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与火的艺术:荥经砂器工艺探究

2020-07-29王颖张思涵傅国庆黄一秦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9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颖 张思涵 傅国庆 黄一秦

摘 要:“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砂”的荥经砂器制作工艺于2008年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3年亦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它是土与火交融的产物,每件作品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文章立足田野调查,主要从砂器的原料选取和焙烧技法分析其工艺特征,尽管泥料配方和烧制方法一直传承,但器型从最初人们的生活器具渐渐成为目前的黑砂工艺制品。它符合历史与自然的发展规律,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具有器物精神的国家。迄今为止,荥经砂器制作工艺得以幸存,不仅因其出色的使用功能,还因其独有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器工艺;烧制改进

荥经砂器是随着祖先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和理解而逐渐进化的产物,它有着漫长的探索和实践发展过程。从考古学家在严道古城中的发现,荥经砂器可追溯至岷山庄王的战国时期,然后在秦汉时期发展起来,两千余年长盛不衰。直到现在,当地手工艺人仍然沿用着最原始的陶艺来制作古朴的荥经砂器。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累积了深厚的工艺美学价值,并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特征。这种传统工艺在经历了土与火的交融后,每一件诞生的作品都可称为孤品。

1 陶土之重生

1.1 采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土壤,养一方陶”。高质量的黑砂泥是先决条件之一。在2010年,为了发展当地制陶工艺,荥经县国土资源局对全县多地进行了勘查,陶土的储量预计900万吨。荥经县的陶土具有突出的优势,质地细腻,多为黄白色,少杂质,铁含量在2%~6%,通常被称为“白善泥”,是制作砂器的高质量原料。同样,境内无烟煤储量预计2.2亿吨,是烧砂的重要燃料。无烟煤在经过燃烧后留存了部分废料,由于部分黑色块状物未完全氧化且含有大量的活性炭,将其按比例加入白善泥,有利于砂器拥有良好的透气性。

1.2 制泥

最初从陶土矿中开采出的陶土像石头一样坚硬,使用前,需用机器粉碎研磨以去除杂质。无烟煤渣同样需被粉碎成煤灰,经过多次过筛。原料分成不同等级,胚料的选择与调配需要根据制作器具的不同进行调整。通常,较低等级的泥料易透水,呈颗粒状。在制作过程中,由粗泥制成的坯体具有很强的承重性能,不易破裂和变形,并且可以很好地支撑其自重。另外,颗粒的重量也使孔隙变大,这可以很好地抵抗烧制过程中的热变化。用它制成的毛坯厚度可以达到25厘米,非常适合制作大型容器或雕塑。较高等级的泥料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质地细腻,烧制后颜色会改变。它的承重能力相对较弱,主要用于制造小型生活用具,如茶壶、茶杯、碗等。

1.3 拉胚

现在的砂器制胚成型主要采用的是快轮制,所用转盘也为快捷方便的电动拉胚机,而所制出的多为锅、碗、碟等无特色、可批量化制作的器物。若要寻求砂器精美工艺品,则以匠人们手工捏塑居多。他们通过局部模具成型先制成底胚,而后根据需要进行泥条盘筑或是拉胚成形,用头发扎成毛刷,用刷头沿顺时针方向划动,均匀磨平胚面明显的线条痕迹,再利用打板在不光滑的表皮进行重复抛光,由此制成各类细腻的圆形砂胚(图1)。

若想器具更加精美,则需利用堆雕、印花、镂空等技法对器具进行装饰,如龙砂锅把手部位,利用堆雕手法使部件更加牢固,抑或使用一些龙、凤、狮、鱼纹饰石膏印模在半干的砂胚上印出凹凸不同的装饰纹样,用打板对底部进行打磨。匠人们常用细钢丝分离泥坯和转盘。因其吸附力较强,所以动作极为轻缓,最后將成型的坯体放置于通风阴凉的室内库房,等待其自然风干。

1.4 晾胚

将制好的砂胚放于平坦的地面风干。这需要良好的光照条件,室温通常在8~25摄氏度。①晾晒天数取决于天气,通常为2~3天,切忌被雨淋湿或过分暴晒。半干的砂胚表面仍然会有些粗糙,需要匠人们粗磨干胚表面的粗颗粒,提升干胚的光滑度。在打磨掉突出于表面的沙粒后,用琥珀棒或牛角片细磨深加工,最后便是精磨。

2 烈火之蜕变

2.1 焙烧

焙烧荥经砂器有独特的窑炉,实际上是一个直径约2米,深度约0.5米的土坑,因其盖子似馒头,通常称为“馒头窑”。这种烧制方式其实是从平地坑烧发展而来的。通常,将无烟煤在被烧前破碎成均匀的小块,然后将无烟煤粉末施加到砂器垫片上,并放置需要焙烧的生坯,而后均匀地摆放无烟煤块。

装窑完毕后,盖上盖子就可灌风加热,烧至1000~1200摄氏度。火苗的跃动在砂器表面留下颜色的变化,俗称“窑变”,每一坑的器物窑变的结果都是不可预测而又扣人心弦的。约2小时后,便可使用长约7米的竹竿利用杠杆原理揭开盖子,而后迅速用铁钩钩入还原坑。所谓还原坑,就是炉旁一个地下坑。最后,撒入松木锯末、杉木小枝等,盖上“馒头型”炉盖进行还原反应,一般等待半小时即可掏出。直至今日,在不添加任何釉料的前提下,仍然可以通过改变烧造技术以产生浅棕色、黑色、银灰色3种不同颜色的产品。浅棕色用氧化性火焰烧制并自然冷却,这种烧造方法相较于其他两种不够稳定;银灰色需要用氧化性火焰烧制,然后用还原性火焰冷却;黑色需要经2次烧制才能烧成,坯体需要完全密封于窑坑中烧制。

2.2 上釉

杉木小枝、麦秸、松木锯末是砂器闷烧进行还原反应时的重要燃料。高温燃烧的砂器与杉树枝等有机物充分燃烧,俗称“焖燃”,原本砂器中的矿物质和金属便析出,沉淀于表面,这就是荥经砂器表面形成釉面光亮夺目的原因。

2.3 出窑

等待还原坑中的砂器自然冷却,而后出炉抛光。再次打磨抛光的目的是让一些接触部位更加平滑,砂纸打磨至银色光泽后便可检验等级,用稻草包裹分类装箱存放。

3 结语

日本著名设计师荣久庵宪司认为,尽管现在已经是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但人们却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②丰富应不仅限制于物质,而更应关注精神层面。在工业文明时代,砂器行业若完全依靠手工技艺而生存发展几乎无望,机械化生产方式顺应了时代潮流。公众需了解传统手工艺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了解保护荥经砂器制作技艺的重要性。如果单单依靠传承人,则很难形成广泛的影响,创新技艺技法或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才是大众同心协力的前进方向。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戏曲艺术的重大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现今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