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生态资源禀赋 打造乡村旅游名片
——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点绿成金
2020-07-30吴羽
◎ 吴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各地美丽乡村纷纷涌现。如何将保护良好生态与发展乡村产业结合起来,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依托生态资源禀赋,打造乡村旅游名片,走出了一条“点绿成金”的新路。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参与建设的黄龙岘金陵茶文化旅游村鸟瞰图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成立于2017年3月,作为统筹推动全域旅游资源开发运作、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国企集团,主要从事南京市江宁区内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旅游服务、旅游产品和商品的开发及销售、旅游商业地产开发等业务,已形成民宿餐饮、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汽车租赁、生态农业等产业板块。该集团有9个部门,13家控股公司,2家参股公司,还牵头成立了江宁区文化产业联合会、江宁区民宿发展促进会等行业组织。
“小撬动”助推“大繁荣”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作为江宁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特色田园乡村等建设进程的主力军、排头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参与了江宁全域旅游创建的全过程,成功打造了黄龙岘茶文化小镇、龙乡双范精品民宿村、云水涧文化展示中心、溪田田园综合体、金陵水乡钱家渡等一批乡村旅游金名片。
截至目前,共建成乡村旅游道路165公里,建设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1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庄5个、旅游驿站16个,打造出了一批沉淀江宁味道、镌刻江宁记忆、凸显江宁特色的乡村建设新品牌,走出了一条“集体经济强、村民收入高、乡村产业旺、社会效益好”的乡村振兴之路,较好地诠释了国资主导投资建设的“小撬动”,来助推江宁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大繁荣”的新模式。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在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中,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联合当地街道和社区对村庄进行整体开发打造,通过国资注入、街企合作,有效盘活集体资产,带动群众创业就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走出了一条绿色和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自2017年以来,该集团新增旅游服务点57个,累计接待游客390万人次,政务考察1200余次,累计获得“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国家级荣誉6项、“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等省级荣誉26项、市级荣誉31项、区级荣誉59项。
钱家渡村村民将房屋交与专门的酒店运营公司做民宿和餐饮等,来实现资产增值。
天蓝、水清、村美已成常态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将解决实际问题与夯实工作基础有机统一起来,从基础支撑、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入手,整体推进、综合施策,在项目选择和产业开发上坚守生态红线,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持续积累生态“红利”。累计完成环境整治40万平方米,新增污水处理设施35个、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改造高标准农田1800亩、河道清淤13000米、新增造林面积4100亩,全力打造显山露水、添绿增彩的生态空间,使得天蓝、水清、村美成为常态。
自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起,集团始终致力于充分彰显村庄原有生态肌理、山水基底和环境优势,凸显江宁区的乡土气息和田园意境。
一是实施“生态旅游绿道工程”,先后在江宁西部、中部片区实施了“生态旅游绿道工程”,仅在西部片区就建设了总里程约100公里的美丽乡村循环线和45公里自行车专用道,串联起了牛首山、银杏湖、黄龙岘、石塘竹海等多个旅游景点以及14家驿站。
二是实施“村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重点展开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突出乡间小路、景观小品、小型池塘和小微菜园“四小实事”的建设,全面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最终实现“村村是花园、处处是景区、个个创业者、人人富裕户、家家好风尚”的蓝图愿景。2019年7月启动建设秣陵、江宁、湖熟、横溪、麒麟共5个街道、71个社区、653个村庄的环境整治,先后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生态停车场、旅游公共厕所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村容村貌,改善村庄人居环境,集中展现新农村的新风貌和新风气。
三是实施“城乡公共服务提升工程”,不断完善服务配套功能,加大农村光纤宽带网络、4G通信网络深度覆盖和24小时安全监控等配套设施建设投入,先后建成游客服务中心、电商平台、景区办公室(警务室)等各类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景区服务和体验功能,有效推动了农村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产业功能的有机融合,提升了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烟雨朦胧中的黄龙岘金陵茶文化旅游村
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体育+互联网”模式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按照“产业高效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绿色化、产品品牌化、功能多元化”的要求,不断发展壮大农村产业,打造出“农业+文化+旅游+体育+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推动“一产连二产接三产”融合发展。
一是跳出传统农业做大现代农业。坚持引导当地社区和村民跳出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开展经济作物种植和特种水产养殖,提升经济附加值,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行业。以溪田田园综合体为例,通过把分散种植变为“农业+”经营体系的产业发展模式,采用生态管养和喷灌技术进行治理,由溪田公司统一种植,统一以“溪田雨花茶”品牌取得了全国首批非木质林产品认证、中国森林茗茶品牌认证和国际森林经营认证,使茶叶获得出口资质,品牌迅速打响,平均每斤售价已超过千元。
二是围绕“度假经济”做活乡村旅游。利用“农业+互联网”、“农业+文化”、“农业+旅游”等模式,精心打造“亲农”乡村旅游品牌,促进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变。溪田田园综合体在从事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的同时,围绕良好的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集农耕体验、农机观赏、农事观光于一体的特色体验产业;结合177亩生态蔬菜基地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销售量已达50万斤,产值超200万元;结合乡村特色和当地文化传说,开发文化衫、定制茶杯等10余种文创产品,推出了农事体验、垂钓、儿童娱乐等旅游休闲项目,让乡村休闲旅游、研学体验成为一种新时尚。
三是坚持富民为本带动百姓增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本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集团在主动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项目经营的同时,还引入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开发。例如,黄龙岘景区与南农大茶研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将已流转的120亩集体茶园作为试点,加强土壤改良、品种优育、技术革新,建立并推广黄龙岘茶标准化生产体系;龙乡双范民宿村先后引进了大缘文化、茑舍等民宿、餐饮品牌与国学馆、陶笛馆、陶器铺、茶馆等特色文化体验项目;钱家渡景区将村庄内18栋房屋整体出租给择城居酒店管理公司,用于民宿、餐饮、会务、培训等业态经营。黄龙岘村52户村民中,有43户自主经营茶楼、餐厅、客栈、茶乡土特产等特色项目,6户村民将自持房屋交由公司运营,该村农家乐经营户年均收入50万至100万元。
