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2020-07-29李剑秋蒋春美
李剑秋 蒋春美
摘 要: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人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然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感。对于幼儿来说,能够在游戏、生活中主动分配、分工合作、相互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交往合作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能力,更是对儿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游戏; 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089-002
如今我们面对的儿童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相处、分享的经历,也很少体会到合作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幼儿的行为大多以“自我”角度出发,这与现代社会要求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观格格不入。长此以往,他们在今后的社交中会遇到挫折。
一、通过不同的途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1.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渗透合作意识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处处充满着教育,教师要抓住合适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户外活动课上,小朋友经常对地上的蚂蚁感兴趣,蹲在地上久久地观看,这时教师走上前去,引导幼儿观察蚂蚁并不是一只只运粮食,而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将食物共同搬回家。
2.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教师在幼儿面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例如,教师在上美术课——美丽的布贴画时,配班老师在帮助幼儿分发剪刀、画纸等工具;午饭时,教师配合保育员给幼儿做餐前准备。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游戏中,一些合作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要经常引导他去帮助一些合作意识差的幼儿。
二、在多样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1.在角色游戏中引导幼儿分工合作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特有的也是最为典型的一种象征性游戏。扮演角色是游戏的中心环节,幼儿通过游戏模仿来满足自己的愿望。然而在幼儿展开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必然要面临角色分配、游戏规则的建立与执行问题。如:医院里有两名“医生”抢着给“病人”打针,可是挂号门诊处却没有人,对此,我上前去,“如果老师生病了,应该先到哪里去呢?”一名医生抢着回答我:“应该先挂号。”“可是挂号区没人啊。”其中一名小医生说:“那我来挂号区工作吧,等到病人多的时候我还也可以过去帮忙打针。”就这样,他们两个小医生分工合作,将医院的事情做的有条不紊的。游戏评价时,我特地表扬了他们两个,其他幼儿也学习到了游戏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2.在建构游戏中引导幼儿积极合作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构思,去构建,不仅是创造性的表现,对幼儿合作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一次建构活动中,倩倩在搭自己的房子,当她建好了漂亮的房子时,想给自己的家建一个花园,她发现积木不够时,走到果果面前,拿起两块积木转身就走,果果大跳起来:“那是我要用的!”倩倩说:“你借我一块,我的花园就要建好了。”果果说:“不行,借给你,我的公主房就搭不成了。”我跟她们商量:“要不你俩一起来搭一座房子吧,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搭的很漂亮。”就这样,她们两个搭成了一座漂亮的房子,用拱状的积木搭成了花园,柱状的积木搭成了花池,作品展示时,得到了小朋友的一致好评,她们说:“下次我们还要一起搭建一个更大的更漂亮的城堡!”
3.在体育游戏中引导幼儿互相合作
体育游戏可以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控制能力,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相互合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对他人做出回应。如:一次民间体育课上,老师教了抬花轿游戏。需要两个小朋友搭起花轿,一个小朋友乘坐花轿。老师特意没有分配组合,小朋友都需要自己组队,自己商量:我可以和你一起搭花轿吗?我可以上你的花轿吗?之后他们还进行了比赛,孩子们从抬花轿这个民间游戏中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
三、学习合作技巧,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群体合作是幼儿今后生活所需的技能,然而合作是由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往往会因为观点不一或兴趣不同等各种原因争吵,使游戏不能顺利地进行。因此,教给儿童合作技巧,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1.学习交流,体会合作的快乐
在幼儿合作游戏中,儿童的理解交流能力至关重要。理解他人和表达自己是儿童在能够与他人分享与合作之前必须具备的技能。我鼓励他们大胆交流,如:复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昨天去公园捉蝴蝶玩了。”与他人交往:“你想跟我玩吗?”“我们可以一起做手工吗?”使用问候语:“请”和“谢谢”之类的会话语言。让幼儿在交流中掌握与他人合作的技巧,获得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经验,提高合作能力。
2.合理分配,尝试合作的喜悦
在合作初期,往往是没有分工的。幼兒总是各玩各的。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图书也不许别的小朋友观看,认为东西是自己的,给别人看就不再属于自己了。因此,教师要及时指导,进行合理分配。例如角色游戏,如何分配扮演角色、如何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如何和其它小朋友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游戏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说说自己如何分工合作以及如何与别人合作。
3.协调矛盾,促进同伴间合作
幼儿角色游戏主题一般来自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往往由所熟悉的家庭或幼儿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开展,游戏中的角色增加,人物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难免会有矛盾产生。但有时,放手让幼儿去争吵也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别人的观点、学习接纳他人的意见及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后达到协调的目的。有时候,当幼儿解决不了的时候,教师适时介入,给幼儿一些好的建议,帮助幼儿协调矛盾,促进合作。渐渐地,幼儿也学会了猜拳、轮流的方式解决问题,合作能力大有提高。
4.善于观察,采取适当方法指导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幼儿,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教师要做有心人,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发现幼儿的问题,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指导。我们要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分享和合作。教师要善于观察,对于一些缺乏自信,羞于表达的幼儿,尽量多提供一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逐渐建立起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