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北欧清新的生活画卷
2020-07-28叮当猫
叮当猫
说到现代人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就不得不提到北欧。放眼望去,北欧国家没有高楼大厦,人们穿着朴素,开着旧车,吃着简单的食物,每天晚上7时以后街上就静悄悄的,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也没有过度奢华的消费方式。那么生活在那里的人,幸福感从何而来?
纵观北欧的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公共建设,他们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无一不将大自然恣意的舒展与人的舒适度放在第一位。本期智享生活,让我们打开北欧清新的生活画卷,体验北欧人惬意舒适的幸福生活。
衣:自然淳朴的舒适感
北欧服装设计的风格,极简主义、休闲宜家风已结结实实刮了好几年。在服装中寻求自然淳朴的舒适感,是许多北欧设计师们所遵循的理念。可再生羊毛、再生聚酯纤维和其他有机再生的材料都是被北欧人青睐的衣服原料。
苛刻的天然环境,使节约的习惯成了必须:饭不能不吃,但不必太好;钱不能没有,但不必太多。如果谁家新添了新生儿,朋友、邻居都会把合适的旧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熨得服服帖帖给送过来,在北欧人的生活里,互送旧衣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
对于很多北欧人而言,对于旧物的钟爱已经成为一种情结、一种文化。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居民们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去中心广场的复古市集或跳蚤市场选购自己喜爱的商品。
对旧物商店和跳蚤市场高度接受,让北欧人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同时减低新产品的生产量。在瑞典有着全球第一间主要售卖二手物品或废物回收再造物品的购物商场。这个商城可谓是当地环保爱好者的购物天堂,这里的店铺特色就是售卖二手物品、翻修后的产品以及有创意的旧物改造产品。只要把家里的二手物品带到这里,保准它们会有个可靠、环保的好去处,让每一份宝贵的自然资源都尽可能地发挥作用。
更特別的是,二手物品购物商场就位于回收场旁边,一个原本被丢弃的物品,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食:有机健康的天然食物
早在2004年,北欧的一些顶级厨师就联手创建了新的北欧美食宣言。说来很简单,就是强调季节性、可持续性、有机健康的天然食物,这基本反映了北欧人对于饮食的基本理念。
简约的饮食,是北欧特别是瑞典人的特色。若要问瑞典人在盛大的庆祝节日要吃什么?传统的瑞典人会告诉你:好吃不过新鲜的盐水煮土豆。
一年一度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办的诺贝尔奖颁奖晚宴,是北欧厨师们为世界美食奉上的一场顶级饕餮盛宴,即便是代表北欧美食最高水准的晚宴,在食材上也依然倡导天然、简约的新北欧美食风格。
历史上,北欧的高纬度让夏天的阳光十分珍贵,所以在当地食用新鲜的浆果是一种短暂的奢侈享受,大部分浆果要制成果酱。连烘焙面包时,也考虑到长期存放的需要。这培养了北欧人崇尚只取所需的概念,按自己实际需要购物或预备食物,以减少浪费。
也许早已习惯珍馐美馔的国人未必能够习惯北欧人的口味,但是从他们对食物简单而质朴的追求中,我们却可以感受到,北欧人对于一切食材的尊重、对于原本味道的推崇,这就是北欧食物的“自然之道”。
住:逃离都市的小木屋
北欧人认为,“人住在城市里四周都是人的地方才会觉得孤独,住在靠近大自然的地方则不会。”在北欧,度假小木屋几乎是必备的体验,是北欧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挪威有200多万人口,却有45万栋度假小木屋,相当于每5户人就拥有一栋小木屋。
人们利用当地原始的山地元素如石头、树木、草皮等来建造住宅,这是大自然提供给他们最好的建筑材料,人与自然就这样无限接近,合二为一。
这些“与世隔绝”的木屋里通常设施很简单,最重要的是得有一堆柴火的壁炉。北欧人酷爱蜡烛和柴火,如果爱迪生是北欧人,那他大概永远都不会发明出电灯了吧。
在湖边小木屋里度假,到森林里采摘各种水果和蘑菇,喝杯暖暖的饮品,慢悠悠的宁静生活中,总有发掘不完的乐趣。
环抱在森林自然中的北欧各国人民对生活、家居甚至杂货都比较珍视,“尽量长时间地使用”是北欧人的生活信条。木材成为了北欧家具的灵魂,家居风格也多从自然中获取设计灵感,并从自然元素中提炼并转化。
直线与柔和曲线的结合勾勒出线条简洁的家具外观,沙发体态轻盈,木质框架或外露、或包裹在纯色的厚棉布下,展现出一种朴素、清新的原始之美。
行:用自行车轮丈量生活
为减少碳排放,北欧各国人民都酷爱自行车及公交出行。例如丹麦,几乎人人都是低碳达人,拥有500多万人口的丹麦拥有420万辆自行车,也就是说,几乎每10人中有9人拥有自行车,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