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生物医药学科多形式教学的探索
2020-07-29陈刚
陈刚
摘 要:在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学过程中,受教学时间、学生基础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良好发展。所以在实际中,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师必须采取多形式的教学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索,以此加深学生对生物医药学科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生物医药学科; 多形式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21-001
生物医药学科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对于学生今后发展有很大影响。由于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生物知识相对比较浅,并且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比较弱,这就导致学生在进入到大学以后,一时间难以理解抽象的生物医药学科知识,削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多形式的教学手段,指引学生更好地探索知识,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
1.高校生物医药学科多形式教学的意义
在高校生物医药学科开展多形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1)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对高校生物医药学科课堂教学效果带来直接影响。高校生物医药学科的知识点涉及面广,知识零碎,有很多内容是需要学生记忆的,这也造成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通过多形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医药学习的趣味性,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促进课程教育改革,生物医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关联,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于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学活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多形式教学以后,可以使得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学呈现现代化、多样化的发展,推动了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学改革。
2.高校生物医药学科多形式教学策略
2.1创新学科教学观念
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在传统的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学生基础知识能力、基础理论培养,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教育,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所以在实践中,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师必须更新自身教学思想,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生物医药学科教学中关注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联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主体性,指引学生可以主动学习生物医药学科知识,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2.2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新形势下,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学也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实际中,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注重引入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在实际中,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式,改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引入新的知识、理论,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学习知识。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知识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维,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新环境下,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特别注重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及知识内容,为学生录制相应的微课视频,在课前将微课发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微课及教材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微课中,设置明确的問题、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解决,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疑惑,则可以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或者是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以此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此外,在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指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良好发展。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师要改变过去的实训教学方式,实现实训教学的碎片化、整体化,对于碎片化主要是教师可以根据理论教学情况,不定时组织学生进行实训活动,指引学生借助实训活动来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对于整体化则是教师要指引学生开展整体、全面的实训活动,保证学生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发挥出合作企业的作用,指引学生到校外企业中进行岗位实践,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岗位工作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便于学生针对性提升自身职业水平。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采取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教师根据生物医药学科的实践要求,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接着教师为不同小组学生布置不同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完成项目任务,以此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2.3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在新时期下,社会各界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对于人才要求,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需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全面的生物医药学科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在肯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基础上,鼓励、指引学生积极探索、创新。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身观点,引导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意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今后良好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下改革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学方式尤为关键,同时这也是促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实际中,高校生物医药学科教师必须针对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注重课堂教学改革创新,通过全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柯,刘高峰,王春景,等.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9):1156-1158
[2]王雅梅,周萍,孔璐.中医专业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与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8(12):84-85
[3]雷莲莲.多学科知识融合下的医学生物学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