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负重前行
2020-07-29王超航
文/王超航
有困难、有风险、有危机、有曲折,都不可怕,关键在于要勇于面对,善于克服和战胜它们。一旦战胜了,就会峰回路转,光明在前。要学会利用危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创造机遇,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遵循这一要求,党员干部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形势,筑基赋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实现。
要保持战略定力。从公布的一季度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来看,疫情造成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更加凸显,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而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长6.4%,一正一负,经济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3.2个百分点。就辽宁而言,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7.7%。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中央政治局会议用了两个“前所未有”,即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对此,许多人深感忧虑,甚至悲观失望。有困难、有风险、有危机、有曲折,都不可怕,关键在于要勇于面对,善于克服和战胜它们。一旦战胜了,就会峰回路转,光明在前。要学会利用危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创造机遇,化危为机,转危为安。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必须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的战略机遇,以复兴成就化解风险挑战。“两个大局”的基本面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机遇与挑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积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充分运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空间,就能有效化解潜在的或已生成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这样的清醒自知与战略定力,充分反映了一个成熟政党的睿智与品格,使得我们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做到镇定自若、泰然处之。历史的常态往往并不像人们所期许的那样四平八稳、丽日晴空,其奥妙和让人回味之处恰恰在于危与机的转化、顺与逆的交替。我们已经走过了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要始终做到临事不惧、好谋而成,保持好负重登山、逆水行舟的心态。只有沉着冷静、心有定力、迎难而上,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要坚持敬始慎终。古人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敬始并不难,难的是慎终如始。敬始而慎终,事业则无败事。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质朴道理,也是奋斗的应有之义和关键所在。奋斗之初,在见微知著抓住本质、拨云去雾认清方向后,就要有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责任感,高度负责、当仁不让的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干不成不松手、干不好不放手,哪怕乱云飞渡、风吹浪打,也要始终保持攻必求克、战必求胜的坚定信念和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决心毅力,执着向前冲锋,绝不轻易动摇或变道。如此,才能把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化为现实。作为伟大复兴路上的追梦人,我们既要将初心保持到底,还要将奋斗坚持到底,主动杜绝一切得过且过的心态、一切裹足不前的做法,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把全部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所有本领使在会干事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多干事上、把奋斗目标定在干成事上,充分发扬奋斗精神和实干作风,扛着责任奋力前行,带着激情干事创业,朝着一个目标昂扬奋进,把初心守牢、把步子迈实、把收口扎紧,才能走出人生新高度,真正拥抱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宏伟时代。
“春风行动”助力农业企业复工复产:3月9日,在鞍山市银珠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搬运大米
要涵养斗争精神。历史总是在矛盾中行进、在斗争中淬炼、在破立中发展。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遭遇艰险不可避免,碰到难事不可避免。党员干部要增强“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对于各类重大风险,要以万无一失的底线思维虑之、以周密细致的机制制度防之,向最好的方向努力,为可能出现的最坏后果作万全准备。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蛮干不盲干,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和战略定力,积极应对、未雨绸缪,深挖风险源头,不放过任何一丝苗头、不轻视任何一种倾向,以不懈怠、不松劲的工作热情,严谨细致抓好矛盾化解和风险防控。保持谨慎之心,我们就能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变被动为主动,危中求机、险中求变、难中求进,在风险挑战面前不畏难、不退缩,尽锐出战、敢战能胜。牢牢把握斗争的方向、立场和原则,熟练掌握斗争方法、艺术和策略,在伟大斗争中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要筑牢为民之志。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言简意赅、语重心长,是对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阐释,也为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强化宗旨意识、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观念,咬紧牙关,鼓足干劲,知重负重,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继续不折不扣、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千方百计地加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深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把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进道路上,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才能实现党的宗旨和使命,不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重托。
要秉持知行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与时俱进不要当口号喊,要真正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不能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为全党作出了践行初心使命的表率。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革命老区到北国边陲,从黄土高原到太行深处,从农贸市场到贫困户家中,总书记以脚步丈量大地,用真心聆听民声,用实干履行承诺。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始终是他心中最大的牵挂。党员干部要坚持在事上磨、在干中练,努力争做实干家。要善于在狠抓落实中展现担当作为、彰显党性原则。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把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贯穿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双战场”中,贯穿到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