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养殖活动发展幼儿口头表达力的探索

2020-07-29魏晴燕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幼儿

魏晴燕

摘 要:语言是社会交流以及情感沟通的必要手段,幼儿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人、物、大自然、社会现象紧密联结,用幼儿感兴趣的养殖活动作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切入点。

关键词:幼儿; 口语表达; 养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04-001

我们尝试通过幼儿最感兴趣的蜗牛养殖活动来发展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初步设想是:学会提问、学会探讨和学会总结。

一、大胆猜想,学会提问

提问是幼儿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重视对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中班幼儿已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他们开始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在与幼儿的交流互动中注意引导幼儿的问题思维,对幼儿提出的质量较高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强化,并且积极引导幼儿提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孩子们非常喜欢在平衡区院子里抓蜗牛,可是他们抓到的空蜗牛壳要比活体蜗牛多出好多倍。

老师抓住教育契机,首先引发幼儿的思考:“对于墙上的蜗牛壳,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幼儿提出了好多问题,质量也参差不齐。老师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总结出最有价值的问题:蜗牛死了吗,为什么空壳还能粘在墙上?它的尸体哪里去了?

孩子们开始大胆猜测。

幼儿1:我想蜗牛一定是死了,所以只留下它的房子。

幼儿2:我想蜗牛一定是长大了,而蜗牛壳并没有长大,它待不下了,只好去找个新的、大的壳,像寄居蟹一样!

幼儿3:不对,它应该是像蝉一样蜕壳了,它会自己再长出一个新的蜗牛壳来。

幼儿4:蝉的壳背上是破的,能猜出蝉从这里出来。这些蜗牛壳都是好的,应该不是蜕壳,它肯定是死了。

其实关于蜗牛的死因及尸体的去向,老师完全可以说问问爸爸妈妈,到图书馆查一查百科全书,回家用手机百度一下等。但是,能够让孩子自己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问这个行为的本身要比这个问题更有价值。

二、畅所欲言,学会探讨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幼儿试着参与大家的讨论,不但使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以提升,更使他有集体归属感,利于他开朗、自信、积极的个性品质的养成。老师和幼儿的谈话活动,老师不该唱“独角戏”,幼儿的发言才是“重头戏”。

还是养蜗牛的事情,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蜗牛吃什么”这个问题。老师鼓励孩子们自己思考,用自己的方式来养蜗牛。两个星期以后,老师展示了这些日子带给蜗牛的食物及蜗牛生活情况照片,让幼儿自己探讨:养蜗牛这么多天了,你发现了什么?

喂养小动物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幼儿就特别有话说。他们谈了很多自己的发现,总结出了不少蜗牛爱吃的食物。

老师重点引导幼儿探讨的是一包特别的食物,说:“这个食物……你们怎么看?”

幼儿1:居然是肉?!蜗牛是吃素的好吗?

幼儿2:那不一定,小蜻蜓的幼虫还吃小鱼和小蝌蚪哪!说不定蜗牛也是吃肉的啊!

幼儿3:可这个肉是烧熟的,给人吃的肉才烧熟呢。

幼儿4:我仔细看过了,是带着肉皮的肥肉,上面还有葱呢,这肯定是谁家晚饭菜里挑出来不吃的,他就带来给蜗牛了!

幼儿的讨论天南地北,其乐融融。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正是在幼儿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让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建构者,成人就应为幼儿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

三、辩证思维,学会总结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总结是幼儿对知识的再加工和重组,是集探索认知、逻辑思维、语言能力于一体的更高级的能力和素养。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下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判断,能使幼儿更具有理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管养什么动物,幼儿都喜欢问一个问题:它是好的还是坏的?养蜗牛不久后就有小朋友问: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正好那天的阅读活动是欣赏秦好史郎的绘本《夏日的一天》,封面中的那个孩子拿着长长的网兜要去干什么?问到秀秀时,她说:“他要拿网兜去抓蜜蜂,因为蜜蜂是害虫。”于是,老师领着幼儿集体跑题:你觉得蜜蜂是益虫还是害虫?

幼儿分为两派展开了激烈的舌战。一方认为:蜜蜂会给人类酿出甜甜的蜂蜜,是益虫;另一方认为:蜜蜂会蜇人,伤害人类,是害虫。总之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老师出示了他们在快乐农场活动时拍下的照片。照片里,玉米正开花,长长的花柱上蜜蜂们来回穿梭忙着采蜜。

幼儿1:小蜜蜂采蜜好忙碌啊,它们很勤劳的!

幼儿2:它们采蜜忙都忙死了,根本没有空来蜇人的!

幼儿3:我们站在那里那么久,一个都没被蜇啊,谁说蜜蜂会害人?

幼儿4:我想起啦,我在书上看过的:蜜蜂会蜇人都是因为人先攻击了它,不然它们不会随便蜇人的。

说到这里,幼儿已经懂得了: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这种解答问题的方法无疑是最科学也最有说服力的。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当中大脑和身体急速发育的时期。幼儿会对周围的语言和动作进行学习,学习效率可见一斑。所以在这个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性时期,要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培养,幼儿只有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今后的义务教育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养殖活动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仅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其中一条探索途径,我们愿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培养幼儿从小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为将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