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科技抗疫显担当

2020-07-27王际娣

小康 2020年20期
关键词:刘伟抗疫人工智能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内疫情亦现反弹趋势,在复工、复产、复学趋于常态化的今天,疫情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高科技防疫抗疫仍是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科技企业是否能担起社会责任,筑牢科技防控线显得尤为重要。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都科技”)董事长兼CEO刘伟,不仅是一家科技企业的带头人,同时也是全国政协委员,有着双重身份的他率领企业担起社会责任。疫情期间,佳都科技派出600多名员工为广东省、广州市的医院、公安等单位提供综合保障系统运维服务,为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等13家一线疫情定点医院提供了ICT技术支撑;并成功研发了佳都AI智能体温人脸追踪监测产品、“蜂巢”智感安防区多维动态防控平台等多项科技应用,为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1992年创立的佳都科技,在科技创新领域深耕细作多年,掌握了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知识图谱、智能大数据四大核心技术,并有落地轨道交通、公共安全、城市交通3大垂直场景。佳都科技自2017年被评为广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先进党组织以来,在社会服务、道路交通等多个领域发挥人工智能企业的优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人工智能+社会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效率。

近日,《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就民营企业在党建引领科技抗疫、“人工智能+社会治理”、“新基建”等多个方面对刘伟进行了专访。

党建引领科技战疫 变被动为主动

春节后,疫情发展迅猛,整个社会生产生活节奏被打乱,佳都科技同样遭受冲击,在一季度,疫情使公司上游厂商处于基本停工状态,公司合同的执行受到影响。刘伟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临危不乱,快速思考疫情下科技企业该如何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于是,佳都科技的应对疫情工作小组,在紧张局势下应运而生,佳都党总支部及党员同志积极发挥表率作用,主动担当、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运用公司科技优势,为抗击疫情提供技术支持,为一线抗击疫情整合起强而有力的后援力量。

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第一排左二)在疫情期间到社区走访调研,介绍人脸测温产品。

这一决策,彻底改变了佳都科技在疫情冲击下的被动局面。佳都科技率先委派佳都党总支部书记、佳都科技智慧城市事业群副总裁刘艳,率队冲锋社区防疫第一线。该小组在了解社区群众需求后,把时间看作生命,分秒必争、群策群力,加班加点完成勘察、设计图纸输出。作为党总支部书记的刘艳不仅统筹好社区与公司的对接工作,还在方案制定、召开会议、实施部署,都严格审核把关。最终仅用两天时间就研发出了“AI+红外热成像”新型快速测温技术。该技术可实现“远距离”测温,温度识别精度达到±0.3℃,实时对体温异常、口罩佩戴异常自动报警,智能触发预案机制,并结合视频结构化、Re-ID、大数据分析技术,追踪疑似感染人员轨迹,便于监测人员“定点寻人”,有效实现小區出入口无聚集、出入核检快通行、发热住户无遗漏的高能防范功能,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与赞许。

这一举措彻底打开了佳都科技主动战疫的新局面,同时也让企业转危为机。

成立党员研发小组 尽显先锋模范

据介绍,佳都集团党支部于1998年9月12日成立,2012年3月30日成立佳都集团党总支,现有党员135人。2015年天河区非公经济组织“双推双培”示范单位。2016年天河科技园先进党组织,并挂牌成立“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教育科研基地”。2017年广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先进党组织。

为了激发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佳都党总支副书记、公司副总裁刘斌担任指挥,成立了“抗疫产品研发党小组”,充分考量党员骨干的业务特长,在每个攻坚点安排党员带队,研发团队最多时达到15人,其中党员就占7人。

该小组针对“攻坚点”开设以党员骨干带头学习和技术讨论、关键技术头脑风暴的专题培训达十余次。刘斌的研究领域正是人工智能人脸识别,他此次负责团队中算法、应用。两个小组的成员在他的带领下,强化党员意识、激发党员活力,尽管时间紧、人手少、项目难度高、应用场景复杂多变,但通过加强项目技术培训学习,团队先后解决了“大时延大时滞”等控制难题,并创新设计了“7态”方式的旁路控制系统,圆满完成了设计组的任务。

在研发过程中,党员汪作为和杨永乐均为佳都全球智能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受领任务以来,与团队日夜奋战,推动公司级疫情类产品、方案快速落地。产品主要包括热成像监测仪、人脸识别+热成像测温设备,方案主要包含地铁大客流红外无感测温及疫情防控系统平台解决方案、城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平台解决方案、校园疫情防控方案,为疫情防控搭建了最为稳固的“压舱石”。

