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学视角下珙县苗族蜡染的文化衍生品设计

2020-07-30彭雪梅

工业设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符号学

彭雪梅

摘要:文章从符号学视角下对珙县苗族蜡染纹样进行了设计分析,在解读了珙县蜡染文化属性的基础上,运用设计符号学理论对珙县苗族蜡染的语意、语用、语构、语境四个维度进行了阐释。并阐述了符号学视角下珙县苗族蜡染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流程,希望通过日常产品的设计拓展珙县蜡染的应用,使其融入当下的生活,从而传承珙县蜡染。

关键词:符号学;珙县苗族蜡染;文化衍生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6-0124-03

1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文在实地调研和网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运用设计符号学理论对珙县苗族蜡染进行解析,采用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从珙县苗族蜡染工艺的特点、文化内涵等相关元素中提取能够代表珙县苗族蜡染独特文化价值的素材,融入现代的审美,应用现代的设计手段进行具有珙县苗族蜡染特色的旅游产品创新设计,将传统非遗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论文研究思路见图1。

2珙县苗族蜡染的文化符号解析

作为四川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的珙县蜡染技艺,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珙县苗族蜡染在四川苗族蜡染中独树一帜,是四川蜡染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支。2010年,四川珙县苗族蜡染技艺正式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珙县苗族罗渡乡还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对于蜡染艺术来说,其文化属性主要体现色彩、纹样(图案)、技艺、情景四个方面。珙县苗族蜡染与贵州蜡染不同之处是,颜色固定单一,大多以蓝白两色为主。苗族蜡染图案的纹样主要由自然纹样、几何纹以及其他动物图腾纹样构成,基本源于苗族身处周围环境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家族图腾以及历史传说。历史传说以《妹榜妹留》和《十二个蛋》的传说故事最为重要。在传统制作过程中,传承人在图案上并没有进行在纸上画出构图,而是在心中构思后直接绘制。所绘制的图案都是世代流传下来花、鸟、鱼、几何类等图案。不同的蜡染图案蕴含着不同的寓意。例如苗族人民将蝴蝶视为自己民族的吉祥图腾,象征着对于祖先的敬意,渴望祖先可以保佑自己的后代平安繁荣圈。

珙县苗族蜡染是具有一些特定的平面视觉符号,通过视觉符号构建起来的图案、情景传达了特定的文化特征,因此在珙县蜡染的符号提取上,从图案(纹样)、色彩、技艺、情景四个方向去思考,见表1。

根据表1珙县蜡染文化符号解析中提取的四个文化符号,在进行设计符号转化选取时,由于表中的“情景”是画面概念,设计符号转化时,将“情景”合并于“图案”中考虑。故在设计符号转化产品体现时,以“图案和色彩的沿用与提炼”“材质、工艺、技艺、结构和功能的再现”两种方式为主。

3珙县苗族蜡染的设计符号学解析

通过用符号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探讨珙县蜡染,可以拓宽珙县苗族蜡染在产品上的创新发展。根据设计符号学中的语意、语构、语用和语境四个维度解读设计产物的形态、色彩、结构、情感等,还可以更好地解读产品背后的内涵,如文化、艺术、社会、故事、情境等。因此用设计符号学的四个维度进行解析。如图2。

3.1语意维度

语意主要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从显性语意来说,就是从珙县蜡染的外在形态(即色彩、图案、材料)反映出基本功能;产品设计时,在显性语意方面,可以通过对珙县苗族蜡染的颜色进行移植,对纹样的轮廓通过计算机图像软件进行矢量化分解。隐形语意就是从隐喻的角度深度解释蜡染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社会价值,这一方面往往需要对苗族蜡染有深度研究的人员才能更准确地获取信息。珙县蜡染在纹样方面的寓意,主要是对自然崇敬、祖先崇拜、美好愿望等,具体的纹样的寓意见表2。

由于用户之间的认知有一定差异性,一般选取苗族代表性的、熟知、认可的蜡染元素。例如选择珙县蜡染中的蝴蝶纹、铜鼓纹、桃花纹等,具有珙县蜡染特征的纹样或纹样外观特征的元素。从显性角度设计时,要深度挖掘其背后的代表纹样或者受大众欢迎的纹样元素,从隐性方面设计时,可以让产品本身更具有内涵、更具价值。

3.2语构维度

语构就是蜡染元素结构和蜡染元素表现,是对蜡染纹样的意义设定和纹样组合方式的构成规则。首先,确定蜡染纹样的布局、结构和排列方式;其次,确定珙县蜡染纹样的表现形式(比例、视角);最后,运用语构来了解各要素之間的构成关系,对蜡染纹样认知和内涵进行分析。研究蜡染纹样元素的语构,通过解构、组合、打散、联想、发散、重构等手段来进行设计思考,使其能很好地运用到文化衍生产品设计中。蜡染纹样的搜集及组合形式、造型形态可见表2。

