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利他型人格在工作中的表现
2020-07-29周志琳
周志琳
摘 要:近年来,“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声音,逐渐传达至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各个角落。很显然,无论是处在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环境之中。只有尽量避免矛盾,避免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才能够真正实现“和谐社会”,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更加富有意义。本文将立足于研究亲社会利他型人格在工作中的表现,阐述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基本定义、特征,以及主要表现。展现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重要研究价值,希望能够为心理学行业、神经学行业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亲社会利他型人格; 定义; 主要表现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83-002
一、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基本定义
什么是“亲社会利他型人格”?在心理学定义上,“亲社会利他型人格”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它代表着人类一种复杂的情感、情绪,能够通过具体的亲社会、利他行为,深刻地展现出一个人的品性、特质,以及人格魅力。拥有亲社會利他型人格的人,所产生的思想、所实施的行动,并不是意图获得利益反馈,以及各种所谓的“好处”。心理学研究学界认为,这些人一般而言,“预期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用通俗的话来讲,拥有亲社会型人格基本都“古道热肠”,偏好于在生活与工作自重,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自愿帮助他人。
其实,在各种工作场景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典型亲社会利他型行为。譬如,同事忽然之间的关心,帮助自己处理各种棘手的工作,解决一些暂且无法处理的难题;领导体恤员工的辛苦,自己承担员工的一部分工作,并给员工放假休息。
二、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主要特征
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通常在行动上,会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其一,具有较为明显的主动性。在当今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形成,与社会进化论息息相关。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人类逐步发现了利他行为的一些益处。譬如说,知识的分享、信念的相互传递、先进技术的传承等等。这些社会行为,很多都是主动产生的,并不存在外界干涉的相关因素。因为在人类演化、发展的途中,真正具有大智慧的先贤们,深切地知道主动帮助他人、爱护他人,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所在。《礼记》中提到,“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君子在处理事情前,应当让别人在先,自己在后,在社会之中大兴谦让之风。不要过度“私人主义”,要学会照顾别人的情绪,多为他人着想。
其二,在实施具体行动前,对待事物拥有较为全面的考量。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在无私帮助他人之前,并非完全处在“头脑发热”的情绪之中。事实上,即便是那些最富有奉献精神、最具备奉献能力的利他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之中,也不太可能完全不分场合、不分情况的去帮助他人。一般而言,他们总能在帮助他人之前,保持一定的理智,保持一定的判断能力。因为他们不顾一切的帮助他人,最终可能会殃及自己的利益。将自己拉入至困难的漩涡之中,让需要受帮助的人,从一个变成两个。
其三,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不期望有任何精神和物质的奖赏。这最后一点特征,是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所表现而出的最主要特征。他们实施帮助行为,展现高尚情操的活动,并不是为了获得褒扬、获得物质奖励。因为他们并不需要这些东西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或者说赢得他人的尊重、理解。对于这一特征,社会心理学家历来就存在很大争议。有人认为利他行为确实不需要任何外部奖赏,但也不能排除来自利他行为者内部的自我奖赏比如做好事的感觉。利他行为者的意识中,这种内在的自我奖赏有可能是以潜意识的形式存在,只不过个体在行为当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当利他行为完成以后,这种内部的自我奖赏的感觉就会被个体意识到。无论未来争议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学界基本认同“不期望有任何精神和物质的奖赏”,是亲社会利他型人格所表现而出的最主要特征。
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1.交际能力强,能够激发他人的工作热情
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交际能力一般较强,在工作之中往往能够依靠自身的行为举动,激发同事的干事创业热情。在一些心理科学协会的调研问卷之中,一些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在工作场景中,大多会选择“我总是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并带动、鼓励周边的同事”等类似选项。在他们的观念之中,公司是一个互利互惠的集体。作为其中一个独立的个体,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凝聚团队力量、激发创造热情。他们愿意与团队成员主动接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言与行,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因为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在进行交际活动时,很少会带有功利性思维,基本很难招致周围同事的反感。
2.拥有快速洞察能力,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动机
此外,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快速洞察的能力也比寻常人要强上许多。他们可以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动机,与同事处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下对话。在对话过程之中,他们一般会表现出高情商的优势,既能够照顾别人的情绪,又能够充分表达出自身的见解与想法。
我们都知道,在团队合作共事的过程之中,“保持沟通”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工作环节。如果缺少沟通,工作便会缺乏向前推进的动力,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拥有较强的移情能力,对他人的情绪能够保持一种的敏感的认知反应。如果同事感觉到焦虑、不安,或者难过时,他们能够很快感知而出,并在言语、行为等方面给予精神层面的支持。譬如,同事遇到了一些烦心事,但属于个人隐私问题,不方便将其带至工作之中。但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却能够感受到同事的情绪,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帮助同事尽快走出负面情绪的影响,重新回到团队之中。
3.愿意主动挑战困难,敢于尝试新的事物
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在工作之中,愿意去主动挑战困难,主动去解决团队所遭遇的一系列問题。因为他们一般比较信奉集体主义,认为只有处于集体活动之中,个体才能发挥出最大限度的力量。但很多情况下,团队在出现困难与挫折时,许多团队成员,容易出现畏难情绪,认为困难和挫折,是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将会浪费掉团队之前的许多努力。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不愿被困难所阻挠,偏好于从多种角度去思考,解决困难的方法和具体手段。他们不是“空想派”,是实打实的“实干派”。一旦决定要动手解决困难,就一定会采取自己的方式,主动去采取措施。
与此同时,对待工作之中的一些全新的事物。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一直都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以及学习热情。他们不愿意被狭窄的视野所束缚,愿意跳出思维局限,找到更快解决工作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他们是创新者、思考者,能够成为一个合适的团队“领头羊”,带领同事们一同奋斗。
4.适应能力强,能够快速调整自身工作状态
拥有亲社会利他型人格的人,适应能力一般较强,偏好于站在全局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工作环境不符合他们的预期,他们也不会产生出太为明显的不适感。因为他们内心清楚,只有快速地、积极地调整好自身的心态,才能够迅速进入到新的工作环境,或者新的工作团队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工作优势。
在当前社会之中,我们应当提倡亲社会利他型人格。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创设合作更加默契的工作环境。让同事与同事之间的相处,变得更加简单、轻松,不掺杂太多的私利因素;而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有助于我们识别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些程度不同的人格偏差,并指明了实现人格完善的正确方向。亲社会利他型人格这个研究命题,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提醒我们,实现人格完善的正确方向,是努力去增强个体的“利他性”。因为拥有“利他性”,能够帮助调节人际关系,在工作之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同胞的爱心,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以强化利他意愿。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以增强利他能力。克服惰性,树立工作热情,发扬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积极参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以强化“利他性”行为。
参考文献:
[1]林从德.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11(1)
[2]姜艳军.值得提倡的“利他性人格”[J]东岳论丛,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