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研学旅行的价值思考

2020-07-30汪洋

科技视界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文旅研学旅行

汪洋

摘 要

我国于2018年通过机构改革,将原文化部和旅游部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之后,开启文旅融合新时代的征程。图书馆在这一背景下,依托自身的深厚文化资源,可对国家提倡的“研学旅行”做出相应的贡献,本文对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研学旅行提出一些价值思考。

关键词

研学旅行;文旅融合;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58.2;G25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18 . 51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依据方案,2018年4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成立。同年9月,标志着文化和旅游机构融合正式推进的《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公布,宣告开启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新时代到来[1]。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提倡“游中学”“学中游”的研学旅行悄然兴起,为许多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场所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图书馆就是其中之一。

1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研学旅行的发展机遇

国务院于2013年正式颁布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2013-2020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引导职工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适当的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也可以适当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要“逐步推行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2]。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以“教基〔2016〕8号”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3],确立在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当中加入研学旅行,成为我国研学旅行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的标志。成立于2017年5月的“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发布《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倡议书》和《中国研学旅行联盟红旗渠宣言》等一系列倡议书,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主流媒体开始纷纷聚焦这一由国家主导的新生事物[4]。

研学旅行是知识学习与文化旅行的深度融合,既要强调旅行的本质特性“游的乐趣”,也要注重行程安排中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收获,实现寓教于乐。研究视角可扩展到全域旅游,用“文化+”的指导理念来发展研学旅行。在此过程中,旅游是手段,教育是目的。将“研”的探究性、实践性与“行”的体验性和游乐性充分结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层次的学生对研学旅行的需求存在着个体性差异。为了促进研学旅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政府部门的政策主导、学校的积极开发和组织实施、家长的乐于配合、学生的主动接受等不同的层面进行设计,综合考率不同群体对研学旅行的个性化需求[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中,中国国家图书馆被列入其中[6];2018年11月9日,在湖南省公布的 48 个首批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也被列入其中[7]。从各级政府的顶层设计可看出,图书馆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大可有所作为。

2 图书馆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

在文旅融合时代,图书馆研学旅行是顺应时代发展,在图书馆充分发挥对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承功能基础上,面向社会大众开展的新型服务。图书馆依托原有优势,已主动开展与研学旅行相关的阅读推广活动,成效初显;同时,由于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还处在探索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因素。

早在201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者有立体阅读的体验,国家图书馆就开启“阅读之旅”活动,将展览、讲座、读书沙龙、游学体验有机融合,以图书馆为起点,延伸阅读体验[8]。为顺应文旅融合发展趋势,长沙图书馆在图书馆界率先开展探索性实践活动,于2018年4月发起“阅天下·邂逅图书馆之美”的阅读推广活动,活动号召一经发出,全国上下共有60余家图书馆积极响应参与。活动秉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秀文化理念,旨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创新性拓展思路,以大家熟知却并不见得熟悉的“图书馆”旅游路线图,以游学行天下的方式,让更多的普通大众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的优质资源,以全新的方式推动阅读。参与读者可以通过图片分享、游学体验笔记等多种展现形式,将旅行、学习、阅读、实践体验充分融合,走书中路、感书中意、在活动中真正践行“知行合一”。该活动通过选取全国各地具有特色的图书馆,组织参观,让参与者实地感知我国图书馆届丰厚的、具备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在此行浓厚的阅读氛围下,不同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均给参与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

2018年11月,图书馆界举办研学旅行重量级活动——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文旅·融合·创新——首届海淀区研学旅游季”开启[9]。该活动依托于根基深厚的中华文明,致力于打造文化資源和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与创新性,是贯彻落实“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

3 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优势

3.1 场馆建设的可观赏性

我国众多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民间图书馆,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更以其独特的场馆建设成为颇具个性的旅游吸引物,成为文化旅游当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于2017年10月对外开放,建筑理念先进,科技感十足,从场馆设计中体现出“书山有路勤为径”的中华文化,通过“滨海之眼”等独到设计,打造震撼的视觉效果,迅速成为影视剧的热门取景地和旅游达人钟爱的网红景点,直接促进滨海新区的旅游业发展[10]。

2018年 9 月,美国时代周刊将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列入“2018年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首位[11]。

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中国一流学府图书馆,也曾因为其独具匠心的空间设计斩获多项建筑大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圣殿。

由高晓松打造的杭州晓书馆、位于云南腾冲的和顺图书馆等各具特色的民间图书馆,也已成为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去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3.2 特藏文献的不可替代性

