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确定逻辑与实施策略研究

2020-07-28桑园

时代人物 2020年5期
关键词:运动负荷注意事项逻辑

桑园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负荷;逻辑;注意事项

如何提高个体的身体素质是当下专家与学者共同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在2020年与2010年全民体质的比较中,青少年体质的下降相对于10年前,下降超过8%左右,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归结其根本原因,则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不足所导致的。诚如我国运动训练学与学校体育学专家季浏先生讲:“一堂好的体育课,不仅仅应该有良好的教学设计,更加重要的是要能有效地保证课堂的运动负荷。”那么,当下如何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对运动负荷加以控制则是本文要关注的内容。本文化意在从运动负荷的概念界定出发,结合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训练加以梳理,以期为体育教学、训练一线的教学与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1.体育课程运动负荷概述

运动负荷是运动过程中的时间、距离、次数与运动强度融合的总称。课程运动负荷则是在课程中所要体现的运动负荷。课程又分为运动训练课程与体育课程。运动训练课程则以是获得运动成绩而建构的的运动训练为主的课程,其课程运动负荷不同于体育课程。从本质上来讲,体育课程的训练量是以教育、教学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的运动负荷与运动量的施加。从技术训练上来看,要想进行运动技术的教学,就要有足够的运动负荷剌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足够的运动负荷与技术练习,才能技术的学习。很难说,一堂体育教学或训练课程若连汗都没有出,身体本体未能有什么变化的化,怎么能学到运动技术,其身体素质能有所提高。

2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确定的基本逻辑

2.1安全是運动负荷确定的重要基础

运动负荷是体育课程的基本主体,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重要事实。学生在体育参与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在运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竞争来展示其运动能力与智慧,并享受其成功的乐趣。而这充分的运动、运动能力的体现、运动智慧的发挥以及体育道德的形成的这些方面的基础是运动负荷,可以说运动负荷是学生体育课获得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换言之,没有运动负荷运动乐趣、体验就很难在个体身上发生。然而,在运动的确定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运动过量、损伤等问题的发生。因此,体育课程中的运动负荷的施加,是有一个基本前提的,这个前提便是要以学生的安全为前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运动负荷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运动安全,运动负荷过大往往会导致其身体产生较大的损伤,甚至会导致使学生出现不良的反应。当然,运动负荷过小,也可能会使个体难以获得相应的锻炼效果。显然,合理的确定运动负荷是极为关键的,直接关系到个体的运动安全。

2.2促进身心健康是运动负荷确定的根本前提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发展为根本需要的。因此,身体、心理因素的促进是一切体育教学手段实施的目标导向。从哲学视角来看,身、心必然是一体的,身、心健康是相互的。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大量的科学知识已明证。当然,身心健康它不仅仅是一个宏观、模糊的概念,它更多的时候,也体现在具体指标之中。对于体育教学来讲,不同的年龄段的身心发育是有着阶段性地划分的,对运动的适应性也是有着较大的差异的。同时,个体年龄段不同,心理发育也是有着较大的差异性的。在确定运动负荷时,则需要深入的考虑个体年龄所在的阶段,其身体、心理与负荷适应之间的关系,从而来确定运动负荷。

3.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具体实施

3.1明确学生的运动安全与运动负荷的承受力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毛振明先生指出:“体育教学由运动素质、运动技能与身体健康等三部分构成,但体育教学的终极落点是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展开前,这一点是要厘清的”。同时,他也强调,运动负荷与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展开,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动员学生运动参与,另一方面,则要把握运动负荷。从体育教学本身来讲,运动参与是体育教学的必要条件,很显然,没有运动参与,哪里有运动负荷的参与,这是一个基本前提。然而,运动负荷又是体育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关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把握运动负荷,要懂得运动负荷是有一定范围的。教师要充分明晰运动负荷的安全值,要明确确定学生们的靶心率与体育教学的关系,要明确运动项目特点、气候、器材与运动负荷的关系,明确哪些是必要练习,哪些是非必要的练习,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因此,在促进个体运动参与以及促进个体运动负荷的过程中,教师要明晰运动安全与运动负荷的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学会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

3.2注意处理课外体育锻炼与课内负荷的关系

体育教学是一个全面性的教学工作。不仅仅包括课内体育教学,而且,还包括课外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执行的过程中,要充分询问、了解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实施运动负荷,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这些问题都是体育教学之前以及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换言之,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体育教学与运动负荷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课课练”,同时,还要做到“课课调”,这样才能保障体育教学效果的呈现。在一定的时空下,体育教学人员不仅仅是体育教学的主导,同时,也是体育课程的布局者与调节者。在体育教学的安排中,要全面综合体育教学的运动负荷、运动技术与运动情感,这样,才能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体育教学锻炼学也是体育教学人员要深入探究的。当下,课外体育活动不断地为人们所重视,个体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之外的锻炼也是值得关注的。

3.3科学应用运动强度测定指标

经过多半个世纪的发展,运动负荷指标的确定早已由经验型渐进转向客观指标介入。当下,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认知的逐渐深入,运动负荷确定的方法也随之越来越多,从运动主观感觉量表测定、血红蛋白检测到肌酸肌酶检测,诸多方法与指标在运动训练队之中已经为人们所广泛应用。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渐进的展开来。从目前情况来看,体育教学走向科学化、精细化早已是一个必然趋势。运动负荷的科学化测定,也必然是要被广泛应用在体育教学之中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血红蛋白检测到肌酸肌酶检测,结合运动主观感觉量表测定。而条件不充足的学校,则也可以单一的使用运动主观感觉量表测定,来确定体育教学的运动负荷。另外,在学生运动负荷的确定过程中,体育教学人员除了要尽量选择科学性的指标外,也要综合考虑到课程的上课时间、个体的近期运动整体负荷以及个体身体状况,而进行运动负荷的调适。

3结语

体育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从育人的角度上来看,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道德品格。然而,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建构的前提是学生要经历一系统的身体负荷,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和生理负荷,才能获得相应用的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其身心的发展。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学促进身体机能变化与个体心理促进的根本促进措施。显然,对运动负荷的关注则是极为关键的,需要教学人员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一系列把握与调整,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丽英.基于核心素养的啦啦操不同课型运动密度实证研究[J].成才之路,2020(09):66-67.

[2]陈虎风.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设置的基本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1):132+134.

[3]吴成源.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210-211.

[4]罗京宁.以“学以致用”理念导航健康教育课——以《体育与健康》水平四“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9(67):59-60.

[5]褚皓瑾.初中体育教学应科学调控运动负荷[J].田径,2019(07):11-13.

猜你喜欢

运动负荷注意事项逻辑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注意事项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浅议青少年业余训练科学地安排
下雨天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