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伸展翅羽,召来爱和悲伤
2020-07-28丁东亚
丁东亚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小雨,轻霾。新年将至,寒意丝毫不减。像往常一样,此时决定留守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早已备好了过年的蔬菜和鲜肉,等待着亲人们的归来,而在此地打拼的异乡人,也已提前买好了车票或机票,准备在除夕到来之际,搭上最后一班列车和飞机,回故乡与分别一年的亲人团聚。然而,当他们这日一早从甜美的梦中醒来,隔着手机屏幕看到的却是封城的消息。多年后,当人们再次想起这段遥远的时光,慌乱与惊惧早已消散,但一定会再度记起超市被抢购一空、人们戴着口罩尽可能隔着距离相处的景象。他们困居家中,所有的声音听上去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响亮和刺耳,武汉仿佛突然按下了隐匿键,先前忙碌的人群和车流,犹如沉入深水的鱼群一般,一下消失在了长街短巷。
如若说美好的事物无法久存,我相信它同样亦是无所不在。就像眼下从疫情中重启的武汉,已在慢慢恢复它往时的繁华与热闹,就像彼时一个平静的傍晚,我站在一栋三十四层高楼楼顶,有幸读到非亚的《暮色中的城市》。尽管想起“南宁”,诗人非亚又爱又恨,不再为丘陵、“推土机翻开的鲜红泥土”和“平静下来的森林公园而激动”,但情绪的涌动在非亚冷静的笔下却有着无以名状的爱恨交织,一座城的记忆如此深刻,可以说成为了他生命永不可抹除的痕迹。那时,我像他诗中的自己一样,举目远眺,城市的轮廓已在远处出现,“他太熟悉了/熟悉这城市的气味,脾性/干净与肮脏之处,他知道/在楼房,街道,灯光/与车流之中,有他的安身之处/有他的失败,耻辱,梦和理想/”。
此刻读到这组《致给我诗的人们》,我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作为诗人的非亚,不仅有着爱的能力和悲悯情怀,更有着直面现实的生之动力。生命的光影在他的诗行中得以重现,交错或辩证,仿佛都是为了让语言和生活合体,“让当下与过往、肉体与灵魂、思想与情感产生某种对应关系。”同时,在表达思想和意象时,他把现实的场景描写得精确又细腻,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想象,将外在事物与内心感受融合,尽管诗歌语调平淡,却蕴含着心灵状态和自我的价值取向。即便像《闯入者》和《赞美》这样感慨时光流逝的诗,传递的也是一种沉静的美好。
《赞美》中“妻子”的一天,像大多婚姻中的女性一样,平淡无奇,却又温暖悦人:她在朦胧的晨光中去厨房准备早餐、上午去超市买排骨和猪肉、傍晚去附近的新兴村买蔬菜、穿一条裙子出门办事、开车接送孩子上学……看似是散漫的记述,实则饱含深意,妻子的身影随着电影般的画面一帧帧定格,生活本身也成了一种艺术形式,且爱是其内在的驱动力。等到记忆一点点变得鲜活,岁月流飞的无奈倏然又带来了悲伤,那个与他共度了二十余年的女人,在想象中尽管“犹如一阵温暖的风”,会来到他身边,但青春早已一去不返。妻子在日子里老去,日子伸展翅羽,就带来了爱与悲伤。悲伤无处不在。像死亡一样。唯有爱的力量可以对抗悲伤和死亡。毋庸置疑,这是非亚的《悲伤穿着一件大衣》和《路灯愉快地》带来了感受和思考,像我读到菲利普·拉金的那首《日子》时一样,想到诗中穿过田野奔向垂死之人的牧师和医生,悲伤和死亡似乎就有了具象所在。只是在《悲伤穿着一件大衣》这首诗里,“悲伤”与诗人是合二为一的,或者说“悲伤”就是诗人非亚自己。