3.3语用维度

珙县苗族蜡染的语用维度主要是从苗族对蜡染技艺的审美标准和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苗族对于蜡染纹样的审美标准主要是:构图饱满之美、造型生动之美、对称均衡之美,并且注重图文组合和视觉效果。在纹样思想方面,主要是对大自然的崇敬、对自然环境抽象概括的自我智慧体现;对祖先的缅怀和崇拜;对幸福爱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表现。在文化背景方面,挖掘珙县蜡染文化价值,并将这种文化转化为现代人能够体会的文化体验。在设计产品时,还需要了解消费者的痛点需求,构造一些体验需求,使之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不只是受外观吸引,更要在过程中感受快乐与美好。

3.4语境维度

蜡染的语境主要是蜡染的使用环境和考虑产品使用者的使用环境。蜡染的使用环境需要联系珙县苗族的生活、工作、状态。简要地概括为视觉风格,就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记录什么样的蜡染纹样。例如,从苗族蜡染服饰中的百褶裙纹样可以看出,其中有代表长江黄河的两条横线及高山的三角纹,反映了苗族人民经历了战乱迁徙、爬高山、穿长江、跨黄河的一段历史记忆,所以蜡染纹样记录了苗民历史。《妹榜妹留》与《十二个蛋》是苗族神话古歌,苗民认为故事中的蝴蝶妈妈是苗族祖先,所以蜡染纹样中有常见的蝴蝶纹、枫叶纹、鸟纹、鱼纹等图案符号都出自于这两个故事。因此,蜡染纹样元素的选取来源于生存的周围环境以及传说故事。在产品语境下,用户产品的使用环境包括蜡染产品使用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社会场合)。

4符号学视角下珙县苗族蜡染的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流程

4.1珙县苗族蜡染纹样元素的提取

通过走访调查搜集了表2中常出现在珙县苗族蜡染技艺中的十种纹样,并且从中分析了纹样涵义、排列方式、造型形态。针对这十种纹样,对当地市民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并选择了出现在蜡染中频率最高且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纹样,具体的数据统计见图3。根据数据的调查,其中大多数当地苗民认为蝴蝶纹、铜鼓纹以及桃花纹样最重要,因此这三种纹样具有代表珙县苗族蜡染纹样的可能。在对三种元素进行设计构思时,需要对上文中纹样的设计符号分析的语意、语构、语用、语境等内容进行理解与思考。

通过选出的蜡染纹样进行图形勾勒、基因提取以及色彩移植。在挑选的三组纹样的十个纹样形态中,以不破坏纹样含义与整体性的为原则,选取单独的纹样形态进行勾勒,并找寻具有共性的认知情感的图形进行延展,并在此基础上,对蜡染纹样进行基因元素的更替转化,衍生出纹样基本形。珙县蜡染纹样的基因提取,见表3。

4.2形态的演变

为了保留珙县蜡染特征及装饰元素的蜡染韵味,结合对蜡染纹样的语构分析,将提取出的三种蜡染基本形运用形状文法的基本法则如剪切、替换等法则及对珙县特色纹样的圆形外观元素进行形状推演,演变过程见图4。最后用色彩移植、技艺再现来进行图形设计转化,设计出文化衍生产品,从而展现出珙县蜡染的技艺。

4.3文化衍生品设计

珙县蜡染文化衍生品设计载体的选取与重塑需要与设计符号相对应,将设计符号融合于相应载体,结合自身蜡染的工艺特质,珙县苗族蜡染文化设计符号有图案、色彩和技艺三类,其中图案、色彩在选取文化产品载体上的应用空间较大,适合多种类别载体的使用,由于珙县蜡染的应用与居家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文化产品载体的直接选取上以生活用品类、首饰饰品类、办公与学习用品类、电子产品与配件类等为主;在载体的重塑方面,结合文化衍生产品结构、功能等因素,将蜡染纹样图案进行再造,使之与产品有机融合,实现载体的重塑。对于技艺,在选取文化产品载体方面,将技艺与产品实现的形态、功能相结合,进行载体的重新塑造。

5符号学视角下珙县苗族蜡染的文化衍生品设计实践

产品一:手机壳。产品蜡染采用以圆形排列方式,使聚焦中心定位蝴蝶纹,以此展示苗族蜡染的传说故事。整体布局也是体现了珙县蜡染的构图特点。整体来看,造型生动,對称均衡,疏密交错,富有韵律变化和节奏感,如图5(a)。

产品二:鼠标垫。由于铜鼓纹本身带有太阳纹,太阳纹的光体是铜鼓装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且具有无限向外的放射感。而光体外以环圈为辅助装饰,如一个旋涡纹样又向内聚拢。整体的视觉效果强烈而且冲击力强,吸引着人们对它的探索。因此,结合鼠标垫的形状的可变形,且符合铜鼓纹外形,恰好可以以此作为蜡染铜鼓纹的产品载体,如图5(b)。

6结语

珙县苗族蜡染作为四川代表性的蜡染面对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遭遇到发展瓶颈。我们应根据当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创新设计出既体现现代性,又兼具传统文化属性的文化衍生产品。采用设计符号学理论对珙县苗族蜡染进行解析,提取出珙县蜡染的文化基因,设计了二款现代消费品,为珙县苗族蜡染创新改革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照,不仅传播了珙县蜡染技艺的内涵和地域特征,而且也延续和发展了珙县苗族蜡染技艺。

猜你喜欢

符号学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法律翻译对等研究
符号学理论初探
符号学的得与失——从文本理论谈起
电视剧《走西口》的符号学意义
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