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汉字的人文渊源

2020-07-27高林

牡丹 2020年12期
关键词:造字先民甲骨文

汉字又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自登上历史舞台起,便对中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首先,它直接促进了人们交流方式的多元化,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只是口头相传,有了以文传意的全新交流方式;其次,它极大地突破了口头交流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障碍,实现了抽象且无形的口头交流的具体化和符号化,让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得到更好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文化的向前发展。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充满不平凡性,而这一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汉字始终都以其特有的风姿引领着时代的进步,引领中华文化向前发展。汉字与汉文化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它是汉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汉字能够紧跟历史的脚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结构系统,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就是说,中华先民在总结客观世界和人文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构思设计,然后创造出汉字。因此,汉字的构造形式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当时人们的思想认知状况。

纵览历史,汉字共经历了五次大的变革与发展,它们分别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其中又以行书、草书辅之。汉字出现之初,基本为独体字,当独体字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时,中华先民又在独体字的基础上把现有构件延伸开来创造出新的文字,加以组合,形成表义构件文字和表音构件文字,它们同样是由事物的象形演化而来。

常言道,字如其人。可见,一个人的汉字书写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思想、性格、品行等人格特点。同样地,要想了解中华先民的思想认知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人们大可以从汉字的构件和字义方面着手去探索。每一个人或者说是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深受其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影响,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即使时光已经过去了千百年,人们依然可以从博大精深的汉字中去探讨中华先民的思维模式。经过对多方资料的查证与分析总结,笔者认为,汉字与中华先民的思维模式之间具有相对性和辩证性关系。

一、相对性思维模式与汉字的关系

相对性思维模式具体的体现是中华先民依据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中两两相对的事物,创制出许多相对性文字。他们为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分别取了一个代号并记录下来,后来其就成了人们熟知的汉字。当然,还有许多汉字是中华先民在已有的文字基础上加以形体对立而创制出来的。

譬如,《说文解字》曰:“牡,畜父也。”“牡”是指雄性兽类,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汉字便随之出现。《说文解字》又云:“牝,畜母也。”“牝”是指雌性兽类。再如,黑色母羊叫“羭”,黑色公羊叫“羖”。

《尔雅·释畜》中说“马,牡曰骘,牝曰騇”,又说“羊,牡羒、牝牂”。中华先民对自然界中的动物进行分类,如果出现了牡(公),那么牝(母)也就相对应地出现。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发展的需要,确切说为了自身的需要,中华先民在已创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形象的对立,然后创制出适应自身需要的文字。这种文字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人文社会的进步,它充分说明了中华先民拥有相对性思维模式。

譬如,“丄”的甲骨文写法是“”,而“丅”的甲骨文写法是“。“比”字的甲骨文写法是“”。《说文解字》曰:“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从”字的甲骨文写法为“”。《说文解字》云:“从,相听也。从二人。凡从之属皆从从。”“比”与“从”的甲骨文写法完全对立、完全相反。所以,中华先民在造字时会根据已有汉字的间架结构来进行改造。也就是说,将已有文字从对立面进行造型,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字,这样的造字技术充分显示了中华先民的相对性思维模式。

二、辩证性的思维模式与汉字的关系

辩证性思维模式对于中华先民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他们创造性地利用这种思维模式来创制出新的文字,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这种辩证法的思维模式用在造字上,就是可以将一个文字的构件有规律地重新排列组合,然后创制出新的文字,这种造字法充分地体现了辩证思维的长处。

譬如,关于“屮”字,《说文解字》中说“屮,艹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艹字。读若彻”,“艸,百艸也。从二屮。凡艸之属皆从艸”,“芔,艹之总名也。从艸屮”,“茻,众艹也。从四屮”。这四个字不论是形状还是意义皆有联系,都由“屮”字有规律地组合而来。

“人”字的甲骨文写法是“”,而“从”字的甲骨文写法为“”,有跟随之意,同样由“人”字重新组合而来。再如,“北”字甲骨文写法是“”,如同背靠背的两个人,而“化”甲骨文写法是“”,如同站立与倒立的两个人。这些文字的构件都是一样的,但在构造和排列组合上就完全不相同,这种创制汉字的方式完全体现了中华先民的辩证法思维方式。

汉字的创造与中华先民的思维模式相辅相成,相互交融,互为表里。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了中华先民在数千年前就有了辩证思维模式,他们看到正面就会想到反面,懂得了要辩证地看待事物。

三、结语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汉字的人文渊源并不是主观随意和凭空捏造的,它是中华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也就是中华先民通过主观的相对性思维模式和辩证性思维模式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今天要想了解中华先民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汉字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为文字与人们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都是有密切聯系的,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不管是对中华先民还是对当下的中国人,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和指导作用都是不容小觑的,都将令人受益终生。

(四川师范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高林(1994-),男,四川巴中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

猜你喜欢

造字先民甲骨文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隋文帝造字
最“萌”甲骨文——心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