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中学文言文阅读
2020-07-29梁文庭
梁文庭
根据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强化培养人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接受各学段和各学科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语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这四个维度进一步细化包括“语文理解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发展”,既有基础知识、能力、方法等显性能力和行为习惯,又有情感、态度、思维方式、个人修养等隐性的内在品质。既要求学生能够在现在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又要求学生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素养,既要求学生能够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也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些无疑是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我们经常去思考和尝试的。
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文言文教学。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就不再说明,文言文要教、要学,但是如何教、如何学习,特别是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文言文阅读如何变,是笔者想要分享的。
一、文言文阅读需要厘清的问题
(一)学生对文言文的排斥心理
一直以来文言文都不受待见,因为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晦涩难懂等等原因,高中生对文言文有一种天然的抗拒,还能硬着头皮学一下,阅读一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考要考,真正喜欢的人不多。在当下,网络高速发展,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网络语言活泼多变,百度等搜索功能异常强大,文言文教学面临更多的困难。首先是网络技术能解决文言文翻译的问题。想了解古人的思想,网上一搜索就有翻译版的古文,不必苦读原文,更不必花这么多时间精力苦学文言文基础知识。其次是网络语言简短化、肤浅化、粗俗化等特点,迎合了信息量大的特点和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长期影响下的现代人的阅读往往呈现快阅读、碎片化阅读、浅层化阅读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高中生要静下心阅读文言文则无疑就增加了难度。从网络阅读转到文言文阅读,是由快阅读转变为慢阅读,由轻阅读转变为深阅读,由易阅读向难阅读的过程,需要改变的阅读习惯,甚至是思维的习惯,这些都是巨大的挑战。再则就是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出现一些偏颇。比如说以考试为导向的文言文教学模式,过于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零散的知识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分解了文言文的整体的美感和思辨等魅力。还有就是任务式的背书要求,也让文言文令学生望而生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中生对文言文魅力的感受和认识。文言文教学如何在考试和读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够喜欢读书,又能够考好试、考高分,是老师要努力去寻找的。
(二)文言文阅读教学不等于翻译
认真审视一下文言文课堂状态,我们会发现把古文翻译为现代文应该占据了很多的课堂时间,有些老师甚至是文言文教学等同于翻译古文。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老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把读懂文言文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可否认,文言文的表述与现代文有一定差别,阅读上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突破的文字障碍。但是如何突破,是老师领着学生在课堂上一句句翻译,还是有别的方法?笔者以为这要思考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如果文言文仅仅是为了翻译成现代文,笔者觉得真如前面所讲,找网络搜索一下就可以解决了,更不必在课堂上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可见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翻譯。王荣生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什么是阅读?核心在于“理解”,阅读活动的核心就是理解。王教授还说“理解”有三个水平阶段:第一水平阶段是理解字面的意思,能够复述和背诵,第二水平阶段是理解篇章格局,第三水平阶段是情境模型,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来对文字所传递的信息有真正的把握和理解。我想这里的有“阅读”应该包括文言文阅读,也就是文言文阅读的核心应该是理解,根据王教授所说的三个水平阶段,结合前面笔者所说的文言课堂的现状,我们大多数老师是停留在第一水平阶段的,再深思一下停留于第一水平阶段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目标地位问题,还有就是我们的考试评价问题,高考考的是简易文言文,考查学生读懂简易文言文,能理解字词。所以老师们围绕着考点展开教学。而长期停留在第一理解水平阶段造成的就是文言文的篇章结构美、思辨之美、古人的睿智等更有价值、更能促动学生的东西被忽视了。长此以往,文言文教学就变成了翻译文章。而在当今条件下,翻译文章又显得无足轻重了。因为学生可以购买到很多相应的翻译书,或者是在网上搜索到译文,如果我们还停留在翻译文言文,语文课变得可有可无了。所以笔者觉得文言文阅读不能等同于翻译。我们的教学要翻译,但是要把翻译作为读懂文本的基本技能,就好像我们要学拼音,通过拼音能够自己拼读很多不认识的字一样。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不必太排斥翻译书,把这个当成像字典一样的工具就可以了,我们应该教学生如何读文本、如何断句、如何借助注释去理解文意、如何去分辨文言的特殊句式、如何去揣摩词意以及词意的演变发展,如果学生学会了自己去读懂文言文,就算有翻译书也不会看了,就好像我们都知道字的读音含义就不必去翻看字典一样。所以让学生自己读懂文言文,这是文言文阅读的起点,而不是全部。
(三)不为文言文背诵所苦
古文是提倡熟读成诵的,可见背诵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现在高中语文课本对文言文的背诵也是有要求的。要说高中语文让学生望而生畏的两个内容,应该是文言文背诵和作文。笔者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努力让学生不为背诵所苦。而能够让背诵变得轻轻松松,不是有什么记忆大法,而是借助思维。前面王教授说理解的第二水平阶段是理解篇章格局。我想背诵的第一步是读懂文本,其次是理解篇章格局。什么是篇章格局?我觉得就是作者写作的思路、逻辑的顺序、思维的起点和终点、篇章格局等,如果能够梳理清楚,明晰作者为何而写,如何把事情表述清楚,怎么把道理讲述明白,如何把情感表达出来,我想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已经由原来的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去分析作者和文本了,梳理的过程就是学生把文本的内容在自己的大脑中重构的过程,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这个内化的过程是学生能够熟读成诵的最主要的推动力。王教授说的阅读理解的第三水平阶段是情境模型,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来对文字所传递的信息有真正的把握和理解,我想如果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来理解文本传递的信息,最后做到真正的把握和理解,这无疑是是背诵的巩固阶段,学以致用历来都是被称为最能体现学习效果的方式。文言文文本教授的内容不是什么技术等实操性的东西,但是古人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这些思考在今天也是很有价值的。所以,笔者以为能够做好王教授所说的第二和第三水平阶段,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零碎知识的掌握变整体系统思维的梳理,变物外的文本为自己生活情境中的解读和反思,我想背诵就很可能不是生硬故意为之的事情,而是自己慢慢渗透、内化的过程,水到渠成,自然就少了痛苦,少了焦虑。
