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际话“考试”
2020-07-31
文 |本刊记者 张 霄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门顶住压力把高考从6月推迟至7月,也是为了考生,安全第一,公平至上。
多年雷打不动的高考时间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了,这让无数高三学子喜忧参半,多出一个月复习时间的意外与临考前的焦虑紧张交织,或许在很多年后想起,又将成为一份特殊的记忆。从古至今,说起“考试”都不免带有紧张情绪,其实古代的“科考”也会因为许多原因而增开恩科和延期开考。
科举制度的由来
从隋唐到清未,科举制度在1300多年的历程中,从内容到形式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与演变,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隋朝科举考试属初创阶段,为地方荐举与中央考试相结合;唐代是科举考试制度化并逐步完善的时期,考试种类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宋朝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唐制,但又有所发展;清朝的科举考试变了花样,一度分为旗人和汉人两榜。
甘肃清代贡院修缮完成 ,还原的科举清代考试场景吸引民众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同时为彰显科举公平公正,源起唐朝的糊名之法成为科举考试防弊方法之一。《通典·选举三》说:“武太后又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糊名’自此始也。”不过唐代糊名之制,只在吏部铨试时实行,而未尝应用于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至宋太宗时,糊名之制始用于科举制中。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殿试始用“糊名”之法,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 )进一步发展为封弥之制,元以后改称弥封。这与现代教育考试中密封试卷的做法十分相似。
清朝是科举制度日趋没落、终至消亡的时代。1905年9月2日,晚清重臣张之洞、袁世凯、端方等6人会衔上奏,要求废除科举,兴办现代学校。面对如此众多位高权重大臣的意见,清廷同月即谕令从1906年开始废除科举制度,停止所有乡会试,科举制至此结束。不过科举制度留下的痕迹至今可循,例如分省取录、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
不得不说的是,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广纳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层。而通过科举考试,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脱颖而出:如唐代的王维、张九龄、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包拯、寇准;明代的康海、汤显祖、张居正、海瑞、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林则徐、张謇、蔡元培等等。
游客体验中国古代科举考试
古代科举延期过吗
古代的科举考试一般三年举行一次,且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台阶,属于“升级”式闯关模式。如果你顺利过了三关,那么就将完成人生的蜕变,成功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如果这些环节里有一环失败,就只能再等三年以后的考试,三年又三年,可以说非常痛苦。所以每一次的科举考试,对考生而言都格外重要,因此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决不能轻易更改时间的。
话虽如此,但古代科举考试还是出现了各种变化。比如著名的“恩科”制度,所谓恩科,就是皇帝在某些特殊时刻进行额外考试,如新帝登基、节日庆典之类,都可以额外进行考试。
“加试”对于考生而言是好事。但是古代科举推迟也是有其原因,甚至因为“日有食之”也就是日食推迟过科举。其实盘点历史上科举推迟的缘由,不外乎政局动荡和皇帝本身的原因。比如唐咸通十年曾取消科举,因为咸通九年爆发了唐朝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庞勋起义”,所以唐朝决定取消科举专心应对,当时唐朝不少考生都已经出发,又被迫返回家乡。而明朝正德十五年的科举更加一波三折,考生们过关斩将来到殿试环节,皇帝本人却不在京城,好不容易等来皇帝,他又突然驾崩了。朝臣们的注意力都在寻找皇位继承人上了,没工夫顾及科举考试,结果这一届考生直到嘉靖时期才完成了殿试。
说到这里,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的科考经历可谓更加具有传奇色彩。科考在即,苏轼的弟弟苏辄病了无法参加,对二人推崇备至的韩琦给了宋仁宗一个建议:今岁召制科,诸士为苏轼、苏辙最有声望,今闻苏辙偶病,未可试。如此兄弟中一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欲展限以俟。而宋仁宗竟真的听取了韩琦的建议,将科举延期了。不过宋仁宗真的只是因为苏辙而延期科举吗?据说还有一个原因是,宋朝的考试日期在八月,但是八月往往还有夏天的余热,当时的开封正遭遇了罕见的酷热天气,考生们还要聚集考试苦不堪言,所以从这件事以后,宋朝的科举考试一律改到了九月份。
比起这些科举本身延期的故事,还有考生自己延期的。近代知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放弃了一次殿试。根据蔡元培的说法,他当时没参加殿试的理由很简单:“因殿试朝考的名次均以字为标准,我自量字写的不好,留俟下科殿试。”有趣的是,三年之后,蔡元培自称:“随便一写,结果被录取为二甲进士”。真可谓“有才,任性”。
在河南省商丘市一高考点,参加2018年高考的考生走出考场
特殊时期的高考
从这些科举故事不难看出,古代的科举与当代的高考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不论从考试时间、考试内容和考试结果来看,高考都要比科举幸福多了。特别是高考只是一次升学性考试,广大学子通过这个平台升学继续下一步学习,毕业后虽然可能面临的平台和机会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科举就不一样了,上榜与落榜之间是天壤之别,只要上榜了,不管第几名都能做官,但如果考试失利,就只能苦等下一次了。
对于参加高考的考生而言,2020年注定是特殊的一年,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高考是否延期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高考延期的决定,是在全面评估基础上做出的艰难决定。
推迟高考,最大限度保证所有考生备考公平,是高考的使命与底线;推迟高考,给考生留出充分的备考时间,缓解考生与家长的焦虑,也是回应老百姓的关切;面对汹涌的国际疫情,推迟一个月,给高考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是必要的;推迟高考,也可以给高考命题、考务等相关工作提供更充分的准备时间。
2003年,非典时期,高考坚持按原计划从7月提前至6月,是为了考生不折腾,不受酷暑煎熬。17年后的今天,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门顶住压力把高考从6月推迟至7月,也是为了考生,安全第一,公平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