汪作为和杨永乐表示,作为党员,为防控疫情加班既是工作职责,更是党员需要勇于担当的时刻,全国抗疫严峻关头,能有一丝奉献,也是作为一名党员的骄傲。

在佳都科技全体研发人员的努力下,公司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智能安检设备、“蜂巢”智感安防区多维动态防控平台、城市智能交通大脑管理平台目前已经入选省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助力抗疫复工产品资源信息第一批名单。助力精准防控、复工复产,效果显著,受到政府部门、市民、一线抗疫情人员的认可。

投身抗疫 尽显民企担当

说起研发成果的运用,刘伟回忆年初抗疫情景,“2月底,广州在一个数万人的城中村社区,试点了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实战平台,该平台就像一个‘城市小脑,通过智能通道、智慧路灯、高清摄像机等智能感知设备,实现测温、身份识别、数据采集上传和整合分析,节省了近一半的人力,而且这个超大社区至今无一确诊病例。”刘伟不禁感慨科技力量的强大。随后,这些研发成果迅速得到推广,援驰广东、山东等17个省份28个城市,在地铁、企业、社区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在这次抗疫中,党员、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引领科研队伍,大大激发了组织活力,发挥了良好促进作用。自2012年以来,多名党员在科技创新中提拨为公司管理层或行业专家,其中有不乏成绩突出被破格(跨级)提拔者,在公司各岗位真正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包括:党员科研团队荣获了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党员科研工作者的研发成果入选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

除此之外,佳都科技的轨道交通、公共安全、城市交通3大垂直场景在全国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在轨道交通领域,佳都科技项目覆盖地铁、城际铁路、BRT、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全产业链,业务覆盖全国22个城市,涵盖站台1278个,形成全国性全产业链的业务分布。

在公共安全领域,佳都科技以视频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云服务为核心,面向公安、应急、住建、政务、交通等智慧城市细分领域,提供涵盖顶层规划、方案设计、产品开发、系统集成和维保服务,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基于视频云+大数据的全站解决方案。目前,业务覆盖全国19个省份,68个地级市,实现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在城市交通方面,佳都科技基于“城市交通大脑”底层平台技术,结合交警交管的实战需求,推出新一代“一体化交通指挥管理平台”,并首次实现在广州、合肥等一线及准一线城市试点,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大脑”在超大型城市复杂路面情况下的交通治理能力。据了解,从2017年在安徽宣城落地至今,在车辆出行量提升18.9%的情况下,整体车速提升5.5%,实现了60%车辆通过路口不需等红灯的通过率。

多方调研 为民发声

无论是之前任全国人大代表,还是现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近年来,刘伟的议案、提案一直聚焦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发展。“今年两会,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经验总结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深感自己肩上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刘伟说。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国仅仅用了2-3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控制住了疫情,防控效率之高、力度之大,世界范围内罕见,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制度优势。

“当然,毋庸讳言,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我国在社会治理、尤其是城市治理方面的一些短板和不足之处,这些短板和不足主要集中体现在城市基层网格管理、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刘伟说,仅在城市基层网格管理方面,目前我国城市网格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依然较低。搞人海战术、人工扫楼、手工填表、物理隔离依然是主要手段。在疫情防控的高峰期,很多基层网格和社区都面临着网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人手不足、效率低下、信息收集不准确等问题,其他领域也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

《小康》记者就民营企业在党建引领科技抗疫、“人工智能+ 社会治理”、“新基建”等多个方面对刘伟进行了专访。图/ 王际娣

刘伟表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两会前期进行了系列的走访调研,倾听多方意见,希望能把问题说得更透彻,把建议提得更有针对性,真正做到为民发声。

五项提案关注“新基建”风口

在刘伟的观念里,有问题不可怕,问题暴露得越早越有利于找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弱点,以便今后改进。

针对本次疫情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和社会治理暴露出的短板,刘伟提出了加快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网格联防联控建设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加快实现全国公共交通实名制以及数据联网共享、加快人工智能新科技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减轻民营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五个提案。刘伟以这五个提案向世界讲述了中国“新基建”。

刘伟认为,新基建代表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这种转型也是一种机遇,会助力中国经济和人工智能產业实现弯道超车。民营科技企业站在以轨道交通、5G、人工智能等为主导的“新基建”风口上,除了政府政策和机制作为保障之外,广大民营企业自身的转型和投入也很重要。

刘伟表示,民营科技企业一方面要坚持创新驱动,时刻做好迎接变化的准备,把握机遇,真正做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另一方面,民营科技企业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建设,加大关键领域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夯实技术“护城河”,把轨道交通和人工智能两大新基建作为重点投入领域。

猜你喜欢

刘伟抗疫人工智能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For the fish
刘伟误交损友
人工智能与就业
刘伟(刘冠儒)
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