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2020-07-27许琪晨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有羌族、苗族、彝族、侗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受历史背景、地域特征、文化环境的影响,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服饰特征。本文从服装款式、服装色彩、配饰特点等不同角度分析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异同点,探究深刻的文化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面临困境,加强对少数民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
一、服饰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历史背景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方式多为大杂居、小聚居。先民为躲避战乱进行民族大迁移,不断扩大居住地区,并分散出许多小块,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从而吸取兄弟民族之间的优秀文化,在服饰上表现为相互交融。
羌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演化出许多支系,从羌族的服饰特点以及服饰深层的文化内涵,人们均可寻找到它与西南其他民族之间的渊源。例如,羌族服饰上因崇敬火而形成火镰纹,崇拜白石而追求白色服饰,以羊为图腾进而形成喜着羊皮坎肩、在衣裳上绣饰羊角花的种种习俗,这些服饰文化在彝族、白族、傈僳族等不少民族的服饰中,均可看到。滇西北的傈僳族与怒族、彝族交错居住,服饰相互影响很大。例如,白傈僳(根据民族服饰的颜色,傈僳族分为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妇女用珊瑚、料珠、海贝、小铜珠编织而成的精美头饰“额勒帽”与怒族妇女戴的珠帽“卢批靠”很相似,胸前均喜佩戴白色贝壳圆形胸饰。
(二)地域特征
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度较大。受地理环境、经济文化以及历史源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服饰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京族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生活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雨量、物产丰富。服装质地轻薄,选择丝绸、香云纱面料,款式与越南国服奥黛同源,上衣腰部以下开叉,下身着阔腿裤,方便走路劳作、赶海过水,服装整体潇洒飘逸。山地民族纳西族生活于横断山区,“早晚冷,中午晒”,气候凉爽,服装较为厚重,喜用毛皮制品,上衣从里到外依次为内衣、大褂、坎肩、羊皮披肩。为抵御风寒,男子戴毡帽或缠包头,妇女留长发,用牦牛尾毛掺在头发内,梳编成粗大的假辫盘。
(三)社会文化环境
中国的政治是中央集权文化,宫廷服饰作为主流艺术对民间服饰文化艺术进行渗透。湖南瑶族未婚少女,帽形为用竹蔑片撑起的“顶板”,外面披挂绣花巾和丝条,称为“顶板瑶”,其外形酷似清代旗人妇女的头饰。清代宫廷服饰奢侈,具有等级意识,以区分上尊下卑,而“顶板瑶”在瑶族服饰中则显得真诚、质朴。虽然两者生成环境、内在含义不同,但两者相互联系、彼此渗透。
二、服饰特征
(一)服装款式
妇女服装多为上衣下裙(裤),或为长袍(衫)式,上衣分为对襟式、斜襟式和大襟式。处于高寒地区的民族服装款式较多,有内衣、大褂、坎肩、披肩、围腰等。
服装发展的早期是披裹式服装,为单块面料披绕在身,如彝族的披毡察尔瓦、纳西族羊皮披肩。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贯头衣,比披裹式服装更为高级,这种服装是将两个身长的单块面料对折,在中间挖个洞让头可以伸出来的服装款式,衣服基本不做剪裁。贯头衣的前后两衣片可以在双臂下缝合,使其有衣服的大体形状,或加以腰带进行搭配,例如,广西白裤瑶(瑶族的一支)妇女上身着蜡染贯头衣,广西那坡彝族妇女在节日身着蜡染贯头衣。
(二)服装色彩
西南少数民族服装绚丽多彩,与他们的生活背景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各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制度、宗教、审美等影响和制约着服饰的色彩;另一方面,以迁徙而文明的民族多数生活在深山中,服饰的底色一般以黑和深蓝色为主,一是利于劳作,耐脏。二是数百年的封闭环境使其无法与外界文化交流,西南少数民族群体和部族较多,故借助服装色彩进行区分。根据服装色彩,苗族分为红苗、黑苗、青苗、花苗、绿苗等,瑶族分为白裤瑶、红瑶、蓝靛瑶、黑瑶、青瑶等。
(三)配饰
我国少数民族有长期保留佩戴饰品的习俗。迄今为止,佩戴饰品依旧是少数民族的习俗,而且意义并不亚于服装,如侗族、瑶族、彝族、苗族。侗族佩戴银饰以多为美,以重为贵,银饰种类众多,其中最大最重的要算项圈和银冠。每逢传统佳节,姑娘们佩戴项圈、手圈等银饰,数量之多以显富贵荣耀。
围腰和绑腿也是少数民族常有的配饰。围腰是上下装过渡的地方,有时会成为身上最精致的地方。绑腿是以麻布、毪子或棉布缠于小腿,对居住在高寒地区的少数民族来说,既保暖又可以避免被灌木刮伤或虫子叮咬,也可作为服装装饰,男子系上绑腿英勇威武,女子系上英姿飒爽。每个民族的配饰都有自己的特色,如白族“风花雪月”、纳西族“披星戴月”、京族斗笠、傈僳族“额勒帽”、羌族云云鞋等。
三、保护与传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鉴于人们有求新、求异的本能,民众开始紧跟时尚潮流,对传统服饰删繁就简。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要坚持守本创新、固本培元,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既秉承传统又改良制作,不失品质。
对于新一代青年来说,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习惯、色彩爱好、宗教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接受各个民族特有的习俗,再向时尚潮流趋近,促进其现代化建设。只有保存和传承各个民族的文化,了解不同動物、颜色、图腾在各个民族中的象征,才能更好地创新,使服饰文化内容更加充实、丰富,体现出时代的特征。
四、结语
少数民族服饰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受地域特征、文化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上诸如民族历史、风俗礼仪、宗教信仰等不同因素的积淀,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服饰特征。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极为重要,在深刻了解民族服饰内涵的同时,要使其与现代时尚接轨,焕发出新的活力。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许琪晨(1996-),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