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造生态微景 提高科学素养
2020-07-29朱小琴
朱小琴
摘 要: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只有通过连贯、进阶的科学实践才能达成。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种植、养殖的中长周期科学活动,选择“巧造生态微景”为突破口,让学生经历“设计、制作、观察、记录、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巧造; 生态微景;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044-00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室、实验室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场所,但教室、实验室外还有更广闊的科学学习天地。我们要将中长期科学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一、寻找切合的项目
1.中长周期科学活动的现状
小学科学教材中的中长周期科学活动大多都为种植活动、养殖活动,学生喜欢这样的活动,但是学生缺乏长期的坚持,往往兴奋劲一过就不管了,中长周期科学活动经常会出现走过场、停留在黑板教学上,需要我们引起关注和重视。
2.大自然、大社会的问题
随着现代人们对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很多家庭有绿色生态的意识了,注重在家里摆放绿色植物和水簇景观,但是,绝大数家庭的绿色植物和水族景观都是从花鸟市场买来的,仅仅作为观赏、美化环境,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3.寻找切合的项目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选择了“巧造生态微景”项目,创新、综合的开展“中长期科学活动”,关注学生的设计、制作、观察、种植、饲养等活动,关注学生的科学经历过程,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力所能力的小事做起、从局部做起,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真正落实活动目标,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二、开展扎实的活动
1.巧造微景突出“三亲自”
①微景是自己设计的。微景设计要有意义,要突出生态、美观。②动植物是自己选择的。微景植物可以选择乡间田野的野花野草移栽,可以选择家中常见的种子发芽,也可以选择植物的营养繁殖;动物建议选择小蜗牛、小蚂蚁、螳螂、蚂蚱、金龟子等易观察的小动物为主。③花盆是自己制作的。学生自己制作别于科学实验、工厂制造,体现在对生活中、身边的废物利用,进行有创意设计,既安全又简单易操作。
2.巧造微景突出“三结合”
①结合不同季节开展。植物的生长有规律,不同季节应该开展不同的植物种植、培植;动物也一样,不同季节适合观察、饲养的动物也一样,所以,引导学生进行“巧造生态微景”也要注意季节性。②结合不同年级开展。“巧造生态微景”需要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植物种子繁殖类——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的生态微景适合低年段的学生开展,“植物移栽类——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的生态微景就适合高年段的学生开展。开展“巧造生态微景”活动之前,我们科学教师不能孤军奋战,我们一定要与年段长进行沟通,努力寻求年段长、班主任多方面支持,形成管理与督促的合力。③结合不同学科开展。为了发挥“巧造生态微景”更大的作用,我们也可以与不同学科取得联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微景管理突出“三坚持”
①坚持科学记录。实验记录、观察记录是科学学习成果的体现方式,是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依据。在微景管理过程中,我改变了传统的记录方式,用拍照片来替代,每位学生在班级QQ群的相册中建立自己的相册,每天拍摄的照片标上日期、变化就及时传入相册中,这样就能进行完整的记录,然后观察、对比,学生就会发现过程的变化。②坚持每周反馈。学生进行科学记录,我们需要及时反馈。一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活动成果、学习轨迹,另一方面也能不断激发学生坚持的信心。可以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利用晨会课、班会课进行反馈,也可利用科学课开辟反馈时间,利用班级QQ相册记录。我们要求学生每天照片记录,老师也要求能每天浏览了解,发现照片记录详实、记录有特色、每天坚持记录的学生。通过每周反馈,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有特色的记录等,鼓励记录不及时、不到位的学生及时跟进。③坚持适当指导。学生进行中长期科学活动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正确的指导,这也是保证中长周期科学活动顺利开展下去的条件之一。我们要求学生参与的活动,我们科学老师也必须亲力亲为,一方面,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第一手资料,丰富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通过亲自参与,才能发现学生在哪些环节、在哪些地方会有困难和疑惑,针对困难和疑惑才能提出具体的建议。
4.微景评价突出“三评价”
“巧造生态微景”的价值不在于研究成果的多少,研究报告的好坏,而在于其研究过程,即对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培养的过程,特别是学生从亲身经历中获得感悟、体验,突出三方面的评价:①评价“生态微景”作品:主要指生态微景的盆子创意,突出材料、造型有创意;生态微景整体设计的创意,突出注重色彩、造型、搭配、气味、动静的组合搭配;生态微景的整体效果,突出有特色、有个性、有创意等。②评价生态微景“巧造”创意方案:主要指“巧造”方案的创意、“巧造”方案的科学性、“巧造”方案的环保型、“巧造”方案的生态性等。③评价学生、家长、班级参与活动过程:只要指学生参与程度、班级参与程度、家庭合作程度,学生的观察日记、研究小论文等。
三、项目切入的收获
1.“巧造生态微景”能弥补学校进行“中长周期科学活动”教育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能提供操作性强、操作难度低的实践方法,可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都能享受成功的教育价值。
2.“巧造生态微景”能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探究设计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独立自主及合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关爱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和谐共生。
3.“巧造生态微景”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有利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研究型家庭的形成。
4.“巧造生态微景”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开放的心态和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整体发展、持续发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仅要从自我做起,而且还要倡议、倡导身边的人一起参与。
参考文献:
[1]江美华.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哪里来?[D]2013版
[2]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1-6年级)[J]20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