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文化对比

2020-07-27史宝莉

牡丹 2020年12期
关键词:盘古世间天地

史宝莉

在中西文化里,都有关于宇宙开始的传说。神话传说是每一个文化的启蒙和灵感来源,更是这一文化的精神根基。研究神话传说对于研究这种文化特点有着追根溯源的效果。中国文化的传统一直崇尚利他、自强、奋斗、天人合一等思想,而西方文化崇尚利己、自由、个人主义等思想。追其根本,这两种文化的差异从它们各自关于起源的传说即可体现出来。在中国《山海经》的记载中,宇宙是盘古开天辟地创造的。在西方《圣经》里,宇宙万物是由上帝创造的。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这两种文化起源的异同来剖析其反映的文化异同。

一、传说梗概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人类诞生之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之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在《圣经》里,宇宙万物是由上帝创造的。第一天,上帝对无边的黑暗十分不满,就轻轻一挥手,说“要有光”,于是世间就有了光。上帝称“光”为“昼”,称“黑暗”为“夜”。亮光隐去,黑暗重临,从此,世间就有了昼与夜的交替。

第二天,上帝仍不满意眼前空洞的景象,就一挥手说:“天上要布满星辰。”于是,宇宙间又布满了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星球。上帝将日、月星晨摆列在天空中,它们各司其职,掌管着昼夜和时节。第三天,上帝看到陆地上混沌不分,心中不悦,就说:“水应聚集在一起,使旱地显露。”于是,水便汇聚起来,旱地显露出来。第四天,上帝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管昼夜,做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普照全地。”于是,上帝造就了两个光体,给它们分工,让大的那个管理昼,小的那个管理夜。上帝又造就了无数的星斗,把它们嵌列在天幕之中。第五天,上帝说:“水中要有众多的鱼,天空中要有无数的鸟。”于是,世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鱼和飞鸟,大地上出现了各种野兽和昆虫,野兽在地上奔跑自如,昆虫飞舞在花草中。第六天,上帝看到阳光明媚十分满意,于是说:“我要照我样式造人,让他管理地上的万物和走兽。”上帝用泥捏成一个泥人,朝泥人吹了一口仙气,于是,人便在上帝的手里诞生了。上帝用五天的时间造出天地万物,又在第六天按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上帝看到天地万物井然有序、生生不息,他造的人英俊健壮,便决定把第七天作为休息的日子。

二、文化相同点

首先,宇宙的最初状态都是混沌和黑暗一片。宋·李昉《太平御览》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这是中国神话中对宇宙最初状态的描述,宇宙是一片混沌,就像鸡蛋的内部。《圣经 创世纪》说:“宇宙天地未形成之前,黑暗笼罩着混沌空虚,宛如一个充满黑暗,深不可测,无边无际的深渊。”这是西方《圣经》故事对世界最初状态的描述:宇宙是黑暗的,是混沌空虚的,什么都没有。由此对比来看,中西方关于宇宙的起源状态描述是一致的。这里可以体现出中西方人民在古代的宇宙观都是懵懂状态。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他们只能把宇宙想象为黑暗的一片。这说明东西方人类始祖都经历了一个混沌、黑暗的艰难时期。

其次,盘古和上帝开创世界的方法相似。在中国神话里,盘古苏醒后用斧头开辟把天地劈开,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在西方,上帝把黑暗与光明分开,用苍穹把水分开。所以,两种文化的相似处是创世神做的都是分离工作。天和地,日和光本来是存在的。二位英雄形象作为第一个把两种事物分开,从而开辟了天地,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事实上,宇宙是存在的,存在的状态是无序的、混乱的。而盘古和上帝是无序宇宙的梳理者。

