮着点点桃花,有些‘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感觉。”

花结拼布被,有着“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的意境。

壁饰

抱枕

小兔口巾包

贝壳餐垫

西瓜隔热垫

茶巾

钩针收碗包

其他钩针作品

梭编饰品

其他梭编作品

近年来,王继红用老粗布做了一些东西,她希望更多地推广这些传统的、本土的东西,不仅留住手艺,也传递美与风格。“我觉得其实传统的东西并不是土气的,就是看你怎么表现了,现在老粗布的色彩风格非常多,你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老粗布香包,在端午节时节很受欢迎。

百合绣球

“在一次非遗培训中,要做布艺玩具,然后我就设计了这个绣球。我把它设计成了百合花的形象,有两面儿,一面是阴面,一面是阳面。实际上是一个小孩的玩具,里边儿放了个铃铛,滚起来叮当响,很好玩儿。”

各种老粗布包及饰品

“将一针一线里的美好延续下去”

王继红说,拼布让自己感受了许多人生中的美好,享受了更多的生活乐趣,不仅如此,拼布同时还是一种特别好的修身养性的途径,让她获益良多。

如果将拼布喻为一种启发或一个入口,那么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才是王继红真正所沉醉的世界。“特别是跟金老师学习以后,更加对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加深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自豪感,所以也就更加增强了自己学习和探究的热情。”拼布之外,刺绣、编织等传统工艺同样让王继红“欲罢不能”。她觉得,这些工艺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且做作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融合创作,让作品更具表现力。

但是这里有的,不仅仅是诗情画意的美好,还有亟需继承和发扬的迫切。如何让传统中的美好让更多人感知、关注、继承,王继红说,急也不急来,必须得踏踏实实地、一针一针一步一步地来做,要精致、有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这样传统中的精髓才能延续到现代的生活中。

“作为个人,我就觉得立足于自己的喜欢,用作品来影响周边的人,通过教学或者是分享展示,让更多的人看到传统的东西的美好,让更多的人喜欢。然后我会手把手地教周围的人,让这个东西不要在我们手中变成遗产,而是更加有生命力。”

从学习拼布、感受拼布带来的美好,进而深入探索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王继红孜孜不倦,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通过作品和教学,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传统中的美好,继而将这种美好传递下去。

这正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猜你喜欢

作品名称剪纸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素描画展示
剪纸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双鱼幼儿园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创新·未来2018 届纺织品设计本科生毕业展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6届本科毕业生作品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