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石膏渗滤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试验

2020-07-28张政金娟郭兴强蔡保德

关键词:碳酸盐岩

张政 金娟 郭兴强 蔡保德

摘 要:磷石膏渗滤液对碳酸盐岩及岩溶地下水产生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开展了磷石膏渗滤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pH值、水动力条件及溶蚀时间对研究区不同碳酸盐岩样品的溶蚀效果,探讨各试验条件对溶蚀作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岩样失重率呈现对数型增长趋势;渗滤液pH值为1.86的试验组中岩样失重率大小依次为娄山关组、法郎组、青岩组,pH值为2.71的试验组中岩样失重率大小依次为:法郎组、青岩组、娄山关组;动态试验失重率明显高于静态试验。渗滤液pH值和水动力条件与其他变量的交互作用均表现强烈,渗滤液pH值、水动力条件及二者间交互作用对岩样溶蚀的影响在试验前期作用较大而在后期减弱,岩石层组类别在试验后期作用凸显。整体上看,试验变量对岩样失重率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渗滤液pH值、溶蚀时间、水动力条件、岩石层组类别。

关键词:磷石膏渗滤液;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室内模拟试验;岩溶地下水

中圖分类号:X523   文献标识码: A

贵州省地处喀斯特地区,以磷化工产业为重要支柱产业,因而关注和研究磷化工现存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和潜在隐患具有必要性和地区独特性[1-2]。福泉市地处黔中腹地,号称“亚洲磷都”,是我国大磷矿生产基地之一。

磷石膏渗滤液由工业副产物磷石膏堆存产生[3],若防渗措施不完善,就会导致含磷、氟的渗滤液污染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破坏水生态系统的稳定。福泉市摆纪堆场由于之前防渗不力已造成污染,发财洞为污染地下水主要出口。

国内学者通过各种水文地质手段对摆纪堆场的渗漏污染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研究确定渗漏污染的方式和途径。前人研究测算磷石膏层渗透系数[4],提出湿法磷石膏堆场的渗滤液产量计算公式[5],建立摆纪磷石膏堆场岩溶渗漏污染预测模型[6],预测堆场连续渗漏20年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7]。磷石膏渗滤液从堆场至发财洞的具体渗漏途径还未曾确定,渗滤液污染物质在地下水中的运移和水化学特征成为探究渗漏途径的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点,连通示踪试验已确定发财洞方向为磷石膏堆场渗漏主方向[8],污染物的运移路

径呈现出狭窄的条带状,主要沿地下水径流方向运移[9]。堆场周边已污染的地下水有从Ca2+-HCO-3型向Ca2+-SO2-4型演化的趋势[10],岩溶管道系统对污染物的吸附降解能力低下,渗滤液中的PO3-4和TFe在岩溶管道迁移过程中可能形成Fe(OH)3、羟磷灰石和蓝铁矿沉淀析出[11]。前人的研究普遍将重点放在了磷石膏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上,还未涉及磷石膏渗滤液对岩溶含水介质的溶蚀影响,但酸性磷石膏渗滤液进入到岩溶管道与裂隙中后,会加速溶蚀碳酸盐岩地层,扩张岩溶含水介质,甚至可能产生新的渗漏途径,磷石膏渗滤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不容小觑。本研究选取三种处于渗漏途径起点和终点附近地层的碳酸盐岩,开展室内模拟试验,以pH值、水动力条件、岩样层组、溶蚀时间为试验变量,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因素对溶蚀作用的影响,为磷石膏渗滤液的岩溶作用提供重要试验依据,为深入研究岩溶含水介质的扩张和新渗漏途径的产生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磷石膏堆场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的福泉市马场坪镇北东方向约2 km处。堆场位于马场坪向斜西翼,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统,堆场及周边出露岩层青岩组二段(T2q2)、青岩组三段(T2q3)、法郎组一段(T2f1-1 和T2f1-2)、法郎组二段(T2f2),如图1所示。研究区发育有摆郎发财洞岩溶管道、老落凼岩溶管道、鸭草坝岩溶管道、摆纪豆腐桥岩溶管道[7]。

