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下半场
2020-07-30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经济已等不及,小心翼翼分阶段“解封”大概是各国的底线了。
恢复经济与防疫并行,成为接下来全球的新常态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不断刷新纪录。截至北京时间6月9日6时30分,疫情影响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7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40万例。其中,美国确诊病例接近200万例,死亡超过11万例,远远超过美国越战死亡人数……抗击新冠疫情,人类没有退路。应对经济影响,世界又该怎么办?在此局势中,中国处于怎样的地位?
从“最严管控”到疫情失控,俄罗斯经历了什么
一声“惊雷”,俄罗斯疫情形势之严峻暴露在全世界眼前。
当地时间4月30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与总统普京视频连线时表示,自己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要遵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自我隔离。他还说,俄罗斯政府将继续正常运转,自己会以电话或视频的形式与政府同事保持沟通。
听完,普京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不得不说,米舒斯京实在太难了:出任总理仅仅10多天,他就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大挑战;辛苦抗疫3个月,如今自己竟然中了招。
米舒斯京的上任和他的确诊一样,非常突然。
1月15日,梅德韦杰夫政府“闪电”式全体辞职,普京随后提名时任税务局长米舒斯京接任。梅德韦杰夫转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俄罗斯国家杜马在24小时内投票通过提名,1月16日,普京签署总统令任命新总理。米舒斯京迅速组建了新内阁,1月21日获普京批准成立。
当时,全世界都在问:米舒斯京是谁?
在被普京提名之前,他连英文维基百科的介绍词条都没有,在俄罗斯国内也非常低调,“隐形”得似乎不在政治圈内。
疫情来袭,新官上任的米舒斯京迅速行动起来。
1月29日,普京在预防新冠肺炎的专题会议上表示,要最大限度减少染病致死人数,俄罗斯政府要竭尽所能,“确保所有人都为此做好了准备”。当天,米舒斯京便批准成立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指挥部,任命副总理戈利科娃为负责人,内务部、紧急情况部、外交部等部门的副部长为成员。
第二天,米舒斯京签署了关闭俄罗斯远东地区边界的命令。
与此同时,他还牵挂着中国疫情。2月3日,他表示已决定对中国提供人道援助,以帮助中国抗击新冠肺炎。
在各种防治工作的努力下,俄罗斯一直风平浪静。直到3月中旬,随着欧洲疫情的蔓延,俄罗斯交通部包机让俄罗斯公民从欧洲疫情严重的地区回国,令俄罗斯输入型病例大增。
当地时间3月16日,俄罗斯政府宣布,自3月18日至5月1日,临时限制外国人入境俄罗斯。3月25日,普京第一次就新冠肺炎疫情发表电视讲话,宣布除政府机关、医院、公共交通等保障民生的关键部门外,全国所有机构从3月28日至4月5日放假,所有人员的工资照常发放。3月28日,米舒斯京下令,自3月30日起,临时限制通过汽车、铁路和其他口岸过境。
3月28日,是全国假期的第一天,俄罗斯人仿佛开始庆祝这难得的“休假黄金周”:出城高速公路大堵车,公园人满为患,烧烤摊位一位难求。莫斯科记者在市区的公园里报道时说,市民们真把这一周的假日当作了假日,而忘了这本是为了避免大家过多接触而采取的防疫措施。
对此,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29日晚上在博客上宣布,从3月30日起,实施强制居家隔离政策,即“禁足令”,为期一周。
在这一周内,莫斯科市民将只能在楼下100米以内区域遛狗,只能去家附近1公里以内超市买东西。禁令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条款,叫做“只能出门倒必须要倒的垃圾”。俄罗斯媒体解读说,如果有人想耍小聪明,拿着一个瓜子壳借着出门倒垃圾的借口出门“溜达”,也是不被允许的。
禁令一出,效果不凡。3月29日晚,俄罗斯各大新闻报道了此禁令后,莫斯科各大超市瞬间挤满前来抢购物资的民众。一名抢购物资的居民说:“我是觉得这个(新冠)病毒没有什么,但是既然市长下了‘禁足令,我这周应该不太可能会出门了,所以必须得来买点儿东西。”
在“禁足令”的一周里,莫斯科市民出门的次数大幅减少。
这一周最大的新闻,莫过于莫斯科市首席医师兼新冠定点收治医院首席医师杰尼斯·普罗岑科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就在他确诊的几天前,普京曾视察了这家医院,并与普罗岑科在狭小的电梯和会议室里进行近距离接触和会谈。
尽管积极补救,俄罗斯疫情情况还是恶化了,社区传染已经开始。
4月2日,普京再次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全国放假延长至4月30日。
4月4日,俄罗斯暂停所有撤侨入境航班。身处境外且已提交信息的俄罗斯公民将通过当地使领馆获得必要的社会援助。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疫情迅速蔓延。4月28日,普京不得不宣布,全国放假延长至5月11日。4月29日,米舒斯京表示,目前无法明确何时解除由于疫情而采取的各种限制性措施。他还签署政府命令,继续延长对外国人入境俄罗斯的限制政策。
4月30日,米舒斯京宣布“中招”。普京得知此事后,长叹一口气,对他说:“亲爱的米舒斯京,你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人,感谢你至今所做的出色工作。你和政府其他官员尤其面临高风险,因为在作决策的过程中无法避免与他人直接接触,所以我对此并不感到惊讶。”
