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人怎样延年益寿

2020-07-29俞涛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练功八段锦运动量

俞涛

摘 要:一般人到了中老年,身体各系统器官已逐步出现退行性改变,抵抗力逐渐减弱,有些人体质变差,有些人还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但如果经常参加武术、太极等体育锻炼,就能加强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从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生命活力。

关键词:中老年人; 延年益寿

中图分类号:G8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90-001

武术运动内容丰富多彩,项目之多浩如烟海,中老年人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年龄、爱好和条件来选择一些必要的运动项目,去做练习,项目选定之后,不宜经常调换,因为熟悉一项运动,要有一定的时间,体会其中奥妙的时间会更长,只有在掌握该项目技术和精妙所在之后,效果才会更加显著。下面略举一些适合于中老年人学习锻炼的武术项目,以供需要的人群选择。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武术运动,它集中了我国古代武术和保健体操的精华,流传了几百年,历久不衰,还引起了中外医学界和体育界的高度重视,打太极拳活动比较缓和,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来选做运动,有“太极拳是中老年人的健身宝,是治疗慢性病的良药”的赞誉。日本医学家吉田幸夫的研究证明,中国的简化太极拳尽管强度很小,但具有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治疗效果,对高血压和肥胖病特别有效,他曾经观察练习太极拳两三个月的肥胖人群,体重可以减轻十公斤之多,另外,太极拳能增强全身功能,调节神经中枢系统,增强记忆,调节肠胃,促进血液的循环,预防及延缓动脉硬化、糖尿病骨质变性、关节炎等常见的老年疾病。

五禽戏是我国后汉名医华佗不信天命、尊重实践而创编的一套医疗体操动作,模仿的是五种禽兽的姿势,如虎的勇猛扑动,鹿的伸展头颈,熊的沉稳走爬,猿的积敏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五禽戏健身防治疾病的效果非常的显著,华佗的学生吴普、樊阿,由于坚持练习五禽戏,活到了90多岁,仍然“耳目聪明,牙齿完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多年的推广,证明了五禽戏除有助于健身外,还对于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肾炎、肝炎、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疾病都有疗效。

易筋经是我国更为古老的一种健身方法,流传很广,至今仍有不少人用它来锻炼身体,特别是中医骨伤科和按摩科的医生更把它作为一种基本功进行锻炼,易筋经不但可以用于日常保健,强身保持良好的体力,还可以作为骨伤科病人在恢复期的医疗体操来应用,对增强肌力,效果尤为显著。

八段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保健体操,据有关文字记载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历来深受劳动人民所喜爱,被比做精美的“锦”,又因为内容里有八节动作,所以称为八段锦。八段锦能增强臂力和下肢肌力,发展胸部肌肉,并有助于防治脊柱后突和圆背等不良姿势,因此,适宜于肌肉萎缩和驼背等症状的中老年人进行练习。另外八段锦有用力的练法和不用力的练法,前者运动量比简化太极拳稍大,后者则比较小,因此这适宜于体力中等和体弱的中老年人,以及某些慢性病患者练习。

保健按摩主要是一种保健性质的自我按摩,谷岱峰编著的《保健按摩》,比较流行,从1926年出版以来,不断重印和再版印数已达300万册,足见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这套保健法的内容丰富,有床上八段锦、床下八段锦、慢行百步弓和兜肾囊、它的特点是简单易行,人人可练,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而且费时不多,有的三五分钟,有的七八分钟,全套练完也只需要18分钟左右。这套保健法中有气功,有按摩,还有内外剧烈的动工,有适宜于白天空闲时练,有的适宜于早晚练,有的可以床上练,有的可以下床练,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因此对于坚持经常练习的中老年人,是非常方便的。

气功是一种练气的武术功夫,又是我国独具一格的健身妙术,还是防治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气功的特点,是通过练功者主观努力,来对自己的身心进行修炼,调整生理机能和提高抗病的能力,从而达到健身和治病的目的,它的作用是能排除情绪干扰,促使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有助于排除“七情”对机体的扰乱,减轻“六欲”的危害,经过缓慢的调整,使整体耗能减少,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对治疗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

云手和甩手是传统的简易健身法,很适合于没有时间学习或没有活动场地的中老年人和体弱者练习,经过实践证明,云手甩手动作虽然简单,但对身体起作用非常大,不亚于做全套的太极拳,他差不多全身都活动到了使气血流通,特别是意识的八静,更可以对人体的中枢大脑起到保护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大脑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比如神经衰弱、胃病、高血压等类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由于中老年人在生理上有着与青少年不同的特点,要真正取得成效,习拳练功就要讲究方法。

首先应取得医生的指导,练习前和练习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特别是长期没有参加锻炼的中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前者在于判断健康状态,发现老年疾病选择合理正确的方法,后者在于分析习拳练功与健康的关系,鉴定练习的效果调整和修改项目及强度,以进一步提高成效。

其次要合理地掌握运动量,运动量掌握的适合与否,是关系到习拳练功是否能坚持下去,和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问题,运动的强度、时间密度和数量要逐步增加,按照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道理,而且不可不限制地增加运动量,对中老年人来说,一般以每天早晚练习两次,每次15至30分钟为宜。例如可以每次练一套八十八式太极拳,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就要练三四遍,而且架子可以从高到低逐渐降低,但也不宜太低,以免膝关节负担太大。保健按摩比较柔和,同保健操式太极拳结合起来,气功必须“动静結合”,配合动工进行练习。

最后,经常练习持之以恒习拳和练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因为一次中等运动量的练习,及生理效果只能维持一天到两天,因此想要有所成效,习拳练功就必须天天坚持。

猜你喜欢

练功八段锦运动量
练功
大树的日常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五)两手攀足固肾腰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二) 左右开弓似射雕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练功
练功
·智 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