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3DMax》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07-30温宏岩

工业设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岗位

温宏岩

摘要:文章基于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和室内设计专业《3DMax》课程模式与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立足于企业岗位需求,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授课方法与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在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方面的表达能力与应用能力。使教学目标更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发挥软件类课程易于对接企业项目的优势,从而强化学生在空间设计类职业岗位群中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3DMax》课程;教学改革;岗位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6-0058-02

1《3DMax》课程教学概述

《3DMax》课程是高校建筑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融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实操性课程,也是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工作岗位的支撑性课程。在《3DMax》课程中,主要通过对该软件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建模方法、灯光与材质运用以及室内外效果图渲染等专业技能,为将来从事空间设计领域工作提供感性和理性认识以及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在《3DMax》課程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中应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应注重高职院校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着眼于学生专业岗位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设计工作岗位。

2高职院校《3DMax》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模式单一导致无法满足企业岗位需求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3DMax》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设计只停留在课堂中,很少接触市场,课程设计构思没有为大众服务的意识。教学方法中缺乏“项目化”教学的模块形式,在《3DMax》课程教学环节中较少地把建模命令带入场景化进行讲解训练,忽略对空间结构知识的穿插讲解,在场景材质与灯光表现环节过于注重软件技能表现,忽略设计能力与设计思维的系统性训练,使学生缺乏对空间关系的认知与理解,学生进入企业岗位实习时无法运用《3DMax》实操来解决实地项目问题。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学生缺乏系统性的项目设计能力,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无法建立长效机制的教学模式。

2.2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从而缺少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目前,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考察调研,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在《3DMax》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安排与课程衔接两方面。部分高职院校把《3DMax》课程内容的重点放在基础命令的训练上,学生在《3DMax》软件学习中只注重建模块面技巧、材质的赋予和灯光的运用来进行空间效果图的表达与呈现,忽略了对空间设计的认知与思考,无法举一反三地带入实际项目进行运用。另外,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3DMax》课程具有艺术与技术融合的特点,许多院校《3DMax》课程与其他相关设计课程衔接不到位,忽略了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是融多学科、多文化、多行业的学科形式。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将《3DMax》课程仅作为一门基础性实操课程,在教学中忽略了与《三大构成》《手绘快题》《人机工程学》等前期基础课程知识的关联延伸,以及缺乏对《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酒店空间设计》等后续专业性课程的相互衔接,导致学生在学习《3DMax》软件后无法举一反三地运用到空间设计项目实践中。

3.高职院校《3DMax》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采用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采用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校内工作室为平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求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参与实际工作。将《3DMax》课程教学划分为建模技巧、灯光与材质和渲染表现三大项目,按照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每个工作任务设定相应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使教学不再停留于抽象的理论层面。通过“项目化”教学重新优化《3DMax》课程结构,将项目任务融入课程教学模块中,在基础教学环节对学生技能表现与学习素养进行综合评价,按其评价结果进行分组,形成组员能力互补的团队结构。课程结构的优化使教学目标更契合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学生在企业岗位中能够运用《3DMax》软件来解决实地项目问题。因此,“项目化”教学模式有利于《3DMax》课程以教材为中心转向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工作室为中心,以教师主讲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协作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中来,从而形成多维度的课程教学模式(如图1)。

3.2培养学生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

《3DMax》课程教学思路应从职业能力需求出发,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课程教学每一个环节。根据甲方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设计内容,按照室内设计岗位工作流程、设计规范及行业标准完成设计任务,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使设计方案符合甲方要求。其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为:(1)项目调研能力,信息敏感度和总结能力,团队合作精神;(2)思维逻辑与分析能力,总体规划能力,方案设计能力;(3)运用创意思维方法进行创作;(4)方案深化能力,空间表现能力;(5)施工图设计能力,提案表述与沟通能力,归纳与评价能力,作品完稿能力。《3DMax》课程教学团队应定期带领学生到企业,考察建筑和室内设计师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目前,市场上许多建筑和室内设计公司岗位分工远没有像学科分工那样仔细,学生需要具备职业岗位群的适应能力,需要充分理解空间设计项目案例处理全流程,如图2。因此,在《3DMax》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企业需求的岗位能力进行系统化实操训练,发挥软件类课程易于对接企业项目的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3.3加强《3DMax》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

目前,运用3DMax软件制作室内、外及建筑效果图已成为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3DMax》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空间设计的认知与思考可以通过软件中块面变化、材质赋予和灯光运用来进行表达与呈现,能够直观检验学生对知识要点阶段性掌握情况。另外,《3DMax》课程在其他相关设计类课程中起到关键衔接作用,有利于《手绘快题》《人机工程学》《CAD》《Photoshop》等相关前期课程的延伸与提高,更有利于《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酒店空间设计》《建筑漫游》《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如图3。从3DMax在室内设计应用案例来看,建模、材质、灯光、渲染表现,分别是空间效果图场景制作流程的不同阶段,但从企业岗位特点来看,这几个阶段是属于前期设计方案范畴,需要与后期实地施工进行对接,同属一个团队,只有协同工作,才能使项目有序进行。因此,《3DMax》课程应借助自身实操性特点加强空间概念设计与实地施工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

《3DMax》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应有效地采取教改措施,针对性地解决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因素,使3DMax软件教学与其他相关设计课程紧密衔接,使教学目标更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发挥软件类课程易于对接企业项目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任职要求来构建课程体系,建立“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合作化”的指导模式,“规范化”的课程管理,“精细化”的过程控制,“公司化”的考核方式等,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从而突破高职院校软件教学的发展瓶颈,为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相关软件实操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空间。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岗位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