有人担心米舒斯京确诊会造成俄罗斯政坛“大地震”。但米舒斯京的新闻秘书表示,米舒斯京数周前就已限制社交,会议均以在线形式进行。尽管如此,所有与他有过面对面接触的人都将接受隔离和进一步检测。
如果一切按照最初的设想,5月9日,俄罗斯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庆祝二战胜利75周年。在此之前的4月22日,俄罗斯已对宪法修正案进行全民公投,普京大概率将在2024年继续参选,理论上可担任总统直到2036年。但此时的俄罗斯,却是这样一番景象:截至5月13日,俄罗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11天新增破万,累计确诊病例升至242271例,接連超过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成为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第二多的国家,排在美国之后。
尽管疫情依然严重,经济却等不及了。5月11日,普京宣布,从12日起全俄结束带薪休假,各地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恢复经济活动创造条件。普京强调,针对疫情的限制措施将不会很快取消,而是要在严格遵守防疫措施的情况下逐步取消。
5月19日,俄罗斯媒体报道,米舒斯京恢复良好,重返工作岗位。
5月25日,普京结束自我隔离,接见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别洛泽罗夫。这是普京自4月初以来首次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工作会晤。
第二天,普京在与国防部长绍伊古举行视频会议时表示,专家认为,俄罗斯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已经过去。同一天,他还宣布将在6月24日举行因新冠肺炎疫情推迟的胜利日阅兵。
新“震中”巴西:总统说“巴西人永远不会生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南半球进入冬季,加剧了新冠病毒的传播,截至北京时间5月23日7时,巴西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33万例,其中死亡超过2万例。巴西超越俄罗斯,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疫情国。
现年65岁的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成为众矢之的。2019年1月,他效仿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巴西优先”“让巴西再次伟大”等口号,被外界称为“巴西特朗普”“热带特朗普”。与特朗普“保经济保连任”的防疫对策如出一辙,博索纳罗也反对社交隔离。
“如果我感染了新冠病毒,不会有任何感觉。”在2020年3月24日晚的电视演讲中,博索纳罗轻蔑地将新冠肺炎称为“小流感”。五天后,他又对首都巴西利亚的一名烧烤小商贩说:“我们需要工作。有人会死亡,那是由上帝决定的,我们无法阻止。”
在“保健康”与“保经济”之间,巴西总统选择了后者。5月13日,巴西经济部发布报告预测,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下跌4.7%,出现120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据预计,巴西已有1000多万人失业,失业率由2019年的11.9%上升至17.8%,人均工资将下降8.6%……
博索纳罗不断曝出惊人之语。3月24日,他说:“巴西人永远不会生病,即使跳入下水道,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4月19日,博索纳罗走上街头向他的支持者示好:“你们是捍卫个人自由的爱国者!”4月29日,当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超过8万例时,舆论普遍质疑博索纳罗,他反驳说,这“应该去问圣保罗州州长”。
5月9日起,巴西为新冠肺炎死难者哀悼三天。当天,博索纳罗被曝光驾驶着摩托艇在巴西利亚的湖面上冲浪。5月17日,博索纳罗又走出总统办公室,跟数百名支持者集会高喊“我们要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巴西社会的分裂与对立。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一些愤怒的巴西民众站在阳台上,一边敲锅一边高喊“总统滚蛋”。2020年5月14日,博索纳罗的民意支持率下降至39%,创下1985年巴西结束军政府统治以来的历史新低。
总统带头冲击“禁足令”,巴西民众也对防疫政策逐渐疲倦。3月,实施隔离政策之初,圣保罗州有超过60%的居民配合在家中隔离。到了5月,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外出。按照圣保罗州卫生局的计划,最理想的社交隔离配合指数是70%,但该州的居家隔离率大多时候不足50%。
新冠肺炎感染率蹿升,还加剧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围绕“保经济”还是“保健康”的争议。大大小小的黑帮则趁“疫”收买人心、抢占地盘,填补政府内部纷争留下的权力真空。
“既然没有人谨慎对待疫情,那么我们就实施宵禁,谁敢在街上散步将受到惩罚!”3月下旬,在里约热内卢西部“上帝之城”贫民窟,当地黑帮不满政府“毫无作为”,派出马仔拿着喇叭沿街宣传宵禁令。
黑帮还推出形形色色的抗疫政策。据巴西媒体报道,在莫罗贝贫民窟,当地黑帮要求居民每家每天只能有两人出入。
“只有面包店可营业到夜里11时。如今,没有人轻易敢出门,最初是害怕新冠病毒,后来是忌惮黑帮的禁令。”一名当地妇女说,盘踞在首都国际机场的黑帮要求商户缩短营业时间。
在圣玛尔塔贫民窟,以贩毒为生的黑帮向居民免费派发香皂,并在贫民窟的十几个入口贴上画有匕首的告示:进入贫民窟前请洗手。一名社区官员很无奈地表示:“几乎隔三岔五就停水,连矿泉水都喝不起,又让我们拿什么洗手?”