图书馆届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是原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提出的“无特藏,没文化”,在各图书馆资源高度同质化的时代,每个图书馆,都在追求本馆特藏文化的建设,有从本校学科特色入手进行建设的学科特藏,如中山大学的徽书文化特色馆藏,桂林旅游学院对旅游类出版物的积极收藏;有从地方特色角度切入的、以收藏地方特色文献的特色馆藏建设,如各地图书馆收藏的本地政府文件;也有如上海市图书馆的家谱特藏、广州图书馆的纪录片特藏等不同的特藏文化。图书馆特藏资源的建设,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形成本馆区别于其他馆的、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独特性的馆藏资源,这对于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对抗,可以给旅游者提供完全不同的文化大餐和文化享受,对于希望将“研”“学”结合的旅游者而言,具有特藏文化资源的图书馆,将成为研学旅行中最明智的选择之一。

3.3 丰富信息资源的服务性

傅宝华(2010)认为,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应为本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支持[12]。图书馆本身具备资源建设能力。有别于网络上铺天盖地、让人无从选择的海量信息资源,图书馆具有通过自身信息资源建设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可以对所属地区特色景点的文化进行充分价值开发。在我国和国外的很多地方,图书馆不仅成为普通大众心目中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既是当地文化的象征,又是获取当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信息的最佳选择。研学旅行的本质,是将研学有机结合,从当地图书馆获取关于属地准确的文化经典信息,有利于帮助旅游者从客观的角度了解当地旅游的全貌,进行有深度、探究式的研学旅行,达到研学旅行的目的。

3.4 有效提升读者信息素养的教育性

近年来,信息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与普通民众密切相关的问题,从2020年初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看,疫情暴发之后,民众获取信息源的手段、方式和对信息真伪程度的判断,均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年10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代号为3195-W9-P的“国家信息素养宣传月”议案[13],可见信息素养教育对民众教育的重要程度。提升民众信息素养,也是图书馆一贯以来的核心业务。图书馆有条件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利用本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创新性开发出科普性强、适合普通旅游者的信息素养小课程、小视频,提供短小精悍的课程教学,致力于提升民众信息素养,增强对不良信息和非正规渠道信息来源的辨别能力。民众也可在旅行途中,使用专业检索方式和检索手段,使用“旅途省钱小窍门”、“旅游优惠信息检索”等知识,实现研学旅行“游中学”“学中游”的初衷。

3.5 对旅行者国际视野的开拓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图书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得益于国家经济快速腾飞,取得巨大的建设成果。我国现有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拥有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先进人工智能服务体系,以共享为前提的公共使用空间,其所展现出来的文明先进程度,已经居于世界图书馆发展前沿水平,不仅能让我国民众产生相当的自豪感,也能让旅游者不出国门,就可以享受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才能拥有的图书馆免费服务,对于开拓旅行者的国际视野,充分了解图书馆的技术发展前沿,是其他的旅行方式无可替代的,也是符合“研学旅行”指导精髓的。

4 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面临的挑战

4.1 对图书馆的旅游资源整合能力是一种考验

图书馆是文化遗产的坚定守护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承担起保存和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责任,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其具备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智能化现代服务、颇具吸引力的場馆建筑、特色馆藏资源,构成极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如何对拥有先天优势的吸引物进行创造性整合,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市场开发出独特的文化路线,做好图书馆的旅游营销,在保障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外,打造研学旅行的优质产品,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4.2 对提供研学旅行服务的馆员能力要求较高

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馆员的服务水准。馆员的知识结构、学科背景、沟通能力、应变能力,都对研学旅行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现有图书馆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既有能够提供高水平参考咨询服务的学科馆员,也有因工作年限过长、思维相对固化的馆员,在对研学旅行者的接待安排上,如若动用学科馆员,可能会对图书馆的核心业务造成影响,如若不用,研学旅行中的知识输出服务也将大打折扣;如果采取聘请图书馆外部人员的模式,进行研学旅行服务,又失去将图书馆作为研学旅行目的地的意义。因此,对图书馆提供研学旅行服务的馆员的培养,也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图书馆研学旅行需要解决的问题。

4.3 对图书馆主业是否形成冲击尚不确定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政府宏观政策积极支持的环境下,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研学旅行如果快速发展起来,图书馆研学旅行对图书馆资源建设、信息素养教育和阅读推广的主业是否会形成一定的冲击,尚需要时间进行验证。对于种种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在变化中寻求规律,找到文化保存、传承与文化服务于当下教育之间的耦合点,通过长期的磨合与探索,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图书馆倡导的自由、平等核心价值理念,让我国的文化机构更好地服务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普通民众,让更多的人享有获取优质信息资源的权利。

