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家庭资源,让体验式课堂更精彩
2020-07-29邝绮华
邝绮华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其主要的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John Dewey的“learning bydoing”、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的“experientiallearning cycle”、认知心理学家Jean Piaget “theoryof cognitive development”的理论。“体验”一词,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教育学上的“体验”是一种活动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在体验中,学生应亲身经历某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与情感,获得的认识结果。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家长们不同的知识和专业背景,可以成为主题知识和技术的资源。借助家长的不同职业、经历、爱好特长等教育资源,为主题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资料和帮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依托课程标准“开放地组织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
我在教学中大胆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家庭资源到课堂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家庭资源作辅助教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注重从实践、体验中获得新知识”、“重视在生活中认识社会”,其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传统游戏我会玩》这一课是引导学生走向传统与过去的桥梁,体会传统游戏是中华优秀的文化结晶,从而实现文化自信的目标。本课中“爷爷玩过的游戏”中的“挑小棒”游戏只有文字上表述,不但让孩子感觉非常枯燥,而且游戏是几十年前的,年代久远,孩子没有接触过。但“挑小棒”这个游戏体现着过去人们的休闲智慧,也是当时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方式。如何理解“挑小棒”的游戏过程,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为了让学生们了解“挑小棒”游戏,我想到班里的小车同学,他的外公曾经是教师,我邀请了他外公和小车同学在家玩“挑小棒”的游戏,小车的父母为他们拍下的游戏过程的视频。视频中,外公回忆小时候挑小木棒游戏经历,介绍了游戏的玩法,并且有条理地讲述,一边讲述一边和孙子玩,整个过程很清晰。
在上课时,我把视频播放给全班同学看,孩子们在看视频后,马上明白了书本中枯燥的文字内容,在堂上拿出学具盒里的小棒和小伙伴兴高采烈地玩起来,在课堂上体验了一次长辈儿时的传统游戏。这样,我有效地利用了家庭资源,让孩子们快乐地了解传统游戏,开阔学生游戏视野。
1.师:车文韬的外公教的挑小棒游戏很有趣,我们来看一看吧。
2.播放视频后,师:这个游戏你学会了吗?有什么感受呢?
生:外公在家慢慢地教我,我已经学会了。我觉得很开心,觉得外公很厉害,这么难的游戏都会玩,他小时候肯定很多朋友,很开心的。
生:车文韬同学在家跟外公学习,一起玩游戏,他的外公肯定也很开心。
3.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盒里的小棒和小伙伴玩一玩。
师:知道吗,长辈们在和你们玩传统游戏时,会带给他们美好的快樂的童年回忆,也会让他们的退休生活充满幸福的。
这个环节,我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逻辑结构,整合家长手中的资源,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把传统的、优秀的文化渗透到课堂中,文本阅读与家庭生活、传统文化三者有效联系起来,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验文化,接受教育,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亲情意识、感恩意识,达成教学目标“对传统游戏产生兴趣,体会由传统游戏带来的乐趣。”
二、发挥家庭资源的指导作用,深化教学环节
家长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具有专业性强,类型多样等特点,他们的积极参与,有利于课程资源开发。融合家庭资源资源,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通过家长们深入浅出的专业介绍和示范,会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激发了更大的探究兴趣,也唤起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真正成为我们课程的合作伙伴。
这节课中,我请了两位长辈作为活动指导,在深化环节“你玩我玩大家玩”中我这样设计:
1.师:同学们通过采访身边的长辈了解到他们小时候玩什么游戏,有的同学在家里还和长辈玩传统游戏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生:有请小浩妈妈为大家展示“跳竹竿”
3.小浩同学妈妈教授孩子们拍拍子“开、合、开开合合、开开合”,示范跳竹竿
4.孩子们两人小组练习跳竹竿。
这个环节,是孩子们交流完在家采访了长辈小时候玩了什么游戏之后开展的。“跳竹竿”是我国傣族的传统游戏,如何让孩子了解这一传统游戏,并且有效的传承,家长指导活动就可以解决这个教学难点。
小浩外婆小时候就喜欢玩跳竹竿,后来教会了小浩妈妈。小浩妈妈带来了两根竹竿,在现场指导孩子时,先教会孩子们打拍子“开、合、开开合合、开开合”,然后配合音乐《兔子舞》,有节奏地进行现场示范。她再请两位孩子听音乐示范时,台下的孩子们已经兴奋不已,跃跃欲试,接着班里的孩子两人一组,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现场学习了“跳竹竿”,音乐声、笑声此起彼伏。
在谈感受的时候,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纷纷说出自己的体验:“心里很害怕,怕被竹子夹到脚”“觉得非常开心,很刺激”“和同学一起跳,怕拖同学后腿,但很喜欢跳”“我还想再玩一次”。
接着,我再结合“跳竹竿”,用图片、视频向孩子们介绍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饭菜。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他们还会过“泼水节”等民俗知识。
这样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信息的有效交融。老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民俗文化,让学生通过“竹竿舞”的学习,不仅了解、继承了传统的民俗文化,还学到了技艺。同时教育学生学会保护和研发这些民俗文化,让优秀的民族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在这节课中,老师在课内实施活动指导,请家长进课堂,融入家庭资源,起到辅助和指导的作用,会让体验式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葛春庭.开展体验式教学,让课堂精彩纷呈[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8,04.
[2]王娇.体验式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