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
2020-07-3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世界永恒的主题。珍贵的自然资源,对人类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湿地是介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是滋养世间万物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小”家,更是全球多样性物种的“大”家。据记载,全球超过40%的物种都依赖湿地繁衍生息,是当之无愧的“生命摇篮”。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储碳库”和气候变化的“调节器”,是全球生命共同体温暖的港湾,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复归人与自然生命使命的本真位置,维系主客体的和谐共生关系,进行全面湿地保护是新时代我们要肩负的生态使命。
湿地是给养自然生命长青的默默守望者。覆盖全球的湿地为人类和自然界带来巨量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命通道和生态长廊。目前,国际上已认定的国际重要湿地2341处,总面积达25242.4万公顷,我国湿地总面积达到694.9万公顷。湿地不但滋养野生动植物,而且还为人类抵御不可预知的生态风险。
湿地是维持多样物种的“给养池”。它维持和调节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平衡,为人类休养生息提供资源池。目前,我国已指定的国际重要湿地有57处,自然湿地面积达300.10万公顷,湿地植物约2114种、湿地鸟类约240种,湿地植被覆盖面积达173.94万公顷。湿地还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据全国第一次湿地普查,我国湿地高等植物共有225科815 属2276种,对维持野生植物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是抵御自然风险的“哨兵站”。它拥有天然“储水”与“吐水”的转换器,为人类抵御风暴、缓冲干旱等。比如,湿地中的红树林就是优秀的海岸卫士。2004年突发印度洋海啸,红树林消解了海啸的强大杀伤力,使距海岸仅几十米远的172户家庭躲过噩运,而周边12个国家和地区,没有红树林的眷顾伤亡惨重。自然灾害来临,湿地总能为人类“吹哨”预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湿地是生态自我净化的“除污池”。它自备强大的生态“免疫”系统,为人类降解、转化工农业产生的污染物。譬如,芦苇、水湖莲等能有效沉淀杂质和有毒物质,湿地中的微生物又能将之分解吸收、消除污染、净化水质,保全人类正当利益。此外,湿地还是哺育人类生命的“储备库”,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原材料、矿物质等。同时,它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储碳库”,其强大的“固碳”作用,影响大气温室气体的含量变化,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速度,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盟友。
人与湿地关系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尽管湿地对全球生命可持续发展有重大贡献,但人类非理性的开疆拓土、填海造田,拓展出大量农业空间与城市空间,日益挤占蚕食了湿地的生存空间,致使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人与湿地关系由“唇齿相依”走向“唇亡齿寒”。
多方利益羁绊,致使湿地生态系统“透支”。人们狂热的逐利之心,导致发展观的野蛮扭曲,造成湿地严重滥用。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声明,湿地丧失速度比森林快3倍。从1970年至2015年的45年内,全球约有35%的湿地消失。而据我国两次(1995—2003;2009—2013)全国湿地资源普查结果对比,我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减少率为8.82%。单纯从数据上看流失湿地面积的数字,有人不以为意,但近些年频发的生态灾难已折射出,大自然对人类的“欠账”行为正进行清算和报复,“蝴蝶效应”“连坐效应”的生态风险已嵌入人类世界。
违法成本低效,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亏空”。城市扩张的巨大收益与蚕食湿地空间的惩罚成本对比,更加剧了湿地功能的恶化走势。世界自然基金会在过去20年,对全球16000多个动物种群进行监测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物种消失速度是数百年前的100倍到1000倍。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1998年期间,围垦湖泊面积达130万公顷以上,因围垦而消失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生态风险已暗潮涌动。消失湿地的原有生态功能荡然无存,野生动植物物种趋于濒危边缘或绝迹,生物种群结构失衡,次生风险已转嫁到人类自身。
监管缺位越位,导致湿地生态系统“赤字”。人们对自然无底线的巧取豪夺,不作为、乱作为以及监管缺位,致使湿地污染触目惊心。人们肆意排放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有机污染物、石油类、重金属、有机氯农药等不间断浸入湿地,造成湿地负荷运转,各项功能紊乱,使本应生机盎然的湿地变成死滩。此外,过度捕捞、极端气候也造成湿地功能退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下降或丧失,食物链、生态链断裂更加剧了生物单一性趋势,频发的洪涝与干旱灾害也在威胁湿地安全。如何“偿还生态欠债”,是破解湿地困局最大的羁绊。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与自然共同的家园。地球46亿年进化史揭示,每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生物连锁反应。人类与自然是荣辱与共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对自然应保持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扭转湿地生态系统承载力弱化的走势,强化湿地全面保护势在必行。
保护湿地,要树立人与自然一体思维。理念是破解湿地困局的向导。顺应自然,是人类该有的正确态度。万物生灵都是自然界的宠儿,一只蝴蝶扇动了翅膀,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也可能是跨越千山万水的灾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真实写照。因此,我们的发展思维必须注入湿地生长空间的考量,像湿地一样思考,尊重湿地的本性,考虑湿地的权利,破除追求无限经济增长的陈旧价值观,全力保护我们的家园。
保护湿地,要推进高质量立法落地生根。立法是解决湿地危机的发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目前,湿地保护没有单独的立法,保护和修复湿地就无法明确界定国家、社会、公民法律责任和义务,尤其是执法尺度上就会有弹性,湿地保护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因此,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提高湿地保护率,提升湿地系统质量,出台湿地保护法是众望所归,湿地之幸。
保护湿地,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度是解决湿地肠梗阻的落脚点。首先,应根据全国湿地布局特征,制定操作性强的湿地保护法规和标准体系,不搞生态政策“一刀切”。其次,应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导向,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湿地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矫正政绩“指挥棒”。最后,以生态正义为落地标尺,探索实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核算制度,实现违法“零容忍”。
保护湿地,要推动合力监管开花结果。监管是保护湿地成效的着力点。深入推进湿地智慧监管,摸清湿地原始数据和动态数据的“家底”,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湿地管理中的运用,提升湿地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要不断创新监管手段,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等非现场的监管方式,加强对湿地潜在风险的跟踪预警,及时干预、遏制和惩处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自觉自愿保护湿地的社会合力。
保护湿地,要推进区域治理互联互通。协同治理是湿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要构建国际政府间的湿地协同合作机制。有些湿地资源跨越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基于保护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水禽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国际区域联动是必然之路。要构建国内区域的湿地协同治理机制。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治理模式,提升协同保护的系统性;形成湿地一体化的空间体系,解决因行政区域划分造成的湿地“碎片化”问题,将分散的湿地重新连点成片,提高湿地治理的协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