疫情肆虐与“佛系抗疫”已触发“邻避效应”。3月初以来,阿根廷、巴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相继关闭与巴西的边界。5月24日,美国政府宣布,28日起不接受14天内到过巴西的外国旅客入境美国。巴西的危机,不断升级。
“裸奔”中的美国:只能在“病死”和“饿死”之间做一个选择
“它要走了,它要离开了,它就要消失了。”4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再次开启了自我催眠式的回答。尽管他的“病毒4月会消失”的迷之信念已经被现实打脸、“人体注射消毒剂”的诡异想法饱受非议,但这丝毫不影响美国政客将浪费了两个月的疫情应对称为“一个巨大的成功故事”。
变卦总是来得太快。仅仅相隔8天,特朗普在同一地点面对镜头时,突然否决掉“病毒奇迹消失论”,首次承认新冠病毒严重程度超过珍珠港事件和“911事件”。这让原本要解散的“应对疫情工作组”不得不无限期继续下去。
疫苗尚未问世,确诊人数高达数百万,特朗普却急着重启经济了。可以说,重启几乎是在没有任何专家意见和指导的情况下“裸奔”,急于给经济松绑的背后,很可能是以不断攀升的死亡率为代价。3月下旬在白宫形势研究室接受审查的流行病学模型显示,在最好的情况下,新冠病毒还将可能杀死10万到24万美国人。而截至北京时间5月29日,这一死亡数字已经突破了10万人。
4月最后一个周末,加州气温一度蹿升到34摄氏度,像之前的任何夏天一样,加州人赶到了南部几个开放的海滩,顯示封锁令的松动。一周之后,紧随纽约州、新泽西州,加州州长加文·纽森宣布解除封锁令,允许辖区制造商复工。
当地时间5月4日清晨6时,在美国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市一家猪肉加工厂里,戴着口罩的莉迪娅排队进入帐篷进行检查,在确认没有发烧或者其他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以后,得以进入车间。此前,该厂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者达到了800多人,工厂关停两周。
复工后的莉迪娅开始为期两周的第一轮班,但她不乏忧虑。她所在的部门经理在5月1日曾向员工说,车间生产线已经安装了分隔物,上班时务必保持间距,所有员工必须戴口罩。可莉迪娅认为,这也未必百分之一百保障安全。
复工风险很大,但美国民众很可能必须要在“病死”和“饿死”之间做一个选择。
不得不说,美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活动重启是不得已之举。以肉类加工行业为例,如果这些企业不复工,疫情之下出现的美国肉类供需失衡就将加剧。5月4日,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好市多宣布限购牛肉、猪肉、禽肉。此前一周,美国大型连锁超市克罗格已宣布类似规定。
特朗普在白宫的一份声明中说,一些大型肉类加工厂因疫情关闭,这对全美肉类供应链的持续运行构成威胁,损害了国家紧急状态下的“关键基础设施”。为此,他不得不签署行政命令,动用《国防生产法》授权要求美国肉类加工厂在新冠疫情期间继续运营,以确保肉类产品的供应。
与此同时,美国密苏里州、伊利诺伊州乔斯林市等地肉厂复工或未停工,因不戴口罩、肘碰肘操作等防疫措施不到位,相继出现群体性感染。5月7日,关闭又复工的艾奥瓦州滑铁卢市一家肉类加工厂,又发现1031名工人新冠病毒检测为阳性;全美29个州至少170家工厂的工人确诊新冠肺炎,至少45名工人死亡。
这些事件再次佐证了民众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但是不管民众是否准备好,美国各州“复工复产”计划都已开始加速。
抗疫不行,抗议又起。当地时间5月25日,美国非裔男子弗洛伊德因警察暴力执法而死,引发全美大规模抗议。示威者不顾疫情传播的风险,纷紛走上街要求为死者“伸张正义”,美国国旗被焚烧、示威者向警方投掷石块、警方用催泪弹等驱散示威者……美国街头冲突愈演愈烈,矛盾持续激化。
5月29日下午起,陆续有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白宫围栏外,与特勤局特工对峙。他们试图越过路障,冲击特工的防暴盾牌和破坏车辆等。特工则用警棍和辣椒喷雾剂予以回击。直至30日凌晨3时多,冲突才逐渐平息。30日一早,特朗普连发4条推特,他称赞特勤局“昨晚在白宫干得好,不仅非常专业还非常酷。我在白宫里注视着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感到无比的安全”。
截至2020年6月9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达1956527例,死亡人数达110932例,仍然是全球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
各国蠢蠢欲动的“解封”之心
2020年5月4日,在意大利,经历了近2个月的封锁以后,大约有440万人获准恢复工作。
