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生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2020-07-28许尔忠

科技资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高中生心理健康

许尔忠

摘  要:高中阶段作为一个学生身心发育的黄金时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保持更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个人对情绪的调控能力,对自我有更为清楚的认知;心理健康是确保学生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和外界良好沟通的桥梁。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心理健康能够更好地促进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高中生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a)-0234-02

高中時期不仅是学生学习期间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更是其身心发展最为特殊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受到各方面的压力较大,最为突出的就是高考。学生的心理发展模式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体系,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遇到了难题如若无法得到及时的纠正就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1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它不仅是其他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同样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现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可塑造型人才,因此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不可或缺,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不但提升了全面的身体素质,也为学习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1.1 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学生调控情绪、陶冶情操的能力

人的所有社会行为无时不刻都包含着情绪,良好的情绪能够帮助我们做事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效率;不良情绪也会对人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严重的更会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因此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和情绪对高中生而言至关重要。高中阶段的学生要面对沉重的学业,心理和精神上有很大的压力,往往表现的紧张、焦虑等。体育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更具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对于积极表达内心想法的同学提出表扬,让学生们感受到在课上敞开心扉、分享心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才会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1.2 通过体育锻炼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体育锻炼能够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轻言放弃、不到终点不停歇的意志品质可以催人奋进,感受成功带来的愉悦;但失败也会与之存在,同样失败也是对高中生的一次历练。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800m、1500m等中长跑测验项目,通过计时的方式增加学生们的时间感,增强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感情体验,给予口头上的鼓励,让学生们内心始终保持一种努力感不断向前,对于取得进步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还可以让学生们更加奋发上进。

1.3 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心理适应习惯的养成

心理适应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体育课恰好给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可以彼此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各种运动项目都可以在无形中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形成与他人能够好好相处、互相尊重、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组织集体性的比赛,例如排球、跳长绳等比赛来提高学生的课上参与度,提升班级凝聚力,给予学生和他人沟通交流和竞技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

1.4 通过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形成

高中生对待事物也有自己的主见,内心变得丰富且敏感。体育教师要增加课上和学生们聊天交心的频率,去获知学生们内心的想法。通过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们打造一个轻松欢快的现场氛围,在玩的过程中实现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体育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只有在了解了学生真正需求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形成。

唯物辩证法提到世界上的任何个体具有多样性,部分群体有着自信、乐观的良好品质,与之对应的就有孤僻、消极的群体存在。体育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来帮助学生逐步改善和克服缺陷,通过慢跑来增强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通过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同学们之间同力合作达到目标来慢慢改变学生孤僻的性格特点,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情绪,降低学生不良情绪的反应,使其心情愉悦;体育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上课期间中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观察学生前后的情感变化,让学生们清楚感地受到来自体育教师的关爱与理解,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  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举措

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健康的身心是一切学习和工作的必要前提,其要求我们应做到用健康的身心和高尚的品德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生作为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群体,对心理健康的意义与现实性认知明显不足,因此使其逐步了解并对心理健康有更为清晰认知的工作也十分重要。

2.1 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一直都在宣传“德育”,但是就目前社会环境上看,信息流通速度之快,信息性质的褒贬不一以及观念的多元化无时不刻都在冲击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高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是学生接收来自多方面信息的敏感时期,还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压力,每次考试后都要进行排名等情况,使得高中生长期处在压抑的氛围中,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人们都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下一代,部分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多少都与生活的家庭相关:离婚率增高、不能采取适当的管教方式对待孩子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小的伤害。可想而知,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是迫在眉睫。

2.2 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举措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社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敢于面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及时转变观念,让学生本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得以显现并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学校也应重视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给学生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邀请专业的教师让学生们通过交流、宣泄等方式缓解压力来提高心理素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形成还与家庭息息相关,因此家长要和学校做好及时的沟通,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给予随时的关注,正确对待孩子出现不当的地方,做到正确地引导孩子;而作为高中生一定要学会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善于及时解压,出现问题要及时寻求他人帮助,用心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积极发挥自身长处,正视不足努力改正。

心理健康是实现社会稳定、学校高效运作、学生和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当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时要及时沟通疏导,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昂扬的心态,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在品德和修养等方面不断提高。

3  结语

眼观当下,高中生是处于最不稳定时期的典型代表之一,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现象已屡见不鲜。高中生群体是我们祖国未来发展的新希望,因此关注高中生群体教育工作已是迫在眉睫,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加以沟通和引导,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重视对高中生身心健康方面的建设,强化学生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凸显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刁庆阳.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教育启示[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0):221,223.

[2] 裴丽萍.试论西部农村高中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田径,2019(5):38-39.

[3] 李钦珠.农村高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2018(7):77-78.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高中生心理健康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小小“运动员”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