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的 思想及当下启示

2020-07-27黄怡宁

牡丹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朱光潜艺术化美感

黄怡宁

朱光潜的“人生艺术化”思想作为一种被大众熟知的美学理论,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审美人生观,对个人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和启蒙意义,并在当下赋予人们更深刻理解艺术之于人生重要性的能力,更有助于培育成熟完美理性人格、构建当代和谐社会。作为一种审美的人生观,这种思想在人生和艺术之间连接起了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绳索,因此朱光潜的理论不光在当下的社会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也让不同时代的不同人停下脚步,重新审慎自己的人生,并再次慎重规划独属自己的未来。

一、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的理论概述

朱光潜的《谈美》一书便阐释了“人生艺术化”这一重要观点。整本书按照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的特点这几方面逐一展开、层层深入、娓娓道来,在抒发自己的人格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同时,这位美学大家也提出了自己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件件皆有起因,事事都有着落,朱光潜的“人生艺术化”思想也不例外。这里的逻辑起点始于他所提出并依次递进的三种人生态度——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美感的态度,可以说这三种态度互相牵制也互相独立。

区分三种态度的方法十分简单,对于同一件事情或物体,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落,拥有自己的态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观看者认知和当时所处位置的不同,观看者的情感体验也大相径庭。其中,人生艺术化便建立在美感的态度上,这是由于在观赏时观赏者并不计较观赏物品的实用价值,因此心中并不会推演这件事物价值多少,有什么实际作用,而把心思全部放在了物体本身,因而心中的欲念便消失了,也不执着于追寻事物其中的因果关系。这种摘净了意志活动和抽象思考的心理动向被称为“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作“形象”。形象的直觉便是上文提到的美感经验,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因此所有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即无功利目的的活动),美便成为事物最“尊贵”的一面和最稀有的一面,自然,美感经验也成为“物以稀为贵”底下的浓墨重彩。

“人生艺术化”需要岁月时间的磨练,朱光潜一直追求“将审美活动与人生的自由追求结合”,“人生艺术化”思想就是泱泱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真、善、美是这颗明珠上最耀眼的光芒,此中至高的价值也不由表现出现代美学研究对于人本身的庄重思考和对个体目意义的哲学深究。而这晦涩的一切被朱光潜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表现出来,可谓“艺高人胆大”,这便是朱光潜自己的“人生艺术化”,正因如此,才有了他如此特立独行的高洁人格。

“人生的艺术化”不仅需要拥有完美高洁的人格、丰富充实的情趣、本质舒适的生活,还需要和各事物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人们则会将注意力与感情放在所欣赏事物的本身,即物体上;如果距离太远,人们就会“失明”,对本来应该欣赏的事物置若罔闻,所谓距离产生美大概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因此,在生活中不光是对物也需要对人保持礼貌而不失亲切的距离,在豁达与严肃中形成奇妙的平衡。朱光潜曾说:“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既要做一个凡人,也要力争做一个不凡人。”那么,你愿意做那个凡人中的不凡人吗?

二、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对当下的启示

(一)有助于深刻理解艺术之于美好生活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每个人都像装上了一个又一个小马达,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又一个新的问题被时代推向了人民的眼前——思想精神与物质生活并不匹配,即人民对未来美好充实生活的向往,除了现已拥有的较优物质基础(如全面奔小康),更需要其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和水平等方面的完善熏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德育。

一段時间内,996工作制度一度成为热点话题,频频登上热搜话题榜首。何为996?即工作时间从上午9点到深夜9点,一周工作6天。一方面,996工作制度反映出很多中小企业市场竞争中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每位员工的奋斗和拼搏汇集在一起,为公司在“腥风血海”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另一方面,许多问题伴随996工作制度接踵而至,不光是身体的状态(有人将996直接与亚健康划上等号),还有一些隐藏的心理问题。如此,人们不得不思考,虽然996工作制度是现阶段的关键词、现时代的热门词,但如何将996工作制度和谐地融入这个社会,还是一个颇为严肃的大问题。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都表明,劳动供给并不总是与薪酬和人们的收入成正比,当人均GDP达到一定程度(即人们现在的物质基础保障),人们更需要工作之外的放松与熏陶,通过与家人团聚、在外旅游散心、休憩养生等方式完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实现。