法郎组一段下亚段(T2f1-1)和青岩组三段(T2q3)为相对隔水层,法郎组二段(T2f2)和青岩组二段(T2q2)地层为强含水层组,溶蚀裂隙、落水洞和岩溶管道发育较好,法郎组一段上亚段(T2f1-2)为中等含水层组,是发育出露泉水最多的地层,占研究区总泉点数的30%[12]。由渣场至发财洞A-A地质剖面图(图2)可知,T2f2多表现为高台地,T2f1-2表现为陡坡和斜坡更接近摆纪堆场,溶蚀路径会由于地下水位和构造线的控制向地层较深处延伸,堆场至发财洞的岩溶通道可能按法郎组一段上亚段(T2f1-2)的灰岩地层走向发育。发财洞周边区域地层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2-3ls)白云岩,属于弱含水层组,发财洞为渗漏出水口。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方法

堆场渗漏点所在地层尚不明朗 [4,7,10],根据实地调研,选取在堆场至发财洞之间分布的青岩组二段(T2q2)、法郎组一段上亚段(T2f1-2)和娄山关组(∈2-3ls)地层作为受试岩样层组。于摆纪堆场东北侧和摆纪坡脚分别采集法郎组和青岩组灰岩岩样,在发财洞西侧岩壁采集娄山关组白云岩岩样。采样过程中选择体积较大的岩石露头,采集断面新鲜、均匀,无侵蚀风化痕迹。将采集岩石切割打磨成直径38 mm,厚度10 mm的圆形薄片。各受试岩样组的偏光显微镜鉴定情况见表1(下文中青岩组代表青岩组亮晶在岩;法郎组代表法郎组泥晶在岩;娄山关组代表娄山关组中晶白云岩),经检测青岩组和法郎组岩样主要矿物组成为方解石和少量石英,娄山关组岩样主要矿物组成为方解石和白云石。

磷石膏渗滤液的采样点为磷石膏堆场下的渗滤液收集池,发财洞水样为发财洞口出水,磷石膏渗滤液pH值在1.62~1.86之间(表2),渗滤液中PO3-4、SO2-4、F-的浓度较高,发财洞水样可能受到地下水汇流的影响,其水溶性离子浓度与之相比明显降低。Cl-基本不参与磷石膏渗滤液在迁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作用,因此根据Cl-在渗漏源头(磷石膏渗滤液)和终点(发财洞水样)中的浓度差距推断地下水对磷石膏渗滤液的稀释倍数在15~18倍左右。

2.2 室内试验设计

以渗滤液初始pH值、水动力条件、岩石层组类别和溶蚀时间为试验变量设计试验方案(表3)。

试验用渗滤液通过稀释磷石膏渗滤液原液获得,并根据渗滤液原液与水稀释比的差异控制试验用渗滤液初始pH值,分别模拟未与碳酸盐岩接触反应、只考虑地下水汇流稀释的磷石膏渗滤液经近距离和远距离迁移后的状态。第一组试验的渗滤液为磷石膏渗滤液原液和去离子水1∶1稀释,测得pH值为1.86;第二组试验的稀释比为1∶19,测得pH值为2.71。

两组试验中再设置动态试验组和静态试验组。动态试验组装置采用自主设计的亚克力冲刷槽,3个层组的岩样分置在不同冲刷槽内,每槽设计容纳28个岩样,岩样交替插入固定在冲刷反应区的长条方孔板上。按照每个岩样以4 L渗滤液进行溶蚀的反应配比,每个冲刷槽配给渗滤液112 L。进水流量为5.5~6 L/min,断面平均流速约3~3.3 cm/s。静态试验组容器为容量5 L的聚乙烯桶,向桶中注入4 L溶液,并利用小三脚架支撑岩样,高度距离桶底约3 cm,以保证岩样与渗滤液有充分的反应接触面积。

