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探索

2020-07-30梁洪亮

科技视界 2020年18期
关键词:双师应用型课程体系

梁洪亮

摘 要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就是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做精做强教师教育。通过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创新教育实践模式,提高学生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优质师资。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5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18 . 39

2015年10月,国家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此后地方本科院校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积极向应用型转变,一大批地方高师院校也纷纷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就高师院校的转型发展而言,教师教育一直都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并到中小学进行实践锻炼,本身就属于应用型的一种。地方高师院校的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基本都是以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培养,经过系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师范类专业知识,并且与地方中小学进行校地合作,平时要到地方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还要在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个学期的教育专业实习,这完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所以师范专业就是应用型专业。因此,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就是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就是要把教师教育做精做强,坚持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充分发挥传统的师范教育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基础教育合作,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卓越教师。但目前地方高师院校由于实践教学的弱化,导致师范专业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学技能水平不高等,不能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因此,作为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该如何以需求为导向,坚守地方传统师范特色,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一个重要课题。

1 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1.1 教育实践弱化,理论与实践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准教师”的临床实践问题,致使高师生的教育实践知识欠缺,教育实践能力偏低;实践课与理论课相比微乎其微,虽然设有社会教育调查、教学观摩、模拟教学等活动,但多数都流于形式,没有实效[1]。我国大部分高师院校基本上都是在大四阶段安排8周左右的教育实习,而教育理论课程教学基本上都是在大三已经完成,学习教育理论时没能有效结合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所学教育理论不能及时应用到教育实践中,直接导致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1.2 “双师双能型”师资匮乏

地方高师院校传统意义上的基础学科和教育心理学科的教学教育目标设定,直接影响着实践和实用型专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是导致实践型和应用型师资匮乏,这无疑会弱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由于受“地方”因素的影响,地方高师院校引进“双师双能型”师资困难,即便引进一些新教师,也基本上都是学术型的博士,几乎没有学科教学的博士。原有教师大部分都是师范专业毕业,他们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自己所教课程已轻车熟路,缺乏转型的主动性,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教学,况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没有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经历,对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及中小学教学实际不甚了解,这就造成这部分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不到位,弱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的匮乏势必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创新实践教学的探索

2.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对于地方高师院校,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应遵循以下原则:(1)突出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培养方案要突出应用,科学设计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既要满足大部分学生就业、创业的需要,又要满足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2)能力为本。要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就业岗位能力和专业特点,充分听取基础教育与教育管理等部门专家建议,重新描述教师教育专业便于评价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并根据岗位通用能力与教师教育专业能力,确定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明确课程逻辑关系,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3)优化课程。为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方案修订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注重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通过“减、并、借、增”等方式,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整合,构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型课程群。(4)强化实践。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师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增设分散和集中实训环节,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就业能力。

2.2 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在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中,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教育的转型发展,关键在于建立一支具有基础教育实践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3]。目前,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理论教师很少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缺乏基础教育实践经历,基本上都没有基础教育实践经验,而中小学实习指导教师虽然有较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但多数基础理论比较薄弱,不能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指导学生教育实习和实践。地方高師院校理论课教师与承担学生实训的中小学教师相分离,必定会影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商丘师范学院作为豫东的一所地方高师院校,以转型发展为契机,采取政策导向,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向应用型转型,积极推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该校根据教师教育专业的需求,通过把基础教育一线名师“请进来”,在岗教师深入中小学一线“走出去”的方式,以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逐步优化。一方面,聘请商丘市教研室教研员、商丘市名师工作室成员为兼职教师,参与师范生日常课程的教学,给学生做专题讲座,指导他们校内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借助近几年该校承担的“国培计划”项目、“省培计划”项目,充分利用省内外一线优秀教学名师、优秀教研员给国培学员上课的机会,让师范生旁听这些国培专家的国培课程,聘请这些国培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指导师范专业学生的教育研习。再一方面,学校制定如给予资金奖励、评职称加分等激励措施,鼓励师范专业教师到商丘市及其周边中小学教学一线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挂职期满,通过学校考核认定为“双师型”教师资格。目前,有些专业如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已几乎全部都有了一线基础教育实践的经历,具备了“双师型”教师资格。

猜你喜欢

双师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林秀娟 茶业“双师”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