二、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一)教学的起点高一点
高中学生的文言基础不是一片空白,即使是小学生也不是一片空白,我们从小就被要求背诵古诗、《三字经》《千字文》等等,我们从小就去理解记忆成语、学习各类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古文的基础,所以,我们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文言的起点定位应该高一点。我们教学的起点在对文言文本的理解和解读,对应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转化具体的要求就是对文言文的诵读、翻译和复述。对应这些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认识字词、理解文言文语句能力,需要具备借助注释理解的能力,需要应用工具书的能力,作为高中学生,大多数都具有了这样的能力,如果有些学生不是很清楚,老师适当点拨一下也是清楚读懂文言文的路径的。所以教学中,应该坚持一个原则,学生懂的不讲,学生不懂的重点讲。老师一定要设法了解哪些是懂的,哪些是不懂的,老师应该有个基本的框架,如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让学生在自己的困惑和老师的点拨中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技巧,从而避免了文言文教学字字落实、面面俱到这样的弊端,导致课堂了无生气。所以,文言文的重点和难点不是翻译文章,也不是掌握基础的文言文知识,文言文翻译只是教学的起点,而且这个起点应定为在学情的基础上。在这个起点上,学生学会诵读文本,学会翻译文本和复述文本,我想“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这个素养就慢慢形成了。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只有读懂了语言,才能谈及审美、思维和文化魅力。
(二)教学的终点高一点
有教学的起点,也就有教学的终点,教学的终点是什么?起点高了,终点该如何定位?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笔者以为教学的终点应该定位在审美和文化传承这个高度。其实我个人觉得审美和文化传承与发展不是要必然剥离开来的,它们应该是互相融合、互相依存的。所谓“审美”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认识美、表达美、评价美的能力。哪为何美?外在的可以是文本本身具有的语言美、结构美、画面美、意境美、节奏美等等,而内在的应该是情感美。真和善是美的基础,真既可以是事实的真实客观,也可以指情感的真挚诚恳。比如,在教学《论语》中《季氏将伐颛臾》的时候,我们除了了解认识孔子的治国思想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孔子之真。孔子的真实体现的感情上面,对冉有、季路不断升级的、压制不住的喷薄而出的愤怒。我们认为孔子是“圣人”“万世师表”,应该是心平气和、循循善诱的,没有普通人的急躁盛怒。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孔子,“怒骂”写出了孔子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血有肉,真实可信,也拉近了学生与孔子、学生与文章的距离。同时我们也看到孔子的理想在那个时代不受接纳的残酷现实,就连自己最信任、最亲近的学生都公然地站到了对立面,唱起了对台戏,体会到孔子作为普通人追求理想过程中阻难、痛苦,以及对现實的无奈,也深切地体会到孔子作为执着的理想推行者,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强大信念。同时也看到在时代的狂澜面前个人显得多么的渺小,力量显得那么的单薄。正是这个真实的“怒”,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师徒的对话,不单纯是孔子的政治理想,而是看到了努力地以一己之力去推动世界、改变世界、变革世界的脊梁,也促使学生会思考“个体”与“社会”、“小我”和“大我”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之真成就了孔子之美,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孔子形象,从而达到审美的另一个高度。这些也是我们民族文化里边最值得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教学的过程好玩一点
梁启超先生在《学问之趣味》一文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梁先生是风趣幽默的,而文言文教学要具有持续不断地魅力,也要去分解出“趣味”来,但是什么样的趣味能够让学生觉得好玩,持续好玩呢?笔者以前任何花样的东西可能勾起一时的兴趣,但是学而有用才能真正持久,而文言文对于现代人而言更有价值的是文中所蕴含着的思想的光芒和精神的境界。熊芳芳老师在《长于联系、精于对比、成于情怀——思想闪光了,文字才会闪光》这篇文章中说到“长于联系”与“精于对比”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品质,而能让文章隽永的则是“情怀”。高中选读的文言文都是典范。“长于联系”的优秀篇章要数荀子的《劝学》了,荀子谈学习这种较为抽象的枯燥的话题,却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在这些人人熟悉的现象中去汲取智慧,引导读者思考“学习”的意义、作用,学习应该有的态度方法等,可谓是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晦涩为通俗,是发散思维和聚合的思维的完美结合,也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古人激励他人借助学习的力量去发展个体、完善个体的拳拳诚意。在教学《师说》的时候,我们会启发学生思考韩愈从纵向比、自比、横向比三个角度展开对比论述,达到无可辩驳的严密,更令人赞叹的是韩愈能够不顾天下的非笑,针砭时弊,提倡师道,奖励后学,具有进步思想和解放精神,这种忧时局所忧、敢于破除时弊、倡导真理的大无畏的情怀。所以,我们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不是文字的含义、而是借助文字表现出来境界和情怀,做好境界和情怀是学生不具备的,但是能使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取到的“苹果”,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即使很多年以后所有的知识都遗忘了,这境界和情怀带来的影响是不会忘记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启发学生分析、甄别现实的是非、作者的出发点,无疑能够增加阅读的趣味,也能够提升阅读的品质。古文之精妙不拘于文字,更彰显于思维和情怀。若我们教学能够启发学生深究于此,文章真正的趣味才能显示出来。
【本文系广州市南沙区课题“普通高中有效开展国学经典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NSKY2016010)的结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