动态试验岩样的取样时间点共有8个。静态试验岩样的取样时间点有4个,与动态试验对比分析。每个时间点取3个平行样。

2.3 分析方法

岩样溶蚀前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2次,每次10 min,洗去样品表面的粉末和浮尘。105 ℃烘干10 h后,置于干燥皿中冷却至室温,利用电子天平称重,记录岩样初始质量m0。溶蚀后,先将其表面不溶物刷洗,再按照相同程序清洗、烘干、称重,记录岩样溶蚀后质量m1,计算岩样失重率,并根据3个平行岩样的失重率计算平均失重率。由于每片岩样的质量有轻微的差距,用失重率这一计算方法能更好的表现岩样的被溶蚀程度,失重率计算如式(1):

失重率=岩样初始质量m0-岩样溶蚀后质量m1岩样初始质量m0。(1)

3 结果与讨论

3.1 岩样失重率变化趋势

从整体上看,失重率的增长曲线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平缓,即岩样的溶蚀速率逐渐变小。失重率的主要增长区间在前15 d,溶蚀前期三种岩样试片的失重率差距不大,15 d后失重率的增长趋势减缓,三个层组岩样间失重率的差距逐渐扩大(图3)。

同组试验中,三种岩样的失重率时间曲线的高低分布在动态与静态试验组中表现一致。第一组(pH=1.86)的岩样失重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娄山关组、法郎组、青岩组,第二组(pH=2.71)的岩样失重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法郎组、青岩组、娄山关组。法郎组岩样的失重率整体大于青岩组,娄山关组岩样在第一组中失重率最高,在第二组中失重率最低。第一组动态组岩样的失重率时间曲线两两间差异显著(p<0.01),第一组静态组中,法郎组与青岩组失重率时间曲线未达到显著差异,而娄山关组与法郎组(p<0.05)、娄山关组与青岩组(p<0.01)间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第二组岩样失重率整体偏低,不同层组岩样两两间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溶蚀试验60 d后,第一组中青岩组、法郎组和娄山关组的动态试验和静态试验的最大失重率分别为42.4%、46.8%、54.4%和36.6%、38.5%、41.2%,第二组中青岩组、法郎组和娄山关组的最大失重率依次为:动态试验8.44%、8.01%和6.67%;静态试验5.65%、6.33%和4.95%。其他试验变量相同、pH值不同时,第一组失重率是第二组的4.4~10.1倍;其他試验变量相同、水动力条件不同时,动态试验组与静态试验组失重率之比为1.2~1.8。通过对比可知,室内试验条件中渗滤液pH值对岩样溶蚀作用的影响大于水动力条件。

3.2 试验变量对失重率的影响分析

仅凭失重率比值的分析,对影响失重率的主要因素及贡献程度的探讨不够深入全面,未包含其他试验变量和交互作用的影响,故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试验变量进行全面分析。以试验变量渗滤液初始pH值(pH)、水动力条件(Hyd)、岩石层组类别(Lyr)和溶蚀时间(Dt)作为4个分类变量,以溶蚀时间7、15、30和60 d的岩样失重率数据为样本总体,样本总量共144个。

多次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并逐步剔除不显著因素后,决策系数R2为0.991,说明已较为全面的囊括了对失重率有影响的因素(表4)。4个主效应均呈现出显著性(p<0.01),根据效应量偏η2可发现主效应对于岩样失重率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pH、Dt、Hyd、Lyr。交互作用中pH×Hyd、pH×Lyr、pH×Dt、Hyd×Lyr、pH×Hyd×Lyr对岩样的失重率存在显著影响(p<0.01),其中pH×Hyd、pH×Lyr、pH×Dt的效应量较大,分别达到0.546、0.442、0.655,Hyd×Lyr、pH×Hyd×Lyr效应量较小,分别为0.185、0.195。Dt在主效应中的影响占第二位,但它与其他主效应的交互效应仅pH×Dt具有显著性,说明Dt因素对于溶蚀过程的影响以主效应为主,pH在这一交互效应中占据主导地位。