尽管意大利的各级学校尚未开学,但是随着各行各业逐步复工复产,意大利已进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第二阶段,抗疫与恢复经济并行。5月4日,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在一封致国民信中说:“这是一页我们必须用信任与责任书写的新篇章。”比之美国,意大利的现有确诊病例恰是从5月4日这一天开始显著下降的。
巧合的是,还有好几个欧洲国家也把5月4日定为阶段性“解封”的开始之日。
比利时宣布从5月4日开始,建筑业、批发贸易、制造业等非必要行业复工,公园和游乐场开放,允许进行一些没有身体接触的户外运动;自5月18日开始,小学逐步复课,计划实施小班授课和半天课程,初高中只有高中毕业班可复课,每周最多上一两天课;但餐馆和咖啡馆仍将保持关闭。
还有波兰。5月4日,波兰全国的购物中心、酒店、旅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可以恢复营业,但电影院和健身房仍将关闭;全国的幼儿园则从5月6日开始遵照严格的卫生法规运行。
同一天,也是西班牙解封的起始,民众可以出门运动。此前,作为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西班牙于3月14日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禁止民众非必要外出、关闭大部分商铺。
西班牙的“解封”分为三步:5月11日起,疫情相对不严重的地区进入“解封”第一阶段,这些地区的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25日开始,上述地区将进入管制措施降级第二阶段,即可以开放海滩、游泳池,一些学校可以复课,宗教场所接纳人数上限提高至正常水平的一半;按政府计划,进入“解封”第三阶段以后,商店接纳消费者人数可增至正常水平的一半,民众可以跨省流动。
尽管逐步“解封”,西班牙政府依然持谨慎态度。法新社5月22日援引政府发言人玛丽亚·赫苏斯·蒙特罗的话报道:“还有一段长路要走,我们必须继续遵守(保持距离的)社交准则。”
为继续防控新冠疫情,西班牙议会5月20日晚通过政府提交的第五次延长国家紧急状态的议案。
5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开启大规模复工。复工以来,德国多地发生聚集性感染。据德国媒体5月25日报道,德国下萨克森州莱尔地区一家餐馆发生聚集性感染。截至24日,15日当天去过这家餐馆的顾客中,有14人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133名相关人员被强制居家隔离。
5月10日,英国首相约翰逊迫不及待地公布了“解封路线图”,开始逐步放松管控措施,推动复工复产。当天,约翰逊宣布,将设立一个新冠疫情预警系统,如果疫情再次恶化,政府会“毫不犹豫地刹车”。
约翰逊表示,现在英国政府面临的挑战是找到一条前进道路,既能保持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又能减轻封锁措施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要达到平衡非常困难”。
复工伊始,高峰时段英国公共交通已显得拥挤。布莱克浦居民茱莉亚在社交媒体上说:“早7点的公交车已经满载,根本无法保持社交距离,这种情形让我感到很不安全。”
5月第二周,与初夏一起到来的,是各国蠢蠢欲动的“解封”之心。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几乎没有任何专家意见和指导的情况下“裸奔”,急于给经济松绑;单日新增近4000例的疫情发展形势,也挡不住英国首相约翰逊重启经济的焦急;意大利、西班牙、德国陆续打开了商店的大门;在日本,解除“紧急事态宣言”的问题也被搬上了讨论桌……经济已经等不及了,小心翼翼分阶段“解封”大概是各国的底线了。恢复经济与防疫并行,成为接下来全球的新常态。
复工复产的“中国节奏”
疫情之下的复工,首先要做的是如何保障安全。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表示,在5月初复工为时过早、风险过大,“我们面临太多麻烦,特别是新冠病毒检测不足,所以暂时很难重启”。
新冠疫情之下的复工,比之疫情前,并非单纯只有防疫一个变量。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导致的危机,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不同,“2008年的病症比较单一。而这一次疫情导致的,将不仅仅是经济危机,还有恐慌引发的社会危机、政治治理危机以及国际秩序危机,是多重危机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暴发,我把它叫做‘并发症”。