当下,人们时不时被现实生活约束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像大山一样铺面扑来,有效减速的途径就是更积极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丰富且舒服的人生情趣,因为审美和艺术可以帮助人们突破现实生活中的桎梏,获得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自由,也能帮助人们摆脱人生世俗化的枷锁,学会自我消弭个人生存中的苦闷和思想感情的郁结。“人生艺术化”可以让人面对现实时更加冷静而理智,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宽更深,如此便实现了普通生活中基础物质乐趣和深层精神乐趣的双统一。

(二)有助于培育成熟完满的理性人格

什么是成熟完满的理性人格?朱光潜认为,理性人格就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这种理想化趋近于不可能的完美人格模式仿佛一件不可能存在的水中月一样,让人欣赏甚至仰慕。完满的人格能否表现完满的人生暂且不论,但是没有完美的人格一定不可能拥有完美的人生。

最近,“母亲病危,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后拒绝回家”这一事件备受关注。一方面是亲情孝道,一方面是成长的痛,孰是孰非,清官难断家务事。其实,在事件中,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是情感的受害者,他们缺乏了正确的自我判断与自我成长,自我没有学会“爱”,成熟的理性人格缺失。爱不是索取,爱不是面子,爱是无条件的完全接纳,爱是让人心永远可以停泊归宿,感受到温度和安全的言行,爱是一种成熟的健全人格的独立、担当和责任。

完美的人格离不开美育教育,美育教育在追求真善美三项合一的基础上构建健全和谐的人格。朱光潜说:“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当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日趋增大,如果完美人格被轻视或是缺失,那悲剧的上演一定不会减少。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特别大,完美人格的缺失就会导致一幕幕悲剧,许多人因为一点点小小的失败或是挫折就做出了自杀等过激行为,将最珍贵的生命视若尘土。“人生艺术化”可以指引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真实的内心,找到内心最本真、最柔软的那一块;也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带你披荆斩棘,笑对人生所有之不顺意,如此才能走向人生真善美的大和谐。

(三)有助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开启“伊甸园”之门的钥匙,也是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首所不懈追求的目标。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时就已经勾勒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也给人们指明了几个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和方法,即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等,因为只有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才能实现大一统的圆满,此间的矛盾才会真正解决。因此,只有人和自身和解了,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社会在每个人手里发展了,才能使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站稳脚跟;一个国家不断发展与进步,人民才能更好地生活,这也是人们所希望的真、善、美大一统的和谐社会。

所有和谐的前提是每一个个体和谐,个体和諧促进整体和谐,整体和谐使得个体进一步和谐,这就是一个不断往复的螺旋上升形态。古往今来,大多数鉴定家估定事物的价值时,都会以它能否纳入和谐的整体为标准,往往出于一般人意料之外。他们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舍弃。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更见于知所舍,因此人们常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此亦可成就人生的大圆满。

三、结语

人生(或生命)和艺术如何共处一直是时代大命题,过一世生活好比创作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特点——“修辞立其诚”。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内然后形于外。而人生也如同一篇文章,它应该是多方面的,却也应该是和谐一体的,是实用的、是科学的、是美感的,三者应当趋于平均发展,各自独立也互不冲突。而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和命运,每个人的生命史就如同一幅作品,它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是非艺术的,全凭各人的修养与其在不断生长中拥有的人格。

民国时期的语文课本中曾有这样的一段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牛吃草,另一只也吃草,还有一只牛不吃草,它看花。”愿人们在“吃草”的同时也可以成为那只看花的牛。

(扬州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朱光潜艺术化美感
挚友可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地铁车站装饰装修的艺术化设计与应用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艺术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