通过观察不同时间阶段效应量的阶段性变化,可以分析溶蚀过程中各因素对溶蚀作用的影响程度的变化状况(图4)。试验后期pH、Hyd、pH×Hyd效应量占比减小,Lyr、pH×Lyr效应量占比逐渐增加,Hyd×Lyr、pH×Hyd×Lyr则基本持平,说明pH、Hyd及二者间交互作用对岩样溶蚀的影响在试验前期发挥较大作用,随试验的进行影响减弱,而Lyr在试验后期作用逐渐凸显。

pH和Hyd的交互作用表现为pH值较低的渗滤液会使得溶蚀效果更突出,经水流冲刷剥离岩样被溶蚀的表层后,会形成更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加大反应接触面积,进一步加快溶蚀反应速度,拉开失重率差距,二者是协同作用。对于pH与Dt的交互作用(图5(a)),可以看出pH对曲线的斜率即溶蚀反应速度起决定性作用;随着Dt的增加,第一组失重率边际平均值的增幅减小,证明Dt对于溶蚀过程的贡献逐渐减弱(图5(b))。pH×Lyr(图5(c))和Hyd ×Lyr(图5(d))的共同点是代表青岩组与法郎组的线段几乎平行,说明二者间可能不存在这两种交互作用,而娄山关组与二者迥异,说明这两种交互作用可能与白云岩的溶蚀特性有关,白云岩的溶蚀作用受pH和Hyd的影响较灰岩更为敏感。现有研究表明,盐酸中白云岩的溶蚀速率由溶蚀界面流速和pH值决定[13],酸的种类数和浓度[14]、同离子效应[15-17]、晶格能[18]、酸不溶物[19]等因素均可能造成白云岩与灰岩溶蚀速率的差异。

4 结论

(1)随时间的推移,岩样的溶蚀速率由大变小,失重率的变化表现为对数型增长曲线。在pH值为1.86的试验组中娄山关组的岩样失重率大于法郎组、青岩组,pH值为2.71的试验组中法郎组、青岩组的失重率大于娄山关组。法郎组失重率整体上大于青岩组。

(2)试验变量对岩样失重率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渗滤液初始pH值、溶蚀时间、水动力条件、岩石层组类别。渗滤液pH值和水动力条件与其他变量的交互作用均表现强烈,溶蚀时间则以主效应影响为主。渗滤液pH值、水动力条件及二者间交互作用对岩样溶蚀的影响在试验前期发挥较大作用并随着试验的进行影响减弱,而岩石层组类别在试验后期作用逐渐凸显。娄山关组在不同试验组中表现出较大的失重率差异可能与其溶蚀特性有关,pH值和水流冲刷作用对娄山关组的影响可能比法郎组更大。

参考文献:

[1]

湛亚礼. 从环境地质学及环境地貌学的发展浅析贵州喀斯特环境问题[J]. 科技风, 2018(28): 125.

[2]孙志立. 贵州省硫磷化工产业回顾与“十三五”展望[J]. 硫酸工业, 2017(1): 8-16.

[3]李光明, 李霞, 贾磊, 等. 国内外磷石膏处理和处置概况[J]. 无机盐工业, 2012(10): 11-13.

[4]褚学伟. 摆纪磷石膏堆场渗漏及子坝稳定性分析[D]. 贵阳: 贵州大学, 2006.

[5]蒙明富. 磷石膏堆场渗滤液产量预测研究[D]. 贵阳: 贵州大学, 2016.

[6]綦娅. 摆纪磷石膏堆场岩溶渗漏污染预测[D]. 贵阳: 贵州大学, 2006.