三、文化差异

在盘古开天辟地中,天地的分离是循序渐进的,是不知经历了多少天才形成了天地。天地因盘古而生,却不因盘古的死而失去,盘古倒下后,他与天地合而为一,这就体现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万物皆为一体”的思想。故事也体现了盘古自强不息、朝乾夕惕、顶天立地的君子之气魄和人格精神。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敬畏天地,也要开天辟地、勇往直前。每个人都和盘古一样,是天地之子、宇宙之子,中国人是没有“上帝”这个概念的,因为天为父、地为母,四海之内皆兄弟。

时间上,盘古在混沌中睡了一万八千年后醒来,劈开天地,他为了防止天和地合住,又用自己的身体在天地间站立支撑,这又持续了另一个一万八千年,直到最后盘古精疲力尽,最终倒下而亡。但天地就此永远分开。在《圣经》传说里,上帝创造世界就仅仅用了六天的时间。每一天创造一种自然现象。每一天只须用意念或者只须说一句话,宇宙就自然神奇地按照上帝的旨意出现了。从一万八千年和六天来对比,可见中国文化强调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人民自古就是勤劳的民族,四大发明、五千年壮阔历史都是中国人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的成果。盘古的辛劳、盘古的毅力正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生生不息的法宝。遇到任何困难,中华民族都有着强大的毅力和决心去战胜它。西方上帝仅需六天,体现在西方文化里,自由、娱乐、轻松休闲是人们崇尚的东西。上帝在第七天休息。这也说明西方文化的自我休闲爱好。这和中国人的勤奋坚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盘古开天辟地展现出强烈的开拓和创新精神,这对于开创以后的历史进程和创造新世界具有非常必要的引导意义。中西方神话中,创造万物的难易程度不同,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万物,而上帝造物倒是显得很轻松,用嘴说有什么就有了,只用了6天就造出了天地万物。

在盘古死后,他的身体部位也化为世间万物。他的呼吸化为云彩,他的四肢化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他的血液化为世间的河流湖泊,他的身躯化为山脉,他的双眼分别化为太阳和月亮。他的行为正是中国文化自我牺牲的精神,也是集体主义精神。活着的时候鞠躬尽瘁,用尽全力撑起天和地,死后也不忘为他人谋福利。盘古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这有利于引导和培养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怕困难,刻苦坚持,长期奋斗,自我牺牲,为民造福的精神和素养。盘古是人,有血有肉。因此,开天地只能依靠“力量”,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可能中国功夫就源于此吧!这也是中国人所说的做人就要顶天立地。顶天立地的形象源于盘古用身躯支撑天地的伟大形象。上帝是神,是个只须思考就能造物的神。“上帝说要有光,黑暗中就出现了光,要把水和空气分开,就果然灵验……”所以,西方的唯心主义、空想主义才会无比盛行。盘古开天地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手撑天,脚蹬地,盘古吃的只是飘进他嘴里的雾,他从不睡觉。他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在睡梦中他还想着:光有蓝天、大地不行,还得在天地间造个日月山川,人类万物。可是他已经累倒了,再不能亲手造这些了。最后,他想:把我的身体留给世间吧。”原来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始祖留给炎黄子孙的最宝贵的精神支柱。

四、影响不同

上帝創造世纪打造的是快乐崇拜的传说。而盘古的神话故事塑造的是一个接近于真实并令人敬仰的先辈形象。盘古的故事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务实求是、勤劳勇敢的精神。盘古经历一万八千年,历尽艰辛以生命为代价创造世界。这反映中国人重视实际,勤劳质朴,具有为后世子孙牺牲的精神,说明中国人注重事物的发展过程,崇拜天和祖先。上帝轻易创世纪对后世在宗教思想方面的影响更深远。西方人从此认为上帝创造自己,这和自己的奋斗、勤奋、努力关系不大。于是,西方形成宗教祈祷的仪式,祈愿上帝可以给自己创造更多的美好事物。

(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盘古世间天地
持己心,行世间
盘古开天辟地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盘古
盘古
拾天地之荒
世间最贫穷的人
世间的美好都来去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