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评教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2020-07-28谢俊红

科技资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信度效度

谢俊红

摘  要:学生作为教育的受众,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无疑最具权威性,但现实中,众多一线教师不断质疑学生评教的结果。因此,研究学生评教的信效度,可促进学生评教回归理性与客观性,不仅是高校决策的需要更是改善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并提出提高学生评教信效度的建议,以期使学生评教更为真实、客观,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学生评教  信度  效度  教师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a)-0134-02

高校经过十多年外延式扩张后正转向内涵式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无疑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如何改善并提高教学质量,许多高校一直致力于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学生评教往往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从理论上说,作为教育对象主体和受众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教无疑是最具权威性和说服力的,但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众多一线教师不断质疑学生评教的结果,这使得建立在以学生评教结果为基础上的一系列制度缺乏合理的根基。因此,研究学生评教的信效度,促进学生评教回归理性与客观性,不仅是高校决策的需要,更是改善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1  学生评教信度与效度现状

信度即可信程度,是指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也即测量结果反映测量对象实际情况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效度也称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性,是指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信度与效度的概念最初主要用于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后来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展至教学评价领域。为研究学生评教的信效度,课题以G大学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572学生样本进行调查,占大学城校区二本学生总数的4.0%。

1.1 学生评教信度低,评教稳定性差

按照课程的周期性,通过评教系统选取了2017—2018第一学期和2018—2019第一学期两个学期的评教结果进行分析。两个学期参评的教师数均为870人,根据两个学期学生评教结果分别对教师排名,然后进行重测信度分析发现,学生评教的信度很低。再对两个学期学生评教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学期学生评教结果不具相关性。最为典型的案例是,2017—2018第一学期学生评教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教师,2018—2019第一学期分别排到837位和258位。对同样的教师、同样的课程,两个学期学生的评数差距很大,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评教的稳定性较差,其重测信度低。

1.2 学生评教随意,不能有效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

对学生评教态度的调查发现,9.5%的学生评教随意或很随意,43.1%的学生并不会很认真地看评教指标就开始评教,11.6%的学生评教时要看自己的心情或是带有感情成分去评教。此外,样本对象认为自己周围的同学在评教时有32.5%的学生评教很随意。在回答“学生评教多大程度上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这一问题时,只有14.9%学生认为评教90%以上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该数据仅仅是对572个学生样本进行调查统计的结果,如果将该数据推延到整个学校上万名学生,并以此来考量教师教学情况的话,其结果是不敢想象的。

2  提高学生评教信效度的对策建议

2.1 做好学生评教的宣传解释工作

相较于过去过去几年而言,当前学生评教要相对客观一些,但其客观性和真实性还远远不够,如还有不少学生评价教师的标准不是教师上课是否认真、知识是否丰厚、教学是否有启迪,而是教师上课有否有趣、是否好说话、考试是否容易挂科等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印象,从而影响着学生的评教。此外,大部分学生持评教无用论的观点,认为评教并不能改善教师的教学情况,且学校对学生的评教结果也没有任何反馈等,因此评教较随意。基于此,在评教前,要向学生充分说明并解释评教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评教责任感,端正学生对待评教活动的态度,增强学生对评教活动的重视程度,进而提升评教的信效度。

2.2 改善学生评教信效度的具体措施

2.2.1 评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式

重复测量的核心思想是对学生评教的结果进行多次测量。具体措施为:以学期为单位利用评教系统储存每一门课程的评教结果,但不作排名。教师可以通过评教系统查看学生的建议或意见,但不能查看其具体分值和排名,这样做既保证了教师可以看到有利于改进自己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又不知其排名而影响其教学积极性。待一学年或是两学年结束后,再依据一学年或两学年的评教结果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综合测定。通过这种方式测得的评教结果相较于每学期每门课程评教结果而言其信效度较高。

2.2.2 选取从不旷课的学生进行评教

无论是从评教的认真程度还是评教的客观性来看,从不旷课的学生往往要高于旷课的学生,而且从不旷课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更具发言权,因此选取从不旷课的学生进行评教其信度要高于旷课的学生。具体操作方法为:每学期临近期末由教师提供学生出勤名单,或者利用现代媒体手段调用“雨课堂”中学生每次上课签到功能,然后在评教系统里设定可参与学生评教的名单。

2.2.3 采用成绩靠前的学生进行评教

成绩靠前的学生评教态度要优于成绩靠后的学生。李富春等人在综合分析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对相应任课教师评价结果的1219组数据基础上,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可靠性及其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客观分析,其研究结果也表明部分学生在评教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而优秀学生的评价结果比较可靠。因此,采用成绩靠前的学生评教的具体措施为:将评教系统与教务系统对接,评教系统自动对近一学年或两学年期末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设定为学生评教名单,并对当期的任课教师进行评教。

2.2.4 排除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学生评教

对每门课程排除10%的最高评价与10%的最低评价,这样做的优点在于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善意好评和恶意差评,既排除因个别偏好又排除因打击报复所带来的低效度评教。排除最高与最低评价的结果可能会导致集中趋势比较明显,在全校教师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层次感,这对于评教不排名只用于教师查看学生的建议与意见无疑是有益的,但对于学校相关部门及校领导参考了解教师在学生评教中的位次可能不是很明显,因此,该方法可结合上述其他方法并用。

2.2.5 在评教指标中加入测谎指标

在评教指标中加入测谎指标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测谎指标排除评教很随意的学生。具体做法为:在学生评教指标中加入1~2个与某指标的意义(意思)完全一样只是表述方式不同的指标,且选项要一样但顺序要颠倒。若学生评教时前一个指标选择某选项,而在后一意思完全相同但表述方式不一样的指标中却选择与前指标不一致的选项(答案),则基本可以判断该学生在评教时没有认真看清评价指标,对教师的评教很随意,因此可以排除该学生的评教结果,即不统计该学生的评教结果。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剔除评教很随意的学生,从而增加学生评教的信度。

3  結语

由于现实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学生评教的信效度低,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学生评教的主体地位,相反,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评教的主体作用,采用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学生评教的信效度。

参考文献

[1] 李志,潘明霞.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138-139.

[2] 林琳.学生评教的困境、根源及其改进方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9(8):11-14.

[3] 李贞刚.以学生为中心改进学生评教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9(1):62-65.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信度效度
校企融合背景下,思政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效度探索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巧用模型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度
大学生积极自我量表初步编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研究
墨子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