[7]张科正, 陈舟, 陈长生, 等. 岩溶区某磷石膏堆场地下水渗流与污染物运移数值模拟[J]. 中国煤炭地质, 2018, 30(5): 46-52.

[8]彭展翔, 褚学伟. 摆纪磷石膏堆场渗漏分析[J]. 地下水, 2012, 34(5): 14-15, 87.

[9]钟春里. 岩溶管道系统中污染物扩散及地下水自净能力研究: 贵州某磷石膏堆场为例[J]. 贵州地质, 2011, 28(2): 126-130.

[10]覃应机. 磷石膏堆场渗漏对岩溶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D]. 贵阳:贵州大学, 2017.

[11]查学芳, 覃应机, 吴攀, 等. 磷石膏堆场渗漏影响下岩溶地下水地球化学过程[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6): 1708-1715.

[12]陈舟, 赵贵清, 王志光, 等. 岩溶区某磷石膏堆放场渗漏特征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 44(2): 144-150.

[13]GAUTELIER M, OELKERS E H, SCHOTT J.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dolomite dissolution rates as a function of pH from 0.5 to 5 and temperature from 25 to 80 ℃[J]. Chemical Geology, 1999, 157(1-2):13-26.

[14]莫春梦. 桂林市毛村流域碳酸鹽岩混合溶蚀实验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15]WANG X, CHOU I M, HU W, et al. Kinetic inhibition of dolomite precipitation: insights from Raman spectroscopy of Mg2+-SO2-4 ion pairing in MgSO4-MgCl2-NaCl solutions at temperatures of 25 to 200 ℃ [J]. Chemical Geology, 2016, 435: 10-21.

[16]黄思静, 杨俊杰, 张文正, 等. 石膏对白云岩溶解影响的试验模拟研究[J]. 沉积学报, 1996, 14(1): 103-109.

[17]闫志为. 硫酸根离子对方解石和白云石溶解度的影响[J]. 中国岩溶, 2008, 27(1): 24-31.

[18]翁金桃. 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差异溶蚀作用[J]. 中国岩溶, 1984(1): 29-38.

[19]武鑫, 王艺霖, 黄敬军, 等. 徐州地区碳酸盐岩溶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质科技情报, 2019, 38(3): 120-126.

(责任编辑:于慧梅)

Dissolution Experiment of Phosphogypsum Leachate on Carbonatite

ZHANG Zheng,  LI Jinjuan*,  GUO Xingqiang,  CAI Baode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Phosphogypsum leachate has caused dissolution on carbonatite and led to karst groundwater pollution, however, its effect mechanism is not clear. In this study, the dissolution experiments of phosphogypsum leachate on Carbonatite were carried, dissolu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ate rock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pH values,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nd dissolution time were compared, 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s of these factor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eight loss ratios of rock samples showed a logarithmic growth trend. The weight loss ratios from high to low was Loushanguan Formation, Falang Formation and Qingyan Formation at pH 1.86, and the sequence was Falang Formation, Qingyan Formation and Loushanguan Formation at pH 2.71. Otherwise dynamic weight-loss-ratio was higher than static obviously. Interactions between pH values of leachat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nd other variables were strong.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dissolution, pH values of leachat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played a major role on the impact of dissolution, but weakened in the later stages, while the effects of rock formation began to burgeon. As a whole,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variables on the weight loss rate of rock samples is as follows: pH value of leachate, dissolution tim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nd rock group category.

Key words:

phosphogypsum leachate;carbonatite;dissolution;laboratory simulation experiment;karst groundwater

收稿日期:2020-04-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资助项目(U1612442)

作者简介:张 政(199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工程,Email: zze531@outlook.com.

通讯作者:李金娟,Email: summy_lee@163.com.

猜你喜欢

碳酸盐岩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元素录井特征分析
Hough变换识别碳酸盐岩裂缝
普光气田钻井液漏失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张家口南部碳酸盐岩地层对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制约
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与古气候古环境
贵州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早奥陶世碳酸盐岩有机质研究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