新冠肺炎疫情带有特殊性,尤其对经济活动的“制动影响”特别是人的活动的限制,导致经济上出现紊乱或者中断,这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定义为“大封锁”。这在全球历史上也是破天荒的,因此很难用传统经济刺激措施来促进需求。IMF主席格奥尔基耶娃甚至意味深长地说:“传染病学专家要参与宏观经济预测了。”
中国作为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也是率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除了抗疫得法以外,在复工复产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节奏。
同樣是汽车工厂,疫情之下,位于重庆的长安福特工厂热火朝天忙个不停。车间内,除了零星几名工人戴着口罩操作、巡检以外,整个生产系统由流水线上700多台工业机器人来完成。这就是长安福特的“黑灯工厂”。
春节假期至今,宝武集团位于上海宝山的冷轧车间从没因疫情而停工。原因也在于这里的智能制造已经覆盖全厂——进料关口需要2名工人、锌锅旁需要2名工人、成品出口需要1名工人、仓库需要2名工人,外加1名流动工人——整个车间仅需8人。
富士康打造的深圳龙华“黑灯工厂”,全程可以在熄灯状态下无人作业。
一些中小企业也在寻觅机会。机器人制造商埃斯顿公司透露,疫情过后,一些中小企业更加意识到自动化、无人工厂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拥有完备的工业制造体系,可以实现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以中航工业为例,据统计,其3月初涉及一季度项目交付的零部件供应商复工复产率达到97.6%,产能恢复率为77.8%。从数据上即可看出,确实仍有一些重点项目可能不能确保及时交付,将影响后续的装配。为此,中航统筹协调,成立“外协配套厂家领导小组”,并创新工作模式,在发放特别通行证、车辆安排、零件运输接收和加工验收、价格谈判等方面加强双向沟通,开辟防疫检查和复工复产绿色通道。
有评论认为,中航如此操作,实际上就是根据订单,掌握各类产品复工复产节奏,有计划地如期交付。
有意思的是,IMF在4月初所做的关于疫情对全球和主要国家GDP的影响预测中,把2020年全球总体GDP增长预期确定为-3%,其中发达国家整体约为-6.1%,偏偏对中国的预期是增长1.2%,而2021年的预测是所有经济体GDP都会有正增长,对中国的预测更是达到9.2%。
具体到武汉,据当地发改委投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仅4月10日开工的重大项目就有100个,整体投资约1866亿元,其中既有现代高端产业,又有民生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涵盖基础设施、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这些重大项目投资多、规模大,说明企业看好武汉。同时,项目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多,体现出创新的势头,将为武汉发展注入新动能。到4月中旬,武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实现全部复工,推动武汉经济驶入“快车道”。让人振奋的是,这种向好的势头,不只是简单地重现繁荣景象,更多的是业态创新。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认为,在复工复产之路上,中国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尽管从困局中杀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但对于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国从来都没有丝毫放松;对于社会经济全方位的复苏与发展,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艰巨的任务要完成。全世界,都在看着。
(责编/陈小婷 责校/黄梦怡 来源/《俄罗斯确诊超11万,“钦点”的新总理上任百天即中招,普京长叹一口气:我不惊讶》,阿晔、张晓东、边际/文,《环球人物》2020年5月2日;《巴西抗疫:政治与学科的裂痕》,周小文/文,《南方周末》2020年5月21日;《美国复工,一场“裸奔”?》吴雪/文,《新民周刊》2020年第17期;《地球进入重启模式!》,姜浩峰/文,《新民周刊》2020年第17期;《进一步“解封” 西班牙多地进度不同》,杜鹃/文,新华网2020年5月24日;《英国谨慎按下经济“重启键”》,王慧慧/文,《北京青年报》2020年5月17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