集团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美丽乡村对口援建工作,将江宁美丽乡村开发建设工作经验、运营模式、成熟技术带上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把江宁“美丽经济新模式”复制到青海大通、陕西洛南,与当地协力打造美丽乡村新品牌。
金陵水乡钱家渡景色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援建青海大通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溪田田园综合体的农事观光已经成为当地旅游的亮点
在参与江宁乡村旅游建设开发的同时,集团积极参与长江江宁段岸线19.08公里沿江造林绿化,以及背水面157万平方米生态景观配套项目建设。以构建长江森林带,修复长江岸线生态环境,打造“临江、近江、见江”景观绿地为主要目标,以绿道为纽带,滨水蓝带为核心,将不同的景观节点串联,并将休闲广场、运动场地、活动空间、景观花带等相融合,突出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围绕滨水体验形成空间布局结构,以生态化的设计手法营造独具特色的景观,同时依托新济洲湿地生态和江宁厚重的文化底蕴、滨江临江特色,挖掘了江豚文化、长江文化、历史文化、渔民文化等多重文化特色。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参与建设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环境增优 资源增值 农户增收 企业增效
紧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败”的发展理念,江宁旅游产业集团用资金、技术投入来保障建设速度和质量,并将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贯穿新农村的开发、建设、运营全过程,将当地丰富的农村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转变为经济效益,环境增优、资源增值、农户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誉的多赢局面也逐步呈现。
一是环境增优。集团持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完善以交通、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环境建设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良好发展契机。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偏僻的村庄换了“新颜”,大幅提升了村庄人居环境。例如,黄龙岘村就获得了国家住建部颁发的“2017年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荣誉。
二是资源增值。现在的黄龙岘、钱家渡等村庄已由过去的普通自然村变成了全新的乡村旅游村,土地、房屋等资源都在发生质的变化。街道、社区将黄龙岘村1560亩土地、210亩水面、120亩茶园、3200亩林地以及村内沟坝渠等集体资产作价入股,通过经营、生产及资产增值,该村集体资产由原来的20万元增至2300万元。黄龙岘、钱家渡等村庄原来普通房屋的价值只有10万元,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这些房屋价值已升到200万元左右。
三是农户增收。集团通过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业的投资、经营,搭建农民致富增收平台,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现实画面。一方面,在“农业+旅游”的发展新路径上,农民和村集体加快融入新业态,家门口就业和创业成为现实。另一方面,通过引导扶持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产业链条延伸、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方面找准切入点,不断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内生发展力。
四是企业增效。除当地茶叶、蔬菜、经济作物等农产品收入外,黄龙岘、溪田田园综合体等景区的旅游服务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此外,公司集体资产和资源也有所增加,这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一方面,集团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带动了江宁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集团资产总额达36.64亿元,较成立之初增长了101.54%。
五是政府增誉。随着黄龙岘、溪田田园综合体、云水涧文化展示中心、钱家渡特色田园乡村、茶乡星谷、爱之谷等景区相继对外开放,共接待游客390万人次,分别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第二批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2018年度江苏省水美乡村”等国家、省、市、区级荣誉100余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曾三次对黄龙岘进行专题报道。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建设的云水涧文化展示中心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援建陕西洛南北斗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江宁旅游产业集团不断探索,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振兴,最终实现点绿成金的新路,有一些经验值得一提。
第一,紧扣宜居环境高质量,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使者”。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塑景观,尊重村庄原有的生态肌理、环境优势和农业特色,实施生态改造工程,实现偏僻闭塞小村庄的华丽转变;另一方面还应紧贴民心提品质,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服务和体验功能,有效推动村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产业功能的有机融合,提升了农民居住与游客游玩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二,紧扣特色业态高质量,当好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精锐”。
在江宁及大通、洛南等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开发过程中,该集团以“农业+文化+旅游+体育+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推动了“一产连二产接三产”融合发展。一是跳出传统路径,做强现代农业;二是丰富休闲旅游内涵,做大度假经济,深化“农业+”、“旅游+”等模式,精心打造“亲农”乡村旅游品牌;三是挖掘文化元素,做活文旅产业,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要不断赋予美丽乡村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打造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标识和旅游名片。
第三,紧扣农民生活高质量,当好生态文明建设“富民向导”。
江宁旅游产业集团始终带着“利民”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惠及各方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首先,积极引导村民参与经营,采取“少限多引、少投多扶”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技能培训、外出学习参观等方式给予经营扶持和指导,提升村民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水平。以黄龙岘为例,自主创业的村民比例超过80%,直接带动了1500多名村民及大学生就近就业。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创业户平均年收入超过3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1.8万元增加至8万余元,6年翻了两番,村民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真正受益者。
其次,全力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街道、社区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对当地社区土地、山林、茶场及水域等集体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和运营,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了造血功能,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江宁旅游产业集团另辟蹊径,闯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振兴,最终实现“点绿成金”的新路。但攀登正未有穷期,如何将更多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江宁旅游产业集团还在继续探索之中。
溪田田园综合体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