5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研学旅行发展的探索方向

5.1 探索“图书馆+”模式的研学旅行资源开发

图书馆的建设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是对所在地经济的一种侧面反映,经济发达、文化需求旺盛地区,图书馆的使用率和为居民的服务程度较高,图书馆在进行研学旅游资源开发和整合过程中,可以考虑与周边景区景点相结合,尤其是“动”与“静”结合,“阅读”与“运动”结合,倡导“强健体魄、滋养灵魂”的研学旅行模式,探索“图书馆+”的文旅融合新途径。依托自身信息资源丰富、数据分析能力强等优势,以相应研学旅行主体需求(如中小学生)为导向,将本馆资源中对读者吸引力大、科普性强、个性化特征突出的资源进行梳理整合,运用旅游营销观念,打造易于宣传的研学旅游品牌。优先考虑将图书馆所在地的文化旅游资源与本馆特色资源有机融合,构筑一站式研学导览服务,发挥图书馆的公信力优势。通过对到馆旅游者的服务体验反馈收集机制,迭代产品,找到本馆研学旅行服务与旅游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5.2 招募志愿者提供研学旅行服务

研学旅行,意在旅行途中,通过实地的参观体验,加深学习体验,立体化知识,形成比单纯的文字阅读更丰厚的学习体验,因此,提供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的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尤为关键。针对提供研学旅行服务人员的能力问题,图书馆可以创新思维模式,将研学旅行服务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有机融合。图书馆所在地的市民和大学生,既可以是研学旅行服务的受益者,也可以是研学旅行服务的提供者。志愿者有利于从普通读者和研学旅行者的视角出发,提出有建设性的服务建议,不断促进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图书馆应当加强与当地市民和大学生的联系,以阅读为契机,以活动为纽带,开发研学旅行志愿者服务,让更多热爱阅读的人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推广图书馆,通过读者身份的转变,开启更多元的阅读体验,以“图书馆员+志愿者”的模式提升创新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研学旅行体验。

5.3 图书馆需要坚持主业的良性发展

资源建设、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的三大业务,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愿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研学旅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开发研学旅行产品,丰富研学旅行层次,加深研学旅行内涵建设,让以教育为首要目的的研学旅行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和效用,但这绝不意味着图书馆需要放弃或淡化主营业务,图书馆应当坚守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免费开放,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入馆读者,做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主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5.4 提倡研学旅行主体多元化发展

目前的研学旅行,多提倡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也有部分学者对大学生的研学旅行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我们还应提倡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的开始时间提早到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大脑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如果能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对其进行正向引导和教育,有利于及早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也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立体化教科书中的知识,加深对今后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家庭为单位的研学旅行,相较于由学校集体组织,可行性更强,更易实施,对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以家庭为单位的出行,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促进效果也将更为突出。

5.5 注重特色馆藏建设,加强营销宣传

一方面,加强特色馆藏和特色空间建设,通过学习和训练不断提升馆员素质,转变思维方式,积极创新,通过内涵建设打造匠心独具的研学旅行空间,从全域旅游视角加强图书馆研学旅行与本土旅游资源的结合,打造研学品牌的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图书馆“研学旅行”营销宣传,开展有影响力、能够展现地方特色和馆藏优势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更多以“研学旅行”身份到访的读者。

我国自古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优良文化传统,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为研学旅行的兴起和发达,提供丰厚的土壤,图书馆在研学旅行中,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文化保存者和文化传承者的重任,坚持文化自信,守护文化成果,为全域旅游和“大研学旅游”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子峰.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0):18-24.

[2]葛戈.研学旅行文献综述[J].区域治理,2019(44):251-253.

[3]教育部.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12/t20161219_292360.html,2016-12-19/2020-4-20.

[4]林州市新闻中心.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在林成立[EB/OL].http://www.linzhou.gov.cn/sitegroup/root/html/ff8080814486e89f0144950c45400114/d62fe07884ce4144a159918199fea97d.html,2017-06-02/2020-04-20.

[5]李先躍.研学旅行研究综述及探讨[J].高教学刊,2018(24):191-193.

[6]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811/t20181106_353772.html,2018-11-01/2020-04-20.

[7]长沙晚报掌上长沙.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发布长沙有30个(名单)[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610730399064699&wfr=spider&for=pc,2018-11-09/2020-04-20.

[8]中国文化报.国家图书馆:“阅读之旅”启程.[EB/OL].http://www.etjbooks.com.cn/show.aspx?GENERALID=5761&NodeID=4.2011-04-26/2020-4-20

[9]中国国家图书馆.文化牵手旅游开启融合新篇章[EB/OL].https://www.chnlib.com/News/2018-08/717475.html,2018-08-06/2020-04-20.

[10]刘景樑.文化滨海·时代镜像——感悟滨海文化中心的设计营造[J].建筑,2019(06):48-51.

[11]网信滨海.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荣登美国《时代周刊》“2018年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榜首[EB/OL].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QD8CB9M0514U96D.html,2019-08-29/2020-04-20.

[12]傅宝华.公共图书馆利用地方文献为旅游经济服务探究[J].图书馆学刊,2010(2):62-64.

[13]黄如花.信息检索[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文旅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研学之旅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