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评价学生体育能力的“七要素”
2020-07-29刘春
刘春
摘 要:学生的能力是表现在多方面的,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是多方面地、有效地反映学生能力的客观过程,是发现学生潜能的过程,是激励学生更进一步、努力向上的过程,也是鞭策教师体育教学自我完善的教学过程。因此,它是一个全方面的、综合的评价“七要素”。
关键词:体育能力; “七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66-001
怎样评价学生的能力?现就我的体育教学体会加以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1.教育需要爱,爱是评价学生能力的意识基础
教育需要爱。“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爱不是姑息,也不是迁就;要做到爱中有严,还要做到严中有爱,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需要借助技巧和方法教育学生,还需要一颗赤诚的爱生之心,这颗爱心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我们的职业已经决定工作的对象是有感情的学生,服务的对象也然是可塑性强的学生,所以我们体育老师就应该在教学中,用教学的艺术手法赢得学生的尊重;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无私的爱,用感情、耐心去帮助体育素质差的学生,才能驾驭所教学生的求学之心,能做到这样的体育教学,才算成功的教学。1989年,我班的王天同学因不遵守规章制度、学习生活中自由散慢,多次被学习纪律部批评、警告,产生了逆反心理。我觉察到他的情绪不对后,就尝试着用愛去缓和他的情绪,理解他并带他走上正轨。后来他被我的爱心感动了,从此以后,体育课上他积极配合我的教学工作,主动分担班里的事情,为集体做贡献。这次珍贵的经历告诉我: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教育学生不能没有爱。只要我们在学生心田里撒下甘露,一定会开出芬芳的报答之花。教学如此,评价亦然,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更应该以爱为基础,如果不是以爱为基础的评价,那就不是有育人的评价,它不仅不能使学生的能力在评价中得到提升,而且还会打击学生提升能力的信心。所以,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愚昧的教育、落后的教育;爱是评价学生能力的基础,不是以爱为基础的评价,那就是不科学的评价。所以,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在教学中加入了多少育人之爱。
2.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评价学生能力的尺度
要评价学生的能力,首先要评价自己具备了哪些能力,自己的能力具备了哪些能力,自己的能力往往是评价学生能力的尺码。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基本教学法。说透彻点儿,就是传授给学生的基本口令、徒手操和各个项目的基本教学组织法。学生则通过这个教学的主要窗口,模拟或学习后获得体育技能。所以,要求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在“三基”上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很重要的两个环节是讲解和示范讲解,是用精炼的语言概括阐明项目的起源、演变、规则及其动作的运动方向或幅度。示范不能演示的部分,必须靠讲解来描述。有的项目是先讲解后示范;有的是先示范后讲解;有的是讲解和示范交叉进行,应针对项目区别对待。凡是新授课的教学,都事先考虑教材教法,通过精心的整理,精心备课,用精确的语言概括动作技术的全过程。即用“口诀法”来教学。如蹲踞式起跑的教学,用蹲、抬(臀)、移(重心)、压(起跑器)、听(枪声);头部运动用“写字法”活动;放松运动用“闭目轻跳法”:武术教学中,为了不中断套路细节的联系,就采用了“意念教学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闭上眼睛,我在演示套路的同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动作幅度、运动方向的概述,使学生在闭目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动作路线。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选用以上几种方式教学,既能保证学生有兴趣学习,又能高效地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完整过程。
3.活而不乱的教学,是评价学生能力的条件
教育这件事是被教育者和教育者两方合作而形成的。在被教育者和教育者两者中,如果缺少任何一方的主动精神和积极性,就构成不了高效而成功的教育过程。
教师传授每一个项目之后,还要通过一段时间与学生共同辅导、训练和改错。这样学生才能比较熟练灵活地掌握动作技术的完整过程。在体育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步,这样才能教有所获、所乐。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从死气中来。”这要求了老师要热情、幽默有趣、严肃并存。所以在平时练习中,老师可以随便抽查学生知识储备,对他们提问动作技术的要领(包括学过的),还可以问教学的规则,也可以让学生示范,这样让学生在随和轻松的气氛中回答问题或者示范,个性特征得以真实地表现与发展,这也为老师的评价提供了条件。
4.量化的考核是透明的评价
学生的能力是由教师评价的,而教师又是通过在教学中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进度来判定学生的能力的,而考核又是评价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考核的标准是参照《体育达标标准》,与教学练习中学生表现出来具体能力相结合的产物。有的标准是量化的,可有的标准是非量化的。以高度、时间和远度决定成绩的量化标准更易于控制,以技能技术熟练程度决定成绩的非量化标准好坏是相对难以控制的。所以我经常把动作技术量化进行考核,增强考核的透明度。
5.教育常规的长期随堂评价,是学生体育能力形成的关键
每节课的整队集合,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然后老师宣布课的内容。紧接着由已经排好序的学生带领进行准备活动。要求带头的学生口令、声音和神态都要自然大方,指挥和调动队伍合理并且秩序井然。有了活动顺序,带头的学生也能做好准备。当然,平时带准备活动的时候,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记住人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按一定顺序活动的原因及其生理意义。对于口令差的学生,可以先在课间操上跟着广播练习徒手操口令。然后再学习其它内容。新生进校就宣布这些要求,实施是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的,先选大方、口齿伶俐的学生开路。通过两年半的反复随堂考核。学生将从脸红到大胆,以至教态自如。这是一个评价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教师的能力是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是技术技能评价的依据。教学上,教师把评价学生体育能力的方案贯穿于教学之中,这样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学生可以运用这些评价标准或者要求来监督学习的过程,让体育教学课“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