那穿着大衣来敲门的“悲伤”是他,背着背包、手拎一瓶酒的“悲伤”是他,始终保持奔跑姿态的“悲伤”是他,唯有“逝去的时间像一头受伤的黑豹”,窜进他内心世界的森林与原野,不断嚎叫。他的悲伤来自哪里?来自渺无音讯的一个个名字:死去的朋友,兄弟,以及老年人,来自日渐黯淡的理想火苗和无人对饮的孤独,只有当他想起去过的小镇、住过的酒店、拉过手的一个女孩等往日光景,似乎他才会与“悲伤”和解(然而,我们永远无法与死亡和解),在“缤纷的梦中流下幸福的眼泪”。在这里,梦是对现实生活的回应,而“缤纷”折射的则是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内心的温情,足见非亚对生活表现出的敬意。
反复阅读《路灯愉快地》,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是,日常事物和想象竟然会生发如此多的莫名愉快和无解。愉快是:“路灯愉快地成为一盏路灯”、狗“乐意成为一条狗”、“ 蛇忠于自己/坚持在草丛中爬行”、 律师喜欢自己的工作,“可以把谋杀记者的国王/变成一条虫”、“儿童渴望着快点长大/但又迷恋一枚糖果/一只皮球”,一切事物遵从着既定的法则和规范;无解的是那个突如其来的“穿着一件黑色呢子大衣/戴着一顶黑帽子”“ 挨家挨户去查电表”的“死神”,它究竟是何物,不得而知。我暗自揣想那是非亚童年时不愉快记忆所致的恐惧,源自“盒子里死去的时间”、死去的蚂蚁和软体动物,亦或仅是他用来缓解自己焦虑与哀伤情绪的代名词,非亚却以直白的方式告知,那不过是一场梦而已。梦醒时分,一切照旧,他仍然是他,“仍然是那个用双手扯住被子,感知到太阳是太阳/月亮是月亮/星光仍然可以在窗口闪耀的那个人”。仿佛在与梦中“死神”对峙之时,他才是获胜者,且从记忆深处的事物身上召回了另一个真实的自我,寻觅到了生命的真谛:活着才是一切意义的先决条件。
活着的美好,在《饲养蜂鸟的女人》里,形象具体,闲适又温煦,同时又别具深意。那些被饲养的蜂鸟,指向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暂且不必去猜度,“她”给蜂鸟们喂食,在“墙头上摆上给它们吸水的瓶瓶罐罐”,在花园里种上各式各样的花,作为一种个人的愉悦或喜好,获得的无疑该是无穷的活着的真实的快乐。尽管事实绝非如此。
每天,蜂鸟准时过来
在她的后院里盘旋,跳跃,降落
吱吱喳喳
她透过窗口
从不去惊扰它们
……
她把这些羽毛光洁的黑色精灵
当作自己的孩子
给它们起各种各样的名字
就好像这些,是她生活中存在过的一个个人
那些像蜂鸟一样被精心呵护和照顾的一个个人,非亚也许就是其中一个,那个女人是母亲或妻子,也可能是情人,但无论如何,被爱或施爱,都是一种幸运,即使爱之光晕会遁去或消减,成为记忆里的一粒尘埃或黑点,“她”(或者说非亚)也会永远铭记,因为爱“即使死去/也从未在她的脑海离开”。
谈及个人诗歌写作,非亚说:“每次写下的一首诗,是瞬间完成的,语言,材料,事物,发现,一起构成全部。没有前后,不分彼此。”这恰好也说明了为何他的诗里一直有着一种对死亡、悲伤、灵魂、命运等始终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愫,且其中混杂着敬畏、疑问、不解和反抗等成分,当然,这种复杂的情愫也成就了他写作的多樣性和诗歌多重意义的可能,何况当内在语言喷薄而出时,即使没有任何创作意图,经验也可被书写成文字,前提是他必须相信创作即生命